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 快馬一腳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一)理解與適用》第61頁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約定的財產性補償的處理思路: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可以分為一方有配偶而另一方無配偶以及雙方均有配偶兩種情況。現實生活中,這種同居關系在不斷形成的同時也在不斷解除。有些同居關系在解除時,一方會向另一方主張一定數額的補償金。補償金通常以借款、欠款、協議等形式表現出來。這種補償金是否應受法律保護?如不應保護,一方已經支付的部分是否可主張返還?傾向性觀點認為,其屬于不可強制執行的自然債務,履行與否全憑債務人的意愿,法律不加干涉。但是一旦履行,將不得請求“債權人”返還,“債權人”接受的履行將不是不當得利,法律承認其保持受領給付之權利。根據傳統的民法理論,自然債務通常分為履行道德義務之給付、不法原因之給付、超過法定利率之給付、婚姻居間之報酬等類型。解除上述同居關系的補償金應當屬于不法原因之給付的自然債務,因為其違反了婚姻法的禁止性規定,同時也侵犯了配偶的財產權益。基于贈與人給付原因的不合法與受贈人按受贈與的不合法原則上應確認已經給付的不得請求返還,尚未給付的不得請求支付的尺度。即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為解除同居關系,雙方以借款或者其他形式確定補償金,一方起訴要求支付該補償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方履行后反悔,主張返還己經支付的補償金的,人民法院亦不予支持。
但如果有配偶者是以夫妻共同財產給付,合法配偶以侵害夫妻共同財產權為由起訴主張返還的除外。
編者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自2011年8月13日施行以來,引起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婚姻家庭糾紛案件出現的種種新情況、新問題,再次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和熱議的話題。本輯《民事...
編者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自2011年8月13日施行以來,引起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婚姻家庭糾紛案件出現的種種新情況、新問題,再次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和熱議的話題。本輯《民事...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吳曉芳來源:東方審判實務一、案情簡介甲男2004年購房一套,當時價格18萬元,甲男首付8萬元,從銀行貸款10萬元,契稅等其他費用1萬元,婚前甲男還貸本息合計5萬元。2008年甲男與乙女結婚,房屋價值41萬元,產權登記...
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是指一方因過錯導致離婚,無過錯方有權向過錯方提出損害賠償的請求,依照我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過錯行為包括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及遺棄家庭成員四種法定行為。本期針對夫妻一方與他人同居,離婚時另一...
編者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自2011年8月13日施行以來,引起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婚姻家庭糾紛案件出現的種種新情況、新問題,再次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和熱議的話題。本輯《民事...
1、什么是青春損失費、分手費? 青春損失費一般是指在男、女雙方因戀愛分手或婚姻關系解除后,男方或女方(一般為女方者居多)自覺為對方付出較多,希望對方對自己的青春損失進行一定經濟上的補償。 所謂分手費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是指戀愛中的一方向另一方提...
非婚同居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男女雙方因同居關系而發生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院會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1)對于單純的解除同居關系糾紛,人民法院按規定一律不予受理。同居關系雙方都是未婚的男女,他們在一起共同生活,是其對自己生...
同居可以請求分手補償嗎 觀點一:補償協議、欠條等愛情補償實質屬于贈與合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選擇權在贈與人,受贈人只能消極等待贈與人的支付行為,不能積極催促贈與人履行贈與行為,故案例1案例2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
起訴離婚屬于民事案件嗎 起訴離婚屬于民事案件嗎?按照法律規定,分居滿兩年即是重婚罪的加重情節。婚姻法規定,法定的加重情節有四種:婚外情、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父母與子女不和。不構成重婚罪的人,如果是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可以要求變...
非法同居,現在應當稱為——非婚同居,是指男女雙方未辦結婚登記手續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的一種同居行為。非法同居的形式: 1、同居是指男女雙方未經結婚登記而公開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所形成的社會關系。 2、沒有配偶的男女雙方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