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協議如果變更的,只要內容真實合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得撤銷。如果違法的,可以在三個月之內,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
行政協議變更的條件
變更行政合同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這些條件因單方面變更與雙方協議變更而有所不同。
(一)行政主體單方面變更行政合同的條件
行使國家行政權的行政主體基于國家行政管理與公共利益的需要,享有單方面變更合同的權利,可以行使裁量權,單方面變更合同。但行政主體所享有的這種特權并不能隨意行使,而是受到嚴格的限制。具體來說,行政主體單方面變更行政合同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1.行使國家行政權的行政主體依據法律的規定變更行政合同
行政主體單方面變更行政合同對行政合同的履行和相對方當事人的利益有很大影響,因此應當在法律中對其作出明確的規定,以防止該權利的濫用而影響行政合同的履行。當法律明確規定的情形出現時,行政主體有權對行政合同的內容單方面予以變更,對雙方的權利、義務進行調整。
2.行政主體根據政策、行政管理需要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變更行政合同
行政合同雙方當事人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時,應當遵守國家的政策。政策與法律相比,比較抽象,是指導性、綱領性的,適用時較為靈活。簽訂行政合同是行政主體的一種職權行為,它可以依法律作出,也可以依政策作出。法律化、制度化作為行政管理發展的方向,行政合同的締結與履行應逐步發展為以明確的法律為主要權限依據。但是應當看到,由于行政管理的特點,將政策完全排除在締結行政合同權限根據之外是不可能的和不現實的。黨和政府在某一時期的政策作為締結行政合同的一種權限根據的補充形式,以補充法律沒有規定或沒有能及時規定的不足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當作為簽訂行政合同依據的政策發生變化而影響行政合同的履行時,行政主體可單方面對行政合同進行變更,以符合國家政策的要求。同時,行政合同是以實現行政管理目標,維護公共利益為目的的,行政主體行使單方面變更權對合同的內容進行變更必須確實是基于行政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且這種變更只能在國家行政管理與公共利益需要的限度內行使,不能變更和公共利益無關的內容。
3.當行政合同規定的行政主體變更合同的情形出現時,行政主體可單方面變更合同
一般來說,行政主體對行政合同單方面的變更是其一種當然的權利,不用在合同中作出規定。但為了保證行政主體對該權利的正確行使,可以在行政合同中對行政主體行使該權利的情形予以明確的規定,以明確行政主體行使該權利的范圍。因此,當行政合同中規定的情形出現時,行政主體就可以直接依據行政合同的規定對行政合同的內容予以單方.面的變更。
4.因一定法律事實的出現而導致行政主體單方面的變更合同
除上述三種情形之外,當出現其他法律事實而影響行政合同的履行,需要對行政合同的內容予以變更時,行政主體可決定對該合同內容予以變更。這是一種比較彈性的規定,便于行政主體根據情況的變化在其職權范圍內進行裁量。當然,行政主體的這種裁量權仍應以國家行政管理與公共利益為衡量的標準。
(二)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變更行政合同的條件
行政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變更行政合同應當具備如下條件:
1.必須經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
行政合同是雙方當事人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礎上而達成的協議,合同一經有效成立即具有法律拘束力,雙方當事人都應認真履行合同,不得擅自變更行政合同。由于在行政合同中只有行政主體一方當事人享有單方面變更合同的權利,作為相對一方的當事人無權單方面決定變更行政合同,當因一定法律事實的出現對其履行合同帶來影響,需要對行政合同的內容予以改變時,相對方當事人應當提出變更合同的意思表示.在同行政主體充分協商的基礎上征得行政主體同意后對行政合同的內容進行變更。變更有兩種情況:一是先由一方變更自己的權利、義務,另一方作與之相應的變更,不再提出另外的變更。如一方要求增加標的的數量,另一方相應地增加價款的總額,雙方不再作與數量無關的其他變更。二是雙方各作變更,即一方變更某一條款,另一方作相應的變更,另一方變更另外的條款,一方也作相應的變更。
2.協議變更不能損害國家行政管理目標和社會公共利益
行政合同無論是何種內容,其目的都是為了執行公務,實現國家行政管理目標與社會公共利益。行政合同的內容必須嚴格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雙方當事人都無自由處分權。因此雙方當事人協議變更行政合同的目的只能是因維護國家、公共利益的需要。否則協議變更的內容無效,雙方當事人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此外,雙方當事人在訂立行政合同的時候,可以事先在不違反國家行政管理目標與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約定變更合同的條件,當然這種約定也必須是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
行政協議如果變更的,只要內容真實合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得撤銷。如果違法的,可以在三個月之內,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行政協議需要雙方當事人認真遵守。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聊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拆遷安置訴訟審理期間反悔怎么辦依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拆遷安置審理期間原告反悔的,在作出判決之前是可以申請撤銷訴訟的,由法院裁定是否允許撤銷。《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法》第六十二條?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
公民可以對履行行政協議義務提出復議嗎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民收到行政協議義務履行通知書后,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內提出行政復議的,也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協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四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按照行...
一、行政協議解除的條件: 解除行政協議必須具有一定的條件。只有當出現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解除條件時,當事人才可以解除行政合同,提前終止行政合同的效力。行政協議解除的條件因解除協議的方式不同而有所區別。 (一)行政主體單方面解除協議的條件 ...
一、房屋拆遷合同訂立的依據是什么房屋拆遷合同的訂立,應以房屋拆遷許可證批準的內容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為依據,不得超過法律規定的范圍,否則無效。根據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房屋拆遷合同訂立是有法律依據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協...
可以申請執行。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
在公司股權轉讓工商變更的實務中,往往會出現以偽造股東簽字的方式轉讓股權的情況,其中涉及股權轉讓人、股權受讓人、股權受讓人再次轉讓的受讓人三方主體的合法權益均需要維護。齊精智律師提示股權轉讓中偽造股權簽名導致的利益沖突,各方主體方均可以提起行...
如果你能證明你簽訂的拆遷協議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打官司。如果不能,那么最好履行拆遷協議。 《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
實踐過程中,常有被征收人咨詢律師說,自己與征收方簽訂了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約定一年之內將相關補償款支付到位,但是一年過去了,征收方一直沒有履行協議中的內容,一家人一直住在親戚家,雖然找了征收方好幾次,要求他們繼承履行,但他們都以各種借口試圖違...
案情簡介2012年9月5日,A公司與B公司在C市簽訂《股權收購協議書》等文件,約定A公司將其所持有的D公司70%股權轉讓給B公司公司。同時B公司將其所持有的新藥的批準文號等所有的知識產權變更到A公司名下。2012年9月21日在工商行政主管部...
已經簽訂了補償協議還能拆遷維權嗎一般來說,《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書》一經簽訂,房屋拆遷當事人均應全面履行,不允許反悔。但是,由于房屋拆遷涉及的法律關系比較復雜,在下面4種情況下,《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書》可以反悔:1、與房屋拆遷有關行政許可撤銷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