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裁判要旨
聚餐飲酒,對他人醉酒后果存在共同故意或過失,又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醉酒者死亡,共同飲酒人應承擔共同侵權連帶責任。
案情
2015年12月初,曹某被河南省西平縣某酒店聘為副總, 12月23日晚,曹某召集同事郭某等五人在縣城另一酒店聚餐,聚餐時其六人(三男三女)共飲用牛欄山二鍋頭白酒3瓶半,曹某喝的較多。聚餐結束后,郭某等人將曹某送回西平縣某酒店即離開,次日中午曹某被發現在宿舍已死亡。尸檢表明,曹某鼻腔內有嘔吐物,頸部衣物上有嘔吐物附著,余未見明顯異常。之后曹某近親屬周某等三人以侵害生命權為由起訴至河南省西平縣人民法院,請求判令郭某等五人賠償死亡賠償金等經濟損失29萬元。
裁判
河南省西平縣人民法院認為,郭某等人與曹某飲酒后,一起將曹某送到宿舍,已盡到了看管照顧義務,其后曹某在宿舍死亡,原告無證據證明系飲酒致死,其死亡與共同聚餐飲酒的五人不存在因果關系。故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請。
原告不服,上訴至河南省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
駐馬店中院二審認為,曹某聚餐當晚喝酒較多,不久后死亡,期間并無其他情況發生,應認定其死亡與飲酒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郭某等五人認為曹某并未飲酒過量,酒后也未盡到相應的注意和照顧義務,輕信不會出現問題而離開,導致曹某最后死亡,故對曹某的損害后果應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曹某作為成年人,自身存在重大過失,應承擔主要責任。酌定曹某自負80%的責任,郭某等五人承擔20%的責任。遂判決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郭某等五人賠償原告11.9萬元,郭某等五人互負連帶賠償責任”等。
判決生效后,郭某等五人不服,以“已盡到看管照顧義務,曹某死亡與共同聚餐飲酒不存在因果關系等”為由向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河南高院經審查認為,從曹某聚餐中過量飲酒、到休息場所無人陪護、嘔吐、窒息死亡等過程來看,醉酒是致其死亡的原始根由;郭某等人在聚餐中喝酒、勸酒的作用大小難以區分,且將曹某送回酒店宿舍后輕信不會出現問題,未對曹某作出相應的安全護理措施,致曹某醉酒后處于無人照顧的危險狀態,導致死亡后果發生。故郭某等人的申訴理由不能成立,遂裁定予以駁回。
評析
本案系因醉酒死亡而引起的生命權侵權糾紛,涉及對聚餐飲酒在場人應否擔責的法律評價。對此,存在兩種不同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郭某等人聚餐后將曹某安全送回某酒店,已盡到看管照顧義務,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另一種觀點認為,郭某等人與曹聚餐后致曹醉酒,后雖將曹某安全送回某酒店,但沒有注意到安全隱患,沒有對醉酒者盡到安全陪護義務,對損害后果的發生存在過失,應承擔賠償責任。
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第三條第一款規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本案中,根據尸檢情況可以判斷,曹某在聚餐中喝酒過量,已形成醉酒狀態,郭某等人無論有無勸酒行為,對曹某醉酒的結果已構成共同故意或過失;之后,他們將曹某送至酒店后,未預測到有危險后果,未留下人護理或者安排他人護理,即行離開,輕信不會出現問題,致曹醉酒后無人護理,而后死亡,這種行為亦構成共同過失;此前后兩種連續行為的故意或過失狀態,相結合發生了曹某死亡的損害后果,其五人已構成共同侵權,依法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司法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本案中,受害人曹某存在重大過失,郭某等人也夠不上免責條件(將醉酒者送至有人護理的地方或安排專人護理),故生效判決依法減輕了郭某等人的賠償責任。
本案案號:(2016)豫1721民初88號;(2016)豫17民終1371號;(2017)豫民申2284號
作者單位: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文章來源:人民法院報 2018年11月01日 第六版
聲明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生活中適逢聚會, 案情回顧事故認定 上訴索賠審理結果 經永安法院法官認為,死者王某某在被告人鄧某某組織的飯局上飲酒并駕駛摩托車,且已達到醉酒駕駛程度,其作為成年人,醉酒駕駛,自身具有重大過錯,對自己死亡應負主要責任。但被告人鄧某某應當提醒...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喝酒死人同桌人需要付法律責任嗎?的相關內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聚會飲酒后出現了人身損害,哪些人要承擔責任?首先,飲酒者自己承擔主要責任。一般來說,喝酒聚餐的好友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他們應當為自己的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一種:作為共同飲酒人,對醉酒者負有照顧、護送或通知家屬的義務,尤其在明知共同飲酒人中有駕駛機動車情形的,更應當盡到提醒、勸阻、甚至制止該飲酒人駕駛機動車的義務,如果未盡到上述義務,最終導致發生交通事故給該飲酒人造成重大損害的,共同飲酒人應...
飲酒死亡案件共飲者是否擔責 一、案情簡介 某日上午,A某駕駛二輪摩托車前往戰友B某家吃中餐,用餐時,B某因身體原因不宜喝酒,僅為A某倒了些許白酒。中餐過后,A某又駕駛摩托車應邀來到另一位戰友C某家,與C...
近年來,因共同飲酒后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致使飲酒人傷亡的案例屢屢發生,受害人或受害人家屬往往會將共同飲酒者起訴至法院,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就共同飲酒行為本身來看,它只是社交層面的情誼行為,不屬于法律行為。關于共同飲酒者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以...
1.中國法律規定因喝酒死亡的法律責任 1、一起喝酒的同桌是否要承擔責任,要看同桌人對死者是否有勸酒的行為;2、一般來說,有以下情況勸酒者會被判定有過錯:強迫性勸酒 、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在明知對方醉酒的情況下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回家和...
目前法律上還沒有醉酒傷亡相關責任的明確法律規定,共飲人對因共同飲酒行為受到傷害的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是以共同飲酒過程中主觀上是否具有過錯為一般標準。 如明知與其飲酒的人患有某種禁酒疾病仍與之對飲而不履行勸阻義務,而導致人身損害后果發生的要...
目前法律上還沒有醉酒傷亡相關責任的明確法律規定,共飲人對因共同飲酒行為受到傷害的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是以共同飲酒過程中主觀上是否具有過錯為一般標準。如明知與其飲酒的人患有某種禁酒疾病仍與之對飲而不履行勸阻義務,而導致人身損害后果發生的要承擔...
根據《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定,一般情況下應由發生人身損害的飲酒人自負損失,因為個人酒量的大小只有自己最清楚,而且每個人的酒量還會隨著心情、環境等因素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即使是熟悉的人也是很難準確判斷的。因此,對于因喝酒產生的人身損害等后果,...
痛心!喝酒又喝死了一個,同行3人判賠12萬,判決生效!聚餐喝酒千萬注意!量力而行,不要隨意勸酒、灌酒,陪酒也要格外小心!快一起看看這些慘痛的教訓吧!一行人在廈門談項目、飲酒次日凌晨他意外猝死近日,廈門報道了一起判決生效的飲酒意外猝死案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