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之間、自然人與非金融機構主體之間,一方將一定數額的金錢出借給另一方,另一方到期還本付息的雙方民事法律行為。民間借貸可有效解決企業資金周轉難的急需,緩解個人的生活困境,彌補金融信貸不足。
民間借貸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正是因為這種民間性,當事人在借貸過程中往往沒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去保存相關的證據,再加上民間借貸具有很強的私密性,在訴訟中經常會出現僅有借貸合意的證據或者只有實際交付證據的孤證情況存在。在這種情形下,認定借貸事實就成了訴訟的爭議焦點和難點所在,實踐中也經常會出現同案不同判的結果。這種現象產生的根源就是法官對于民間借貸訴訟中的證明責任及其分配規則存在不同的認識和理解。
民間借貸中最常見和基礎的證據就是當事人陳述和書證。當事人陳述即指當事人在整個訴訟過程中有關言語行為的概稱。但在訴訟中只有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當事人言語陳述才可被視為證據。另一方面,法官還要結合在案的其他證據來認定案件事實。現代司法遵循以人為本的民主精神,這就要求法庭充分尊重當事人的主體性,充分聽取當事人的主體意見,運用邏輯推理和經驗法則對案件進行全面綜合的審判,達到高度蓋然性的證明標準,從而作出公正的判決。 民間借貸的書證主要有借據與支付憑證。借據和支付憑證是用以證明雙方借貸合意和關系存在的最直接證據。原告需要就借貸合意、實際交付舉證證明,被告對其抗辯承擔證明責任,對于否認只需要說出合理說明即可。負有責任的一方當事人不能提供達到使法官形成內心確信的證據,使案件陷入真偽不明的狀態,需要承擔不利的訴訟后果。然而實踐中往往存在一些民間借貸糾紛僅有轉賬單作為支付憑證,沒有借據,這樣證明借款存在的事實的責任就會發生轉移,需要根據庭審要求由被告或者原告承擔,進一步使法官認證借貸事實的真相,推動訴訟活動的進展。 證明責任乃訴訟的脊梁,在民間借貸案件的活動中,證明責任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對訴訟起到了樞紐作用。因此,應當充分重視當事人在民間借貸過程中保存證據的法律意識,因為借貸糾紛一旦發生,這些證據關乎著當事人表達訴求的意愿,以及關乎著訴訟結果的方向發展,對當事人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民間借貸涉嫌虛假訴訟認定的10個法律要點最高法觀點觀點一:當事人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借貸系真實存在,且借貸雙方之間存在關聯關系和人員混同等情形,法院可以認定當事人雙方構成惡意串通意圖通過虛假訴訟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上海歐寶公司與遼寧...
【導讀】:民間借貸案件中,常常會有大額現金交付,然而借款人在訴訟中往往以沒有實際收到借款為由進行抗辯,在出借人不能補強證據的情況下,往往會敗訴。若是真實的借貸關系,那么你的鈔票可能就打水漂了!!! 【案情概要】 原告劉某訴稱借款21...
民間借錢只有轉賬憑證可以起訴嗎? 民間借貸是一種常見的融資方式,但同時也存在風險。借款人往往會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按時還款,而出借人則需要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那么,民間借錢只有轉賬憑證可以起訴嗎?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 首先,我們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民間借貸解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以簽訂買賣合同作為民間借貸合同的擔保,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還款,出借人請求履行買賣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間借貸法律關系審理,并...
裁判要旨案情簡介裁判要點 實務經驗總結 相關法律規定 法院判決 一、最高人民法院負責人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答記者問(2015年8月6日)節選二、地方高院指導意見 三、相關案例 裁判規則:出借人僅...
去年過年我找他還錢他說暫時周轉不開沒換,后來我多次索要,他都以各種理由搪塞,現在都不接我電話了。當時沒立借條,我沒有證據能到法院起訴嗎? 吳律師:最好收集相關證據。 張律師:沒有證據證明的很難勝訴。建議收集相關證據,比如要賬時的電話錄音或者...
文章來源:法信(Legal_Information) 轉自:問律欠條能否作為認定借貸關系成立的依據問題,在審判實踐中情況比較復雜。針對這一審判實踐問題,本期小編整理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大法官相關觀點、法院相關案例、法律法規供...
民間借貸訴狀逾期還款利息請求-民間借貸訴狀逾期還款利息請求怎么寫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借款來維持生活。民間借貸作為一種融資方式,在滿足個人或企業資金需求的同時,也為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由于各種原因,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逐...
▌1、借條效力的實務爭點目前,對于借條在民間借貸案件中的證據效力,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借條是書證,在必要時也可以成為物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0條的規定,借條效力優于其他的證據完全證明力。況且根...
自然人之間民間借貸案件的審理思路與裁判要點近年來,民間借貸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日趨活躍,由此產生的糾紛也日益增多。審判實踐中需正確厘清借貸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并妥善處理相關糾紛。1典型案例2009年6月25日,劉某向彭某出具1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