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狄更斯說的那樣,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賺了錢的人,對他們來說是好時代。對于被裁的人來說,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個冬天比以往的冬天都要更冷一些,各大公司縮招、裁員,網上的負面信息鋪天蓋地。
11月初,富士康裁員340000人;
12月初,知乎裁員500人,裁去了1/5;
12月,摩拜裁員1/3;拉鉤裁員200人;
12月,錘子裁員200人,美圖裁員600人;
12月,京東裁員20000人;
………………
如果你被辭退了,這個時候最關心的應該就是公司會給我經濟補償嗎?
我們先來看看裁員法定條件、法律規定分別有哪些?
一、裁員法定條件:
企業在兩種情況下可以裁減人員:一種情況是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另一種情況是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此外,企業裁減人員,還應當嚴格依照法律和有關規章規定的程序進行。企業只有具備了法定條件并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裁減人員才是合法的,以裁減人員的方式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才是有效的。
二、裁員法律規定:
用人單位進行經濟性裁員的法定條件有兩個,只要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即可以實行經濟性裁員:
一是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法定整頓期間”指的是企業為了恢復清償債務的能力,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和《民事訴訟法》的破產程序進行債務調整和企業整理的一種再建型破產制度。如企業經營不善,難以清償到期債務,就可能被債權人申請破產。如企業只是遇到暫時的困難,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就可以恢復清償能力,則企業可以和債權人達成和解協議,并由法院宣布進入整頓期。在我國整頓由被申請破產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并負責主持。如整頓期限結束,企業仍不能清償債務,則由法院宣告企業破產。“進入法定整頓期間”說明企業經營十分困難。
二是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可以裁員。
裁員是集中的辭退員工,所以某些與個別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不在適用。同時由于裁員往往牽涉面較大,因此在程序上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
由于裁員是用人單位的原因造成的,勞動者沒有過錯,因此如果勞動者符合以下四個條件之一的,就不得被裁減: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新勞動法:企業裁員如何賠償員工?
新勞動法企業裁員賠償需要從相關法條具體分析,分析如下。
一、新勞動法辭退員工賠償的規定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二、辭退員工賠償的相關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第39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第4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3、第41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1)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2)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3)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4)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1)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2)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3)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新勞動法:員工主動辭職賠償: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員工遭遇被“勸退”,該怎么辦呢?
情況一:協商解決,同意“勸退”
遭遇公司“勸退”,我們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跟公司談談條件,大家協商解決。這個時候,我們就講感情,談貢獻,和和氣氣談談補償金。畢竟已經在裁員名單里了,總是會有各種理由讓你走,如果你自己還是想留下來,其實意義也不大,畢竟強扭的瓜不甜。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中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見上文)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對經濟補償作出了明確說明: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補償方面還有一個重點是:如果單位沒有提前1個月書面通知勞動者的,除了應支付經濟補償金外,還應多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總計N+1
也就是說,作為員工,我拿到N倍月薪的經濟補償金之后,還可以要求單位多給一個月工資,就立馬走人;也可以選擇請單位給一個月緩沖時間,好好交接工作,同時為自己下一步做好準備。
情況二:不接受被“勸退”
作為員工,工作勤勤懇懇,沒有犯錯,莫名就要被勸退
我就不走!就不走!就不走!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
如果公司因你拒絕“勸退”無故強行解除勞動合同,那么就屬于違法行為,就可以不走!或者多要錢!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的二倍支付賠償金。
嗯,這個賠償金,可不少。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中關于“二倍賠償金”的規定是: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這就是我們俗稱的2N啦,想想看,好多錢!
情況三:協商不成怎么辦?
如果有關賠償事宜無法與單位達成一致意見,可以在被辭退一年內申請勞動仲裁。依法辦事,總不會錯。
權利,需要自己維護!
來源:華律網
聲明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被公司辭退或開除,并且公司沒有賠償的,你可以在1年之內去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公司開除或辭退,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支付補償的,你沒有過錯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規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公司行為屬于《勞動合同法》87條規定的...
Y某,男性,現年62周歲,2014年6月與甲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后作為甲公司員工從事廚師工作,合同期限為3年,工作地點為乙公司,每月的工資發放由甲公司負責發放,未繳納社保。 01、案情簡介 Y某工作至2019...
按照現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公司可以與員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也可以在特定情形下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01法律規定 根據法律的規定,將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分為以下兩種情形: 1.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無需支付經...
用人單位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應具備法律規定的條件,若違反法的規定將承擔法律責任。法律規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因解除的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合意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不僅...
3月28日據媒體報道,廣東珠海中院對一起因員工打瞌睡被開除的勞動爭議案件作出終審判決。2019年6月,小藝被已工作7年的公司以上夜班時打瞌睡為由辭退并拒付賠償金。公司稱,小藝有4天凌晨出現睡著情況,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小藝稱,打瞌睡都...
女性的孕期、產期、哺乳期(簡稱三期)是受《勞動法》特別保護的,在這個期間的女性如果被辭退,企業會承擔比一般的違法辭退更為嚴重的后果。 這也是國家為了鼓勵生育,幫助女性平等就業的需要。至于會不會對女性就業產...
一、公司倒閉做滿6年員工如何賠償拿六個月工資。倒閉的公司遣散員工公司應當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
如果因你還不起信用卡導致犯罪,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法。信用卡嚴重透支或逾期且金額超過5000的就違法了,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勞動者在違法犯罪的情況下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建議:按時還款,當信用卡不能全額還款時可以申請分期還款。因...
公司破產能辭退孕婦嗎 不能,除非職工在懷孕期間存在法定過錯,即《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之情形,用人單位可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否則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賠償金:二倍的經濟補償金。 此外,根據《婦女權益保...
我國勞動法中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條件,如果不是滿足這些條件用人單位不能辭退員工,而無故辭退員工是要賠償的,接下來了解一下無故辭退員工賠償標準吧。無故辭退員工賠償標準: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