一、同居關系是否可以主張死亡賠償金
死亡賠償金是對死者親屬的賠償,而親屬主要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同居關系不會形成夫妻關系,所以不能主張死亡賠償金,但如果認定為事實婚姻的,可以主張。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13
同居生活期間一方死亡,另一方要求繼承死者遺產,如認定為事實婚姻關系的,可以配偶身份按繼承法的有關規定處理;如認定為非法同居關系,而又符合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的,可根據相互扶助的具體情況處理。
《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是指該職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
本規定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遺腹子女;
本規定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規定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撫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二、死亡賠償金怎么樣分配
1、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前述近親屬共同取得,其性質為共同共有。當事人未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動予以分割,當事人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予以分割。
2、如果賠償協議中未明確賠償項目,應視為是對權利人物質損失與精神損害的混合賠償。在分割該筆賠償金前,應扣除已實際支付的喪葬費用及其他費用;
3、并優先照顧被撫養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應在前述近親屬中平均分配。當然,各近親屬當然有權利放棄或轉讓。
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
摘自 | 快馬一腳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一)理解與適用》第61頁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約定的財產性補償的處理思路: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可以分為一方有配偶而另一方無配偶以及雙方均有配偶兩種情況。現實生活中,這種同居關系在不...
編者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自2011年8月13日施行以來,引起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婚姻家庭糾紛案件出現的種種新情況、新問題,再次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和熱議的話題。本輯《民事...
非法同居關系缺乏法律保護和約束,當同居關系的一方死亡后,容易引起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和債權債務等糾紛。處理這類糾紛如何適用法律,較難把握,本文針對同居期間一方死亡,另一方是否享有繼承權的問題整理了相關裁判規則和司法觀點。裁判規則司法觀點 1...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吳曉芳來源:東方審判實務一、案情簡介甲男2004年購房一套,當時價格18萬元,甲男首付8萬元,從銀行貸款10萬元,契稅等其他費用1萬元,婚前甲男還貸本息合計5萬元。2008年甲男與乙女結婚,房屋價值41萬元,產權登記...
青春損失費是指戀愛、婚姻等關系解除后,希望對方對自己的青春損失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 在我國法律中沒有相關規定,那么在實務中又能否得到法院支持?案例 1.給付青春損失費的約定違背社會道德,應認定無效——古標深與吳輝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案 案...
來源:北京海淀法院、京法網事同居,是指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事實上,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倫理觀念的轉變,同居作為婚姻關系之外的一種兩性關系,在日常生活中已屢見不鮮。然而,同居在我國法律、審判中的地位一直比較尷尬,由此引發的當事...
有些同居關系在解除時,一方會向另一方主張一定數額的補償金。補償金通常以借款、欠款、協議等形式表現出來。這種補償金是否應受法律保護?如不應保護,一方已經支付的部分是否可主張返還?傾向性觀點認為,其屬于不可強制執行的自然債務,履行與否全憑債務人...
近日,江蘇高院下發了最新《家事糾紛案件審理指南(婚姻家庭部分)》其中包含的50個當前婚姻家庭糾紛中熱點難點問題最新參考意見,小編第一時間學習后,覺得問題全面、針對性極強,收益極大,故推薦給大家,歡迎大家轉發本文,交流分享!為妥善審理好家事糾...
生活中,有些夫妻在結婚時或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會簽署書面《忠誠協議》,以便雙方遵守白頭偕老、永不變心的海誓山盟。 《忠誠協議》中常見的約定如:雙方婚后應彼此忠誠。若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出軌(包括與婚外異性...
一、不正當男女關系如何進行認定?不正當男女關系的認定方式是看雙方是否存在著法律所規定的合規法律的規定關系,法律對于非婚所生子女的撫養權問題方面規定如下:在非法的同居關系解除時,非婚所生的子女,哪一方來撫養,由雙方協商。如果雙方協商解決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