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對于消費欺詐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按法律規定,直白地說就是如果你受到欺詐的事實被認定的話,你可以主張消費金額三倍的賠償;如果不足500元的,按500賠償。
二、消費欺詐最低賠償消費者的損失。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第49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款或接受服務費用的一倍?!备鶕夜ど叹职l布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的規定,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時,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消費者可以要求雙倍賠償(即買一賠二):
1、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3、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4、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5、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7、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8、做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9、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10、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11、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12、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13、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當消費者受到經營者的欺詐行為侵害時,可通過以下途徑要求經營者給予雙倍賠償:與經營者協商解決;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讓大家對法律對于消費欺詐的賠償的相關問題的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商家價格欺詐如何賠償價格欺詐的賠償標準是三倍,不夠500的要補足50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
案例回顧爭議焦點法院判決裁判依據 張某在甲公司購買了訴爭商品并支付了相應價款,雙方成立買賣合同關系,應受法律保護。甲公司作為經營者,應提供符合其描述的質量狀況的商品。甲公司在其網頁上宣傳涉案商品面料是天絲(萊賽爾纖維),填充物是100%...
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存在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以...
2020年法律如何規定消費者欺詐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應當受到處罰并承擔責任的行為。...
超前點播,欺詐如何認定消費者購買了視頻平臺的VIP服務后,視頻平臺承諾可以提前觀看熱門電視劇的前六集,而消費者購買VIP服務后,觀看點播時,還需要每集支付3元,這就是典型的消費欺詐行為。欺詐行為的構成要件:(I)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
會 (一)發布虛假廣告的法律責任針對一些商業促銷廣告中嚴重存在的對產品(服務)質量的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現象,《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九條規定,在廣告中對產品質量作出虛假宣傳的,依照廣告法追究法律責任。從產品質量法角度對廣告法的相應規定...
一、如何辨別虛假宣傳虛假宣傳是指在商業活動中,經營者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或者服務做出與實際內容不符的虛假信息,導致客戶或消費者誤解的行為。1、主體判斷上,雙方是否存在市場競爭關系;2、侵權方主觀上是否存在惡意;3、侵權方在宣傳的過程中是...
一、消費虛假宣傳如何要求賠償欺詐消費可能會被要求支付三倍的經濟賠償金?!断M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裁判要旨】經營者應當舉示證據證明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在銷售前不存在質量問題,否則應當承擔相應民事責任。消費者應當舉示證據證明經營者明知產品存在質量缺陷而欺詐銷售,才能要求經營者三倍賠償。【基本案情】2015年2月15日,劉某某為個人消費所需...
對于欺詐性經營行為的懲罰 對于經營者是否實施欺詐性經營行為的認定,應當把握以下幾方面: 1、看經營者是否有欺詐的故意,即經營者在主觀上是否有誘使消費者產生錯誤意思表示的目的; 2、看經營者在客觀行為上是否采取了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等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