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盤和林認為,在提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當下,尤其要重視不良資產處置。我們要依靠市場機制來推動不良資產處置的優化。而不良資產處置只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才有助于降低處置風險。對此,應進一步完善金融不良債權轉讓立法,建立破產重組領域中的庭外和解制度,以促進中國不良資產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聯盟執行主席賀國強在會上表示:“不良資產行業是一個服務實體金融的清道夫。聯盟是行業生態文明的建設者,聯盟承載了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任。”
有專家稱,我國不良資產行業進入第二個周期。2015年初,銀行的不良貸款再次出現了快速的增長,有多家機構預測,在整個周期下的不良資產存量會高達10萬億,逼近20萬億。
筆者認為,當前我國金融機構正處于去杠桿、防控金融風險的關鍵階段,不良資產是不為人所關注卻又非常重要的一環。不良資產本身是金融風險點之一,從資產負債良性循環的角度來看,它無疑是金融資產的“垃圾”,容易造成金融“梗阻”。因此,在提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當下,尤其要重視不良資產處置,正如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執行主席賀國強所說,要發揮其服務實體經濟的“清道夫”作用。
不良資產從字面上就不難理解,它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概念,但又不得不說,任何經濟活動都不可能完全將其杜絕,特別是金融企業更是不良資產的源頭,甚至全球各大銀行等金融機構都對不良資產率設置了“容忍線”,允許一定的不良資產率長期存在。
不良資產其實是一個泛概念,它是針對會計科目里的壞賬科目來講的,主要但不限于包括銀行的不良資產,政府的不良資產,證券、保險、資金的不良資產,企業的不良資產。而不良資產嚴格意義上則是指金融機構或企業的不良債權,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貸款,是指借款人不能按期、按量歸還本息的貸款。
銀行的不良資產主要是指不良貸款。1998年以后中國引進了西方的風控機制,將資產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級分類,其中“次級”、“可疑”、“損失”三類歸為銀行的不良資產。除最主要的不良貸款以外,銀行的不良資產還有不良債券等。
不良資產處置是指通過綜合運用法律允許范圍內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對資產進行的價值變現和價值提升的活動。資產處置的范圍按資產形態可劃分為股權類資產、債權類資產和實物類資產。資產處置方式按資產變現分為終極處置和階段性處置。終極處置主要包括破產清算、拍賣、招標、協議轉讓、折扣變現等方式,階段性處置主要包括債轉股、債務重組、訴訟及訴訟保全、以資抵債、資產置換、企業重組、實物資產再投資完善、實物資產出租、實物資產投資等方式。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最大不良資產處置是上一輪國家主導的四大國有銀行剝離不良資產。1999年,東方、信達、華融、長城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相繼成立,并規定存續期為10年,分別負責收購、管理、處置相對應的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所剝離的不良資產。之后,分三次總共剝離的不良資產金額是大約2.2萬億。
從十幾年后的結果來看,可以這樣說,正是上一輪剝離不良資產的不良資產處置行為,使得我國四大國有銀行有了“輕裝上陣”的機會。我國四大國有銀行通過改革煥發了生機,不僅自己獲得了新生,更重要的是恢復了服務實體經濟等金融服務國計民生的能力。這也不難看出,不良資產處置所發揮的“清道夫”的重要意義。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穩定發展,經濟體系逐漸完善。但是在金融市場創新與快速增長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風險點,比如房地產泡沫、互聯網金融風險等。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區域性金融風險亦逐漸加劇。自2012年三季度起,銀行業不良余額和不良率進入上升通道,截至2017年6月,不良資產總額達1.64萬億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因此,如何優化不良資產處置,是擺在我們面前必須迎接的巨大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市場和經濟、法制環境相較十幾年前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而且不良資產處置的復雜性也在增加,很難再采取簡單的行政手段剝離來處置不良資產。有鑒于此,我們要依靠市場機制來推動不良資產處置的優化。
同時,需要強調的是,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不良資產處置只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才有助于降低處置風險。應當說,我國不良債權立法還有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對此,筆者建議,應進一步完善金融不良債權轉讓立法,建立破產重組領域中的庭外和解制度,以促進中國不良資產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盤和林)
作為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要陣地,不良資產市場今年以來延續了回歸理性后的平穩發展態勢,而這一趨勢有望繼續保持。風險的逐步緩釋有助于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為金融體系的健康運行夯實基礎。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5月份我國國民經濟運行...
在2019年隱性債務風險化解的過程中,監管部門已允許融資平臺公司債權人將到期債務轉讓給AMC,AMC將成為政府隱性債務化解的又一個重要渠道,在當前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環境下,AMC的重要性進一步顯現,將深...
導讀: 1、利益重組 2、信任重組3、預期重組(一) 提供對不良資產的盡職調查工作 (二) 市場化債轉股 (三) 不良資產證券化 (四) 不良資產債權轉讓(五) 債務重組 (六) 為不良資產行業的金融產品提供專項服務 新一輪不良資產處置...
1999年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AMC)成立。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不良資產市場已發生重大變化,但人們對不良資產的認知還停留在傳統觀念上。這不僅阻礙了不良資產市場的健康發展,也會影響到金融風險的防范與化解。因此,有必要研究不良資產的新特征...
摘要:近年來,隨著宏觀經濟持續下行,實體行業去產能壓力不斷增大,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持續雙升。2016年末的不良貸款余額,就從2015年末的12744億,上升到15122億,增長18.66%,不良貸款率也從2015年末的1.67%上升到1...
在經濟新常態及供給側改革、各行業以去產能杠桿為目標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不良資產無所遁形,加速暴露。不良資產經營因其逆周期性,最壞的時代往往也是最好的時代,在經濟增速總體放緩、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率長期呈現上升的趨勢之下,面對可能持續的...
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我們會進一步加大力度,因為打好防范風險攻堅戰,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近日表示。 目前,國內銀行業不良壓力總體可控,但猶存反彈壓力。此前,銀監會出臺新規下調銀行撥備監管要求,專家認...
甲之砒霜、乙之蜜糖,令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煩惱的不良資產,正成為資產管理處置機構眼中的香餑餑。面對日益激增的不良資產,加速觸網成為資產管理處置機構又一大利器。未來阿里拍賣將向法院、銀行等很多機構都逐步開放信息,供各評估機構參考。從某種意義上來...
不良處置料提速 創新不良處置渠道 曾剛介紹,在不良貸款處置方面,當前最主要的渠道是銀行依靠利潤和撥備進行核銷。批量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也是常見的模式,但是相對銀行較為龐大的不良規模來說,資產管理公司的處置能力相對有限。另外,債轉股方面未...
2018年8月18日,銀保監會在官網刊發《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18〕76號),提出積極發展消費金融。這是繼2017年11月開始下發的現金貸系列新規以來,監管當局首次明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