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視居住,是具有一定人身自由限制的強制措施。就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度而言,監視居住,哪怕是指定監視居住,也是介于取保候審和拘留或者逮捕之間,其強度是小于拘留和逮捕的。 那么,為什么還會出現寧愿拘留、逮捕也不愿意指定監視居住的情形呢?從執行機關、當事人、律師的角度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一、執行機關 很多人看到,作者把執行機關也列在其中,深感不解。眾所周知,監視居住的執行機關是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怎么會也不愿意使用監視居住呢?這不合理呀? 通過前期的介紹,大家都清楚......
1.中國刑法中對監聽監視的規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關于監視居住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規定第七十二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
可以做的內容有: 1、犯罪嫌疑人的自然狀況; 2、是否參與以及怎樣參與所涉嫌的案件; 3、如果承認有罪,陳述涉及定罪量刑的主要事實和情節; 4、如果認為無罪,陳述無罪的辯解; 5、被采取強制措施的法律手續是否完備,程序是否合法; 6、被采取強制措施后其人身權利及訴訟權利是否受到侵犯; 7、其它需要了解的情況。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規定: 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會見和通信,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案件有關情況;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四......

監視居住的人應遵守什么規定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這主要是指兩種情況:一是被監視居住人在本地有固定住處的,未經公安機...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本意是一種嚴厲于取保候審、寬松于拘留、逮捕的強制措施,但實踐中已經徹底異化為辦案機關違法獲取有罪供述的有效工具。 對于辦案機關而言,能把犯罪嫌疑人直接送進看守所是簡便易行的,適用指定居所...
監視居住的執行場所有兩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住處和指定的居所。也正是由于執行場所的不同,監視居住也可以分為住所監視居住和指定監視居住。 通俗的講,住所監視居住就相當于居家隔離,指定監視居住就相當于到指定的...
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犯罪嫌疑人有權自行辯護,也有權委托律師和律師以外的幾種特定身份的人擔任自己的辯護人。 在律師辯護人和非律師辯護人為犯罪嫌疑人辯護的問題上,非律師辯護人有一定的限制,除了在偵查階段不得介入...
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犯罪嫌疑人有權自行辯護,也有權委托律師和律師以外的幾種特定身份的人擔任自己的辯護人。 在律師辯護人和非律師辯護人為犯罪嫌疑人辯護的問題上,非律師辯護人有一定的限制,除了在偵查階段不得介入...
新刑事訴訟法當中的每一章節每一法條所針對的具體事物都不相同。就比如平時大家在影視劇當中能夠見到的公安機關辦案時候的一些偵查手段,都在我國新的刑事訴訟法當中進行了規范。關于新的刑事訴訟法的全文的內容今天就不給大家介紹了,下面要介紹的法律知識是...
會見通信權①會見階段:在偵查階段,辯護律師即可會見通信。②證書要求:受委托的律師憑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即可以要求會見,但是,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和特別重大賄賂犯罪(五十萬元以上),偵查階段會見仍需要...
在刑事訴訟中,法律規定了在某些條件下可以對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進行監視居住。公安機關一般會在宣布監視居住決定時,明確告知被監視居住人必須遵守有關規定。 被監視居住的人應該遵守的規定有以下6種: 1、在監視...
監視居住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擅自離開住處或指定居所,并對其行動自由加以監視的強制方法。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監視居住的適用對象、范圍與取保候審相同。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公、檢、法機...
監視居住期間肯定是不能上班的。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被監視人的注意事項: 被監視居所的犯罪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