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罪與非罪的區分
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農村,常常會發生一些村組的村民之間,在生產大忙季節或干旱的情況下,或者因水利糾紛,為爭水灌溉,互不相讓而發生水源糾紛,有的甚至為報復對方而擅自扒開水渠放水,致使水流漫溢,沖壞集體或者個人作物,造成一定損失。對此,不能一概都認定為犯罪。區分這種行為是否構成決水罪的關鍵是要看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危及公共安全,即是否造成或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數人的傷亡或重大公私財產的毀損,如果沒有造成也不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數人的傷亡和重大公私財產的毀損,即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則行為人的行為不構成決水罪,不能以犯罪論處。對于一般的決水行為,主要是依靠民事的或行政的方法加以解決。
(二)決水罪與破壞生產經營罪的區分破壞生產經營罪是指故意毀壞機器設備、殘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生產經營的行為
在現實中,決水行為既能影響農田灌溉,也能使工農業生產因缺水而停產,從而構成破壞生產經營罪。但二者有明顯區別:
(1)侵犯的客體不同。決水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破壞生產經營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產所有權和生產經營秩序。破壞生產經營罪雖然使生產經營秩序受到破壞,造成犯罪對象即與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物品、工具的毀壞,但尚不屬于危害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而決水罪則危害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2)犯罪客觀方面不同。決水罪的決水屬于危險方法,既可以使大范圍的工農業等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影響,更重要的是使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危害,使大片農田被淹,重大公私財物受損害;而破壞生產經營罪所決的水,不屬危險方法,只能使大量的水流失,或使小范圍的農田被淹,或使工農業等生產經營活動受到破壞,其在損害的嚴重程度上不及決水罪。而且,從水量上看,決水罪所決的水,一般要大于破壞生產經營罪所決的水。
(3)犯罪主觀故意的內容不同。決水罪的行為人明知其行為會危害公共安全,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破壞生產經營罪的行為人明知其行為會破壞生產經營秩序和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由此可見,基于破壞生產經營故意而決水,因而危害公共安全的,又構成決水罪,屬于想象競合犯,應按從一重罪的原則處斷即按決水罪處斷。
(三)區分決水罪未遂與既遂的界限
劃分犯罪既遂和未遂應以是否符合法定構成要件為標準。本條對決水罪的規定并未將發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嚴重結果作為法定構成要件,行為人只須實施決水行為并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危及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有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現實危險,就視為決水罪構成要件齊備,即構成犯罪既遂。至于認定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一般應以決水后水流開始沖溢為標準。因為水流具有巨大的沖刷力,水勢一旦失控,往往借助于沖刷力愈沖愈烈,從而構成對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嚴重威脅。如果行為人剛著手破壞水利設施,或者在破壞過程中,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致使所決之水流開始沖溢,即為決水罪未遂。
上述就是對決水罪的認定講解,各位可以看一下,其實決水罪不僅與過失決水罪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我們在實際進行認定的時候也要考慮清楚罪與非罪的問題、未遂與既遂的問題。
一般只有構成了犯罪,并且既遂,那么才能按照《刑法》中的規定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本篇文章由律聊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編輯,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遇到更多的問題,歡迎咨詢律聊網在線律師,我們將會為你提供專業的幫助。
老房子失火了國家有補助嗎可以咨詢當地鄉鎮人民政府,各地規定有所區別。司法實踐中,在失火行為造成了嚴重后果,構成失火犯罪的情況下,一般在法定的基本量刑檔內給行為人裁量刑罰。也就是說,失火行為造成了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后...
一、失火罪認定標準是什么1、犯罪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2、犯罪客觀方面行為人實施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為。3、犯罪主體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
法律中有關于放火的嗎我國法律關于放火的規定是有的,《刑法》中就有規定。故意實施放火行為,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同,就會構成放火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
小區業主偷偷傾倒液化氣罐內廢液。聯系消防和應急部門并借來設備才將有害氣體排掉。傾倒廢液的業主干這種事情,后果嚴重嗎?業主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嗎? 傾倒廢液的業主應當承擔責任。我們在使用液化氣時,應嚴格按照燃氣...
根據情節而定,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1、《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
放火是不是犯罪既遂對放火罪而言其既遂與犯罪未遂的界限在于是否點火,從被點物開始獨立燃燒時即構成犯罪的既遂。在用火柴點火時被風吹滅被抓住則是犯罪未遂,所以危險犯有既遂與未遂之分,其標準在于危險狀態是否達到一定程度,即刑法規定的危險狀態。只要實...
一、放火罪是否能民事調解放火罪屬于公訴案件,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能調解的。對放火罪而言其既遂與犯罪未遂的界限在于是否點火,從被點物開始獨立燃燒時即構成犯罪的既遂。在用火柴點火時被風吹滅被抓住則是犯罪未遂,所以危險犯有既遂與未遂之分,其標準在于...
根據情節而定,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1、《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
在預防、控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間,從事傳染病防治的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或者在受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委托代表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人員編制但在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從事公務的人員,在...
在現代化都市里,公共交通是組成城市正常化運轉的重要環節,既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壓力,也方便了城市居民出行。公共交通出行制定了許多規則,目的是為了維護大家的安全。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就是有人不遵守規則,不僅致自己的安危于不顧,還在社會上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