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今天從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獲悉,2020年1月1日起,因侵權行為所引發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當事人不會再因城鄉身份差異而導致賠償金額不同,賠償標準城鄉差異將成為歷史。
日前,上海高院結合審判實際,制定并下發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開展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城鄉統一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其中對此予以明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海高院制定的《實施意見》在全國首次提出——對超過確定的殘疾賠償金年限的新案件適用新的城鄉統一標準。
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圖網絡配記者今天從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獲悉,2020年1月1日起,因侵權行為所引發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當事人不會再因城鄉身份差異而導致賠償金額不同,賠償標準城鄉差異將成為歷史日前,上海高院結合審判實際,制定并下發了《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開展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城鄉統一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其中對此予以明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海高院制定的《實施意見》在全國首次提出——對超過確定的殘疾賠償金年限的新案件適用新的城鄉統一標準。
//人身損害賠償案中 農村標準案件僅5-10%//
2019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明確提出“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改革人身損害制度,統一城鄉居民賠償標準”的要求。
10月初,上海高院正式啟動實施意見的起草工作。
據悉,在上海全市法院近年來受理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以農村標準判決的案件占比僅為5%至10%,數量不大,因此,上海具備全市統一賠償標準的條件。
為全面、妥善地制定實施意見,上海高院多次召開調研會,聽取全市三級法院法官代表、檢察官代表、律師代表的意見,并就統計口徑向市政府相關部門進行了咨詢。
“在前期調研時,對適用何種標準統一試點,我們專門與相關統計部門進行了溝通。”上海高院民事審判庭庭長殷勇磊告訴記者,自2015年起,統計部門按照國家城鄉一體化的要求,統計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上海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數據,該數據改變以往的統計方式和統計抽樣,以上海全市所有居民(包括城鎮和農村)為基數進行抽樣,而不再是單一的城鎮標準和農村標準之分。“從抽樣標準來看,選用上海市居民標準更符合城鄉一體化的要求。”
初稿形成后,上海高院再次征求全市法院、高院相關庭室以及保險同業公會的意見和建議,最終形成《實施意見》。
//以侵權行為發生時為標準 明年起發生的適用//
記者看到,此次制定的《實施意見》共有三大內容,分別為適用范圍、適用標準以及適用時間。
首先,適用范圍體現了“兩個所有”的特點,即城鄉統一標準在上海所有法院受理的所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適用,包括民事案件、刑事附帶民事案件、海事案件。
其次,適用標準選用“上海市居民標準”,即案件中的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按照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被扶養人生活費按照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上海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計算,并計入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
最后,適用時間以“侵權行為發生時”為標準,而不是以“未生效案件”或“立案時間”作為標準。《實施意見》規定,2020年1月1日起發生的侵權行為所引發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該意見。
“上海這次采用的居民標準介于城鎮標準與農村標準之間。”殷勇磊解釋,上海地區城鎮標準與居民標準差距較小,采用居民標準對原應適用城鎮標準的當事人影響不大,但是相比農村標準卻要提高了一倍多。并且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城鎮化程度不斷提高,居民標準與城鎮標準差距將會越來越小。
對于以“侵權行為發生時”為界,殷勇磊介紹:“主要是考慮到這是一個相對客觀的時間節點,不會因為當事人主觀意志而改變,也不會因當事人訴訟能力有差異而導致新的不公平。”
據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中,也同樣采用以侵權行為發生時作為是否適用新法的標準。
//細之又細的“上海方案”//在2004年5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20年計算。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那么,超過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的,當事人如果仍然健在,其是否可以繼續要求賠付?賠付標準是否仍然按照城鄉身份區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超過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的,當事人可以另行起訴要求繼續賠付。規定明確,超過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者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賠償權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繼續給付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者殘疾賠償金。
賠償權利人確需繼續護理、配制輔助器具或者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五至十年。
“另行起訴也就意味著當事人起訴了一個新案件,考慮到此類案件時間跨度較大,案件體量比較小,《實施意見》明確規定,當事人再行起訴時,按新的城鄉統一標準進行賠付。”殷勇磊說。
來源:上海法制報
你好,杭州交通事故律師網鄭君律師為你解答:依據《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的規定,殘疾賠償金的計算標準應根據審查確定的賠償權利人的身份情況分別按照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有關 標準進行計算。 目前大量的農民工進人城鎮打工或定居,他們已是城鎮居民中的一...
2022年1月17日上午10點,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2022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調整為:47412×20=948240元▋詳情如下:2022年1月17日上午10點,國家統計局召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一、居民收入情況20...
一、總體要求 二、統一審批流程 三、精簡審批環節四、完善審批體系五、強化監督管理 (十九)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立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相適應的監管體系。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于實行告知...
2019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明確提出改革人身損害賠償制度,統一城鄉居民賠償標準的要求。201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下發通知,授權各省、市、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在轄區內開展人身損害賠...
駱某俠、湯某金、湯某國與馬某翔、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宿遷市中心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交通事故導致受害人死亡的,侵權人是否應當賠償受害人家屬處理喪事人員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等其他合理費用?案件索引一審:江蘇省宿遷市宿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定為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對于人在城市,戶在農村的受害人是否能認定為城鎮居民沒有做出明確的界定,各地法院做法不一致,而兩者賠償數額相差甚遠,出現同命不同價的局面...
導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定為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對于人在城市,戶在農村的受害人是否能認定為城鎮居民沒有做出明確的界定,各地法院做法不一致,而兩者賠償數額相差甚遠,出現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定為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對于人在城市,戶在農村的受害人是否能認定為城鎮居民沒有做出明確的界定,各地法院做法不一致,而兩者賠償數額相差甚遠,出現同命不同價的局面...
農民和居民的賠償標準不一樣,居民按照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農民按照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但是如果農民在城市經商、居住,其經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來源地均為城市,有關損害賠償費用應當根據當地城鎮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 交通事故...
導讀:近期,一個超級重磅的樓市調控措施公布了:國土部、住建部聯合發布了《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宣布將13個城市納入試點!這是樓市調控以來,真正意義上的大招,其影響將非常巨大,對于樓市堪稱重磅炸彈,顯示出中國樓市格局的重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