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回要約后可以撤回嗎
要約是可以撤回的。但撤回要約的表示必須在要約發生法律效力以前作出。要約為什么可以撤回呢?
這是因為,要約發生法律效力以前,不會對受要約人產生任何影響,不會對交易秩序產生任何影響。在此階段,應當允許要約人使尚未生效的要約不產生預期的效力。
二、撤回要約需要什么條件
撤回要約的條件是撤回要約的通知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同時到達受要約人,如果撤回要約的通知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以后到達,則要約已經生效,是否能夠使要約失效,就要看是否符合撤銷的條件。因此,要約人如欲撤回要約,必須選擇快于要約的方式向受要約人發出撤回的通知,使之能在要約到達之前到達受要約人。如果要約人在發出要約以后馬上又以比發出要約更快的方式發出撤回的通知,按照通常情況,撤回的通知應當先于或最遲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但如果因為其他原因耽誤了,撤回的通知在要約到達之后才到達受要約人。在這種情況下,受要約人應當及時向要約人發出通知,告知其撤回的通知已經遲到,要約已經生效。如果受要約人怠于通知時,要約人撤回要約的通知視為未遲到,仍發生撤回要約的效力。
三、要約的特點
(一)是由具有訂約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要約的提出旨在與他人訂立合同,并且喚起相對人的承諾,所以要約人必須是訂立合同一方的當事人。由于要約人欲以訂立某種合同為目的而發出某項要約,因此他應當具有訂立合同的行為能力。我國《合同法》第9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能力人或依法不能獨立實施某種行為的限制行為能力人發出欲訂立合同的要約,不應產生行為人預期的效果。
(二)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目的。要約人發出要約的目的在于訂立合同,而這種訂約的意圖一定要由要約人通過其發出的要約充分表達出來,才能在受要約人承諾的情況下產生合同。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4條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中必須表明要約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三)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締約合同的受約人發出。要約人向誰發出要約也就是希望與誰訂立合同,要約原則上是向特定的相對人來說的,但也有向不特定人發出,此時應具有以下兩個條件:一、必須明確表示其做出的建議是一向要約而不是要約邀請;二、必須明確承擔向多人發送要約的責任,尤其是要約人發出要約后,必須具有向不特定的相對人做出承諾以后履行合同的能力。
(四)內容必須具體確定。根據《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要約內容必須具體。所謂具體是指要約內容必須具有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條款。合同的主要條款,應當根據合同的性質和內容來加以判斷。合同的性質不同,它所要求的主要條款是不同的。所謂確定,是指要約內容必須明確,而不能含糊不清。要約應當使受要約人理解要約人的真實意思,否則無法承諾。
(五)要約必須送達到受要約人條件。要約人只有在送達受要約人以后才能為受要約人所知悉,才能對受要約人產生實際拘束力,我國《合同法》第16條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如果要約在發出以后,因傳達要約的信件丟失或沒有傳達,不能認為要約已經送達。
現實當中最為常見的要約的形式就是我們在買賣東西的時候對商家提出要求,商家決定是否有條件答應的過程。如果商家覺得能夠滿足我們的要求那么就相當于口頭合同成立。當然大多數時候的要約都是以簽訂正式合同為目的一般簽訂前應該咨詢律師,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一、要約有什么法律效力 要約的拘束力,包括對要約人的拘束力和對受要約人的拘束力兩個方面。 對要約人的拘束力,表現在要約生效后,要約人即不得撤回、撤銷或對要約加以限制、變更和擴張。法律對要約人所加的這種義務,目的在于保護受要約人的利益、維護...
一、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是否還有效 《合同法》第16條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自要約實際送達給特定的受要約人時,要約即發生法律效力,要約人不得在事先未聲明的情況下撤回或變更要約,否則構成違反前合同義務,要承擔締約過失的損害賠償責任。 ...
要約的撤回 所謂要約的撤回是指在要約發出以后,尚未到達受要約人之前,也就是在要約發生效力之前,要約人使其失去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法律之所以允許要約人可以撤消其要約,體現了法律對要約人的意志和利益的尊重。 要約人撤回要約,需要通知對方當事人。...
一、要約撤回要注意什么事項 要約是需要在到達受要約人的時候撤回的。 合同法規定,要約可以撤回。要約撤回,是指在要約生效前,要約人使其不發生法律效力的意思的表示。要約一旦送達受要約人或被受要約人了解,即發生法律效力。 要約人如欲撤回要約,必...
一、要約不可以撤回的情形 (一)要約中有不可撤銷的表示。不可撤銷的意思表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作出,最直接和最清楚的方式是由要約人在要約中作一個有效的聲明,如這是一個確定的要約、我們堅持我們的要約直到收到貴方的回復等。 另外,還可以從要約人的...
(一)要約的撤回所謂要約的撤回是指在要約發出以后,尚未到達受要約人之前,也就是在要約發生效力之前,要約人使其失去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法律之所以允許要約人可以撤消其要約,體現了法律對要約人的意志和利益的尊重。要約人撤回要約,需要通知對方當事人...
一、 撤回和撤銷的區別是什么?1、表現形式不同:要約撤回發生在要約到達(或剛剛到達)受要約人之前,而要約撤銷則發生在要約已經到達受要約人,受要約人尚未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兩者的實質,區別在于:前者是在要約尚未生效(或剛剛生效)時發生的,而后者...
為什么承諾只能撤回不能撤銷承諾撤回是指承諾人在承諾發出之后,承諾生效之前,通知要約人收回承諾,以消滅承諾的行為。承諾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進行撤回,但是不可以撤銷的,如果承諾撤銷的話那么就已經違反了相關的法律規定,承諾如果需要收回的話,那么必須在...
一、電子合同中要約如何撤回(《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用電子郵件形式訂立合同時,如果符合要約撤銷的條件,應當能夠在受要約人承諾之前撤銷。通過EDI發出的要約,接收信息的電子計算機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序自動進行處理,當即作出...
是,延遲承諾為新要約。 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十八條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以外,為新要約。 第二十九條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