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跨國水資源包括國際河流、湖泊及其大小支流,或者國際河流的入口和出口(通常稱為國際流域)以及處于兩國或更多國家管轄之內的地下水系統。環境保護是世界各國應承擔的義務,流域各國在自己境內利用跨國水資源或進行其他活動時,有義務通過國際合作或者采取合理的單邊措施,保護國際流域水資源,防止對其他流域國造成重大損害。規范跨國水資源保護問題的國際法律文件包括全球性水條約、區域性和流域水條約、政府間組織的決議和宣言、國際法學術團體的決議和規則等。根據這些文件的規定以及國際社會的實踐,流域各國應當采取的保護國際流域水資源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環境影響評價、交流信息、監測、通知、緊急情況下的援助、控制污染、公眾參與等,這些措施有助于預防和減少損害。中國在保護相關跨國水資源方面也采取了環境影響評價、交流信息等措施,但是需要加強和改進。【英文摘要】Transboundarywaterresourcescontaintransboundarygroundwatersystemsaswellasinternationalrivers,lakesandtheirtributaries,ortheentrancesandexitsofinternationalrivers.Environmentalprotectionisadutyofeverystate.Everybasinstatehasthedutytoprotectinternationalbasinwaterresources,whoshouldtakereasonablemeasuressuchasinternationalcorporationandlateralmeasurestopreventfromsignificanttransboundaryharm.Thelegalpapersthatprovidesfortheproblemofprotectingtransboundarywaterresourcescontainsglobalwatertreaties,regionalandbasinwatertreaties,theresolutions,declarationsandrulesadoptedbysomeintergovernmentaland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Accordingtothesepapersandthepracticeofinternationalsociety,everybasinstateshouldtakesuchmeasuresasenvironmentaleffectevaluation,exchangingdataandinformation,supervision,informing,controllingpollution,publicparticipationtopreventfromandminimizeharm.Chinahastakensomemeasurestoprotectinvolvedtransboundarywaterresources.【關鍵詞】跨國水資源;保護;保護措施【英文關鍵詞】transboundarywaterresources;protection;measurestoprotecttransboundarywaterresources【寫作年份】2008年【正文】一、跨國水資源及其保護(一)跨國水資源的定義及其分布跨國水資源又稱為國際水資源或國際淡水資源或跨國淡水資源,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統一的定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環境法教程》的定義是,跨國水資源就是共享水資源,包括河流、湖泊及其大小支流,或者河流的入口和出口(通常稱為流域)以及處于兩國或更多國家管轄之內的地下水系統。[1]跨國水資源可分為國際地表水資源和國際地下水資源兩部分。國際地表水包括國際河流、湖泊、運河等,以國際河流和湖泊為主體。世界上有263條較有影響的國際河流和湖泊,分布在145個國家,其流域面積占地球陸地面積的45.3%,擁有全球60%的淡水資源,居住著世界約40%的人口。[2]這些國際河流和湖泊中有148條流經兩個國家,約占總數的56%,余下的流經三國或者三國以上。[3]在世界各大洲中,亞洲有國際河流和湖泊57條,非洲59條,北美和中美洲40條,南美洲38條,歐洲69條。[4]只有大洋洲沒有國際河流或湖泊。亞洲主要的國際河流和湖泊有:印度河、恒河、瀾滄江—湄公河、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薩爾溫江、約旦河、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咸海和里海。非洲的國際河流和湖泊主要有尼羅河、尼日爾河、贊比亞河、剛果河和塞內加爾河。在北美洲,美國與加拿大共享五大湖之中的四湖[5]和哥倫比亞河,與墨西哥共享科羅拉多河、奧格蘭德河。南美洲的國際河流主要有亞馬遜河和銀河。歐洲的國際河流主要有萊茵河和多瑙河等。
在當今全球化和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的高速發展成為了許多組織的首要目標。然而,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業務范圍的增加,合規問題也日益凸顯出其重要性。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在當今全球化和競爭激烈...
直接投資(FDI)是指以各種混業、合資、獨資等形式直接進入他國進行生產的貿易活動。 間接投資(FII)是指以購買他國金融證券(如股票、債券、衍生金融工具)等對別國涉及的投資行為。 哪里有能帶來足夠的利潤的投資機會,資本就有向哪里流動的趨...
1、服務業的跨國轉移促進了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 服務業跨國轉移是當前經濟全球化新的顯著特征。促進服務業跨國轉移的動因主要有:一是生產的國際化帶動了服務的國際化。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活動,也需要獲得全球化的貿易、金融、通訊、運輸等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禽遺傳資源 進出境和對外合作研究利用審批辦法 (2008年8月20日國務院第23次常務會議通過 2008年8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33號公布 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畜禽遺...
來源:作者:李楠 [內容提要]我國加入WTO后,市場經濟環境的改善以及利用外資渠道的擴寬為外商的跨國并購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跨國并購在促進國內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壟斷。因此,盡快構建我國的并購反壟斷規制法律制度,將跨國并...
【摘要】濕地具有重要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國濕地資源豐富,但遭受破壞嚴重,立法滯后、無法可依是主要原因。總結回顧了目前我國濕地立法概況和特點,指出我國濕地水資源亟待立法管護的迫切性。【英文摘要】Thewetlandhasthei...
韶關市紅色資源保護條例 (2022年10月25日韶關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2022年11月30日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七次會議批準)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認 定 第三章 保 護 第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法 (2016年2月2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勘探、開發 第三章 環境保護 第四章 科學技術研究與資源調查 第五章 監督檢查 第六章 法律責...
論文提要:文章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闡明了人口、環境、資源一體化問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章認為:人口、環境、資源一體化問題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共同發展的產物,是人類認識自身和自然的經驗的總結;是中國現代化建設中面臨的重大課題,既是以往人口、環...
跨國公司跨國并購活動是一個全球性的經濟行為,由此而帶來的壟斷控制僅僅靠某一個國家的法律進行規制肯定難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加強國際間的反壟斷合作將是完善國際性并購管制制度的最終方向,因此我國在制定自己的反壟斷法的同時,還應該不斷與其他國家開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