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社會變革與社會法,勞動關系與勞動法就處于這樣一種狀態中。由于互聯網的發明、運用和普及,人類處于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互聯網直接催生了平臺經濟,這是人類歷史上沒有過的,也是法律沒有調整過的。勞動法產生于工廠,是工業社會的產物,也是工業社會在勞動關系領域的法律標識。在工業社會逐漸被網絡社會取代的過程中,現有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已難以削足適履,新的立法未見時,外賣騎手、網約司機等平臺經濟的參與者,或者說傳統經濟下的勞動者率先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平臺經濟改變了傳統經濟的生態環境,也改變甚至摒棄了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適用的對象和條件.平臺經濟摒棄了勞動關系的主體。勞動關系一方是雇主或者說用人單位,一方是雇員或者說勞動者。平臺既不認為自己是雇主或者用人單位,更不承認實施勞動行為者是雇員或者勞動者。這就使得勞動法失去了適用的對象,也使得勞動法沒有了調整對象。 平臺經濟改變了勞動條件。工業社會的勞動法是建立在勞動者除勞動力外一無所有的基礎上,雇主為勞動者提供全部的勞動條件,包括生產設備、工作場所和原材料等。平臺經濟由參與者自帶生產工具和自備全部的勞動條件。由此,勞動法不能再對雇主提出生產條件和強制性規定。而且,參與者的收入也不便納入工資的范疇。平臺經濟摒棄了社會保險。我國職工保險經歷了從單位保險向社會保險的過渡,現在已建成了完善的社會保險體系。對勞動者而言,參與社會保險的前提是有一個用人單位,而且由這個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絕大部分社會保險費。但是,平臺經濟并不與平臺參與人建立勞動關系,更談不上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負責任的平臺經營者可能為參與人購買商業保險,不負責任的就什么都沒有。而無論是商業保險還是其他,都不能有效地轉移參與人的勞動風險。平臺經濟呼喚社會法變革,勞動基準社會化。由于雇主或者用人單位在平臺經濟中的實際消失,但是相對方的勞動風險并沒有改變。因此,應當繼續傳統經濟模式中的勞動基準。只不過,這些勞動基準的義務人不再是雇主或者用人單位,或者說不僅僅是雇主或者用人單位,而是社會本身,即全社會都應當貫徹國家法定的勞動標準,無論是以什么名義使用勞動者。勞動保護社會化。勞動保護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它事關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雖然在平臺經濟中由于雇主或者用人單位的缺失,執行國家勞動保護規定的主體產生了疑問,但國家制定的勞動保護規定是沒有任何變化的,全社會都應當遵守這些規定,尤其當社會成員使用勞動者時。勞動保險社會化。勞動保險是當勞動者不能或者永久不能勞動時的生活保障,因此是不可或缺的。當勞動保險被稱之為社會保險時,就表明了這種保險的社會化。但是,由于目前的社會保險依然以雇主或者用人單位為繳費的主要義務人,所以在平臺經濟中就必須作出改變,即以社會本身為繳費義務人。用工成本的社會化。
這是從總體上說的,因為不管平臺以什么形式使用勞動者,傳統經濟模式下的兩個考量基準沒有變化,一是平臺的收益來源于平臺參與者的勞動,勞動創造價值的基本規則在平臺經濟中沒有變化。二是平臺經濟的參與者在經濟中的勞動風險沒有變化,甚至是愈演愈烈。有鑒于此,可以通過對平臺征收各項相關的稅費來實現平臺經濟中社會法的社會化,即以新增平臺經營中的稅種和稅賦來實現對平臺經濟中實際勞動的付出者的切實保護。
一、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內涵及其演進 秩序(Order)這一術語從法律上講是指體現權利義務某種程度上一致性、連續性和確定性,是調整人類事務的各種規則的總和。所謂國際經濟秩序是指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起來的國際經濟關系以及各種國際經濟體系與制度的總和...
問題提出分析 上述咨詢涉及關聯公司間調動并變更勞動合同簽訂主體(用人單位)的法律責任承擔問題。簡單的說,是否屬于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并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 由于對此問題,法律沒有明文規定,這個問題的答案注定是因人而異的。筆者以下個人分析...
用人單位是一個獨立的主體,相關事項是這個獨立主體的組成部分,當某個部分變化時,用人單位這個主體并沒有發生變化。 相關事項變化:用人單位在存續期間名稱、住所、股東、法定代表人等事項發生變更,或是用人單位存在...
2021年信用卡管理法律法規 隨著金融消費的日益普及,信用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信用卡管理法律法規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和完善。2021年,我國信用卡管理法律法規迎來了一系列重要的更新,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新...
9月1日,新《廣告法》實施,各行各業在廣告宣傳上謹慎起來。這部被媒體稱為史上最嚴的新法,針對時下廣告業亂象,制定了諸多禁止條款和嚴厲的處罰規定。新《廣告法》實施后,會帶來哪些變化? 彈窗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 為了規范互聯網...
江蘇工傷鑒定標準有什么新變化呢? 江蘇的新文件里面提到將工傷等級劃分的更加的詳細了,也同時放寬了范圍,是許多因工受傷的人員可以得到保護。 江蘇工傷鑒定標準的變化具體方面 5月1日起,江蘇省傷殘勞動者進行初次勞動能力鑒定時,將按照最新發布的...
安全管理中三違指的是違章指揮、違規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 1、違章指揮指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管理人員違反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條例、規程、制度和有關規定指揮生產的行為。 2、違規作業是指工人違反勞動生產崗位的安全規章和制度(如安全生產責...
由于勞動合同期限很長,在簽訂勞動合同之初,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不可能完全預料到整個勞動合同履行期間所發生的情況。 在勞動合同履行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變化,導致勞動合同需要變更,但法定的勞動合同變更的情形...
變更勞動合同需要的條件 1、訂立勞動合同所依據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制度發生變化,應變更相關的內容。 2、訂立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應變更相關的內容。 3、提出勞動合同變更的一方應提前書面通知對方,并...
安全管理中三違指的是違章指揮、違規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 1、違章指揮指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管理人員違反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條例、規程、制度和有關規定指揮生產的行為。 2、違規作業是指工人違反勞動生產崗位的安全規章和制度(如安全生產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