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三板基金的風險防控沒有試錯的機會,因此,基金的風控顯得尤為重要。2015年5月份,證監會對公募參與新三板進行調研多家老牌基金公司參與其中。調研顯示:“現在我們在探討三板指數基金的事情,優先股、私募債這些交易品種都會有,未來股票期權做對沖也有可能出現。”
截至5月15日,新三板掛牌企業2411家,其中做市轉讓324家,協議轉讓2087家。當日全市場456只股票報價成交,占總掛牌企業的18.91%,成交金額8.93億元,交易仍不活躍。
目前來看,新三板投資最大的風險來自于流動性,由于無漲跌停限制加之交易慘淡,投資者手中的籌碼很有可能在大跌中沒有對手盤導致血本無歸,對機構投資者而言,更是無法承擔的風險。
在4月的大跌中,一些投資者損失慘重,新三板的“快速造富”神話破滅,也給投機者上了一課。
杜*勝多次強調,投資新三板企業風險控制非常重要,而風險控制首要的就是價格控制。
“不著急去建倉,去承受凈值每天劇烈的動。還是要回到投資的本源即企業價值的挖掘,風來了成長更快;風不來,退出途徑也有保障,只要你把價格控制住,企業持續成長,退出并不難。企業要想脫穎而出,就看商業模式是不是領先,團隊是不是有這個執行力去執行。所以我們一直在探討這些事情。”杜*勝說。
5月15日,投資(430719.OC)鯨吞主板上市公司成為當日市場最大焦點,也創下新三板歷史,這無疑給公募基金參與新三板企業帶來更多想象力:收購主板企業,借殼上市。
杜*勝同樣認為,中小企業本身就是風險的高發區,小微企業中途死掉的數不勝數,新三板企業由于業務基數小,短期的高增長是可期的,但持續的高增長并不容易。“跟PE相比,新三板投資產品也就三四年時間,不會給你試錯的機會。試錯一次可能就退不出去了。”
而現階段新三板上定增的火爆也讓投資者有些憂慮:一些小企業可以一次輕松定增融資幾個億,而且常常是一票難求,會不會出現募集資金管理不當、盲目擴張的情況?
14日晚間,現代農裝(430010.OC)公告遭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這是新三板首家因涉嫌違法違規被調查的公司。5月13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總經理謝-庚發布談話,強調新三板不是法外之地,從“中山幫”到現代農裝,新三板的監管正在升級。
新三板 (一)契約型基金投資新三板掛牌公司是否有障礙? 契約型私募基金在新三板市場上越來越被廣泛使用,主要的基金模式有:私募基金管理人發起設立的契約型私募基金或嵌套有限合伙、公募基金子公司發起設立的資管計劃、信托公司發起設立的信托計劃、證...
2016年以來,隨著新三板掛牌企業申請IPO數量逐步增多,部分企業出現了契約型私募基金、資管計劃、信托計劃等三類股東。為了避免IPO的不確定因素,部分在審企業對三類股東采取了主動清理的辦法。 ‘三類股東’問題不僅涉及IPO監管政策,還涉及...
根據最新規定,個人投資者新三板開通條件如下: 1、申請權限開通前10個交易日,本人名下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人民幣200萬元(基礎層)/150萬元(創新層)/100萬元(精選層)以上(不含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 2...
新三板基金數額限制 1、某筆贖回導致基金份額持有人持有的基金份額余額不足1000份時,余額部分基金份額必須一同全部贖回。 2、基金管理人可根據市場情況,在法律法規允許的情況下,調整上述對申購的金額和贖回的份額的數量限制,基金管理人必須在調...
新三板知識 新三板的融資功能是吸引眾多中小企業掛牌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定向增發作為主要的融資渠道尤為新三板掛牌公司所親睞。根據股轉系統公開披露的市場快報統計:2014年全年,新三板掛牌公司股票發行累計329次,發行數量26.52億股,募集金...
1、三板交易規則 新三板交易規定股票名稱后不能帶任何的數字。股票代碼以43打頭的,例如:430003北京時代等。 2、交易最低限額 每次交易要求不得低于1000股,投資者證券賬戶某一股份余額不足1000股的,必須一次性委托賣出。...
新三板作為新興起的方式,不如主板來的活躍,因此不少投資者擔心其退出問題。那么,新三板究竟怎么退出,有哪些退出渠道,怎么才能確保順利退市呢? 一、對于直投新三板的投資人,退出方式有以下幾種: 協議轉讓、做市轉讓、競價交易、原股東回購、管理層收...
1、三板交易規則 新三板交易規定股票名稱后不能帶任何的數字。股票代碼以43打頭的,例如:430003北京時代等。 2、交易最低限額 每次交易要求不得低于1000股,投資者證券賬戶某一股份余額不足1000股的,必須一次性委托賣出。...
主要公司簡介: 張江高科【600895】: 繼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之后,上海市張江高新區企業將成為第二個進入證券公司**股份轉讓試點的高科技園區,這意味著**股份轉讓試點(**股份轉讓系統也稱三板市場)正式開始擴容。對此傳聞,目前市場上有兩種...
新的金融監管時代已來,未來強監管必將成為金融體系的常態,也是每一個企業家必須面臨的挑戰。打鐵還需自身硬,學習和理解政策在這個時代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新金融監管對實體企業的影響突出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獨角獸回歸有了新路,但門檻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