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飯店錄音是否侵犯隱私
如果沒有將錄音用于非法活動或者隨意公開傳播,一般認為是不構成侵權的。
飯店在客人消費的過程中進行錄音,主要是為了在以后出現糾紛的時候作為證據,也是為了顧客及員工的人身財產安全著想,在店內安裝攝像頭,不但能防止他人在店內搗亂,就算出了事,也有監(jiān)控錄像錄音作為證據。法律保護監(jiān)控者的利益,允許銀行等公共場所安裝監(jiān)控設備,但必須報經公安機關和其他有關機關批準。同時,監(jiān)控者回獲得的被監(jiān)控者的個人信息,必須正確、合理地使用,不得披露、泄露,否則構成對他人隱私權的侵害。
只要飯店不對監(jiān)控、監(jiān)聽所得到個人隱私內容予以轉播或者用于牟利,就應該屬于合法,不屬于侵犯隱私。
二、錄音的證據效力
首先肯定地說,錄音或錄像證據是法律允許的證據形式之一。在《民事訴訟法》第63條規(guī)定了八種形式的證據,其中第四項是“視聽資料”也就是錄音錄像證據。
錄音需要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才具備《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的證據效力:
(一)錄音手段合法
錄音手段合法,即錄音具備合法性。依據司法解釋,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的方法取得的錄音錄像,不能作為證據。
(二)錄音無疑點
錄音無疑點,即具備真實性,指當事人提交的錄音未被剪接、編輯或者偽造。若對方當事人對真實性有異議,可以由對方當事人申請作相關的司法鑒定。
(三)錄音有其他證據佐證
即錄音錄像與案件有關聯性,能與其他證據結合,形成完整、統(tǒng)一指向的證據鏈。
目前我國的大部分公眾場合,例如餐廳、酒店大堂、銀行、公交車等,都裝上了監(jiān)控系統(tǒng),就是為了保障治安。甚至在馬路上也有天眼系統(tǒng)。只要這些錄音或則錄像沒有用于非法傳播或者牟利,就不視作違法。如果您還需要更多幫助,請到律聊網進行法律咨詢。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多地依賴手機和微信進行溝通。然而,這些電子設備上的對話記錄是否能作為證據用于起訴或反擊?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本文將探討在什么情況下,只有微信和電話錄音起訴勝算大,以及什么情況下,只有通話錄音和微信記錄可以去...
1 你朋友私自錄音錄象屬于視聽資料證據,私自錄音錄象一般可以作為證據使用,除非同時侵犯對方合法權益,譬如在對方臥室安裝竊聽器獲取的視聽資料則因侵犯隱私權而不可作為證據使用。 2 根據你的敘述,如果錄音真實,在醫(yī)院偷偷獲取的情節(jié)并不影響其...
2021年11月1日《個人信息保護法》實施后,越來越多的員工喚醒了自身隱私權應當受到保護的意識,為了在日常工作中不侵犯員工隱私,公司應更加注重員工隱私保護問題。 一、什么是隱私? 隱私一詞在中國最早出現...
很多公司為了更好管理員工,方便員工與客戶進行溝通,于是為員工配備了工作手機。那公司對員工使用的工作手機所產生的通話內容或通話錄音是否有權收集、使用呢? 以案說法 丙是某公司員工。某公司在員工手冊中規(guī)定:...
一、飯店高價出售飲料是否構成對消費者公平交易權的侵犯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包括: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品和服務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規(guī)定;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制訂的商品價格和服務收費標準公平合理;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使用的計量器具當計量準確、數量充足;消...
逾期協商拿電話錄音去給我家人聽:違法嗎?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公眾選擇使用手機作為通訊工具。然而,由于手機號碼的重要性,的手機號碼逾期也會帶來一些麻煩。比如,當手機號碼逾期后,許多人會選擇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但是,這種做法是否違...
有微信錄音和電話錄音可以起訴吧-微信和電話錄音可以起訴嗎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微信和電話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然而,微信和電話錄音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煩惱。那么,微信錄音和電話錄音...
一、電視節(jié)目放上網是否侵犯隱私權不算侵犯隱私權,至于是否為其它侵權,這要取決于該作品的用途,我國對著作權的合理使用的范圍有明確規(guī)定,如果屬于以下部分,則不算是侵權。《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
一、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侵權責任法》于2020.12.31失效)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表演者權權利內容包括:(一)表明表演者身份;(二)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三)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并獲得報酬;(四)許可他人錄音錄...
電話錄音是可以作為訴訟證據的,但電話錄音也要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法院才可以支持。 第一個條件,提供電話錄音等證據時,應當提供當時錄音所使用的載體,例如手機等。也就說如果你想拿錄音,去法院作為證據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把錄音的原始載體給帶著。 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