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2016年,一家以“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為核心技術的企業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同方威視)發現掌握該公司核心技術、銷售渠道的部分技術人員、銷售人員先后以不同理由辭職后成立新公司,并生產、銷售同方威視的主打產品。同方威視認為遭員工“攜秘跳槽”,于是,同方威視和研發單位清華大學一起走上了艱難的維權道路。
一場員工離職引發的商業秘密糾紛同方威視是一家大型安檢產品和服務提供商,是全球唯一擁有核心專有及專利技術并生產制造、成功銷售含有雙能、不停車檢查功能的集裝箱/車輛快速檢查設備的公司。
從2003年起,同方威視在馬來西亞開展市場推廣工作,與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目前,其產品和服務銷往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一系列技術是清華大學承擔的“八五”科技攻關項目成果,研發過程歷經20年積累,投入了大量的人才物力量。
1998年,此案件被告人孫某開始在同方威視工作,曾長期負責馬來西亞的市場銷售工作。
2011年4月,孫某從同方威視辭職后,先后成立了君和信達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優派科技有限公司,隨即與社會企業合作生產同方威視相同設備并銷往海外。
2016年下半年,同方威視經過調查走訪,發現西安優派公司正在西安昆侖廠區851車間生產“侵權”產品。同年12月22日,同方威視向陜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檢總隊舉報西安優派及北京君和信達公司侵犯技術秘密。
2017年1月,陜西省工商局經檢總隊執法人員在當地派出所人員配合下,到達西安昆侖集團851車間調查取證,執法人員監督北京君和信達科技有限公司人員從侵權設備中提取數據硬盤后,北京君和信達和西安優派現場人員企圖攜帶數據硬盤離開現場遭到阻止,并采取粗暴方式強行用榔頭和扳手砸毀硬盤,導致數據無法恢復,失去檢驗價值。
2017年3月,陜西省工商局對西安優派侵犯技術秘密正式立案。
2017年12月,陜西省新城分局作出了《撤銷案件決定書》,以“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撤銷立案。
最終,一起大張旗鼓移送的刑事案件,以行政警告結案。“罰酒三杯”式的處罰讓實際受害人清華大學和同方威視難以接受。而陜西省工商局對所立侵犯技術秘密案件的調查工作,由于數據硬盤被砸毀難以繼續進行,目前陷于停頓。
決定同方威視維權成敗的因素有哪些?人才流動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人才的頻繁流動,企業之間的“挖墻腳”以及員工跳槽行為,已經成為商業秘密流失的主要途徑。
縱觀同方威視商業秘密一案始末,先是企業遭員工“攜秘跳槽”,后是調查中關鍵性證據被故意銷毀破壞,這除了行政執法手段和強制性措施的不足之外,其根本原因還是企業未能運用法律手段對知識產權進行有效利用和全面保護。
對于企業而言,知識產權體系不但包括商業秘密,同時也涵蓋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等一系列知識產權,完整組項還包括技術秘密、集成電路布局設計、植物新品種、地理標志、商業方法及其它智力創造的可運用于企業經營的智力財富。
同方威視面對前員工利用非法竊取的技術秘密、軟件算法未經許可制造和銷售與集裝箱/車輛檢查系統功能一致的安檢產品,選擇用商業秘密保護維權。
事實上,涉案的大型集裝箱與車輛檢查系統不僅僅是重要的商業秘密,同時也是一項重要的專利技術。
因此,同方威視可以同時從專利技術保護的角度控告該侵權行為,充分利用“專利”這一企業的進攻性武器。
專利的實質是“以公開換取保護”,并且在專利申請過程中,核心技術可以通過相應的申請和撰寫策略進行充分保護從而避免核心技術泄露,當與核心技術相關聯的多個專利獲得授權后,會形成專利組合,從而也能夠更充分嚴密地保護企業核心技術。
為何說“事前預防比事后救濟更重要”?從企業商業秘密保護的角度來看,商業秘密最重要的特征即“秘密性”,喪失秘密性則意味著喪失了作為商業秘密獲得保護的可能性。
需要強調的是,就保護技術秘密而言,事前的預防遠比事后救濟更重要。
從同方威視一案的細節來看,實踐中工商部門和公安部門受理商業秘密侵權案件的難度較大,因此企業的商業秘密保護戰略非常重要。
企業應該采取多種措施維護商業秘密,制定嚴格的商業秘密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防患于未然,采取足夠到位的保密措施,構筑商業秘密保護的嚴密體系。尤其像同方威視這樣不斷開拓海外市場的國有控股企業,更應該將商業秘密放置國家安全戰略的高度,采取嚴格的保護措施。
無論選擇用專利維權或是將核心技術保密處理,對于企業來說都需要耗費成本,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企業核心技術保密的成本將會越來越高。
因此,對于以技術為導向的企業,應該綜合做好知識產權防御戰略,在申請專利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完善的保密措施。
| 來源:UP知產通
要有持續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的居民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評分標準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30分企業擁有的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
導讀:IPRdaily曾報道過正在沖刺IPO的鴻合科技,于2018 年底遭遇來自視源股份方面的起訴。視源股份的全資子公司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涉嫌侵犯其4件專利的專利權為由,起訴深圳市鴻合創新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及母公司鴻合科技股份有...
案例陳述時間(一)非專利技術的出資(涉及隱私以下公司名稱等全部虛化)星星公司于2002年4月22日設立,初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00萬元,由3家法人股東出資共同設立。月亮工程公司以貨幣出資250萬元,占比50%;太陽公司以無形資產中國公路交通...
我國現行的《專利法》規定,專利分為三個類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專利的申請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個人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對于企業來說,如果研發的技術成果未及時申請專利保護,一旦技術泄露,將造成重大損失。 ...
專利申請的10大誤區 誤區1:自主研發的成果不申請專利就有知識產權。誤區2:產品投入大規模生產后才申請專利。誤區3:專利產品的改進不需再申請專利。誤區4:一項技術成果只能申請一類專利。誤區5:得到了專利證書就獲得了有效的專利權。 誤區6:...
來源:法言法理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市場主體無時不在同法律打交道,諸如物權法、合同法、公司法、破產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均是企業常用的法律。為了依法保護企業產權、防范企業經營法律風險,幫助企業獲得更加安全穩定的發展,本文對大量案件中反映出...
來源 /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 各位企業家: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市場主體無時不在同法律打交道,諸如物權法、合同法、公司法、破產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均是企業常用的法律。為了依法保護企業產權、防范企業經營法律風險,幫助企業獲得更加...
在生活中,企業可能會因自己的實際經營情況的變化對員工作出崗位調整。 但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若用人單位想要通過協商的方式來對勞動者進行調崗,其實雙方往往難以達成一致。所以很多用人單位將事后協商變為事前協商...
案情概要羅某于2010年4月15日入職V公司并簽定書面勞動合同,先后任公司產品研發中心產品主管、產品研發中心開發二部副經理等職,末份勞動合同為自2014年4月15日起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010年12月8日,羅某與V公司簽訂了《競業禁止協...
一、法律規定什么是職務發明專利?職務發明專利是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等的工作人員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在專利法中,這種關系集中體現為職工完成的發明創造的權利歸屬問題,即職工完成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