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于2016年12月1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 ( 法釋[2016]21號)系當前民事案件執行程序中追加被執行人的最新、最全的規定,今天本文就根據該司法解釋的規定,總結在執行程序中可以依法追加被執行人的16種情形:
1、因被執行人死亡,可申請變更其繼承人、受遺贈人、遺囑執行人、遺產管理人為被執行人的。( 法釋[2016]21號)第十條第一款
點 評:在遺產范圍內承擔法律責任,沒有遺產,變更被執行人亦無用。
2、因被執行人被宣告失蹤,可申請追加或變更其財產代管人為被執行人的; ( 法釋[2016]21號)第十條第二款
點 評:僅是配合義務,前提是失蹤人有財產可供執行。
3、因被執行人的企業法人合并,可申請變更合并后企業法人為被執行人的;( 法釋[2016]21號)第十一條、《民法通則》第44條
點 評:無論是吸收合并還是新設合并,其債權債務都必將由變更后的法人承擔。
4、因被執行人的企業法人分立,可申請追加或變更分立后企業法人為被執行人的; 法釋[2016]21號 第十二條、《民法通則》第44條
點 評:無論是解散分立、還是存續分立,分立后的企業需對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5、作為被執行人的個人獨資企業,不能清償債務,可申請直接追加投資人為被執行人。( 法釋[2016]21號)第十三條、《個人獨資企業法》第二條
點 評:個人獨資企業是企業中的另類,是新公司法實施前不需要驗資的特定產物,個人需要對企業的全部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這類企業現在越來越少。
6、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分支機構,可申請變更、追加該法人為被執行人的。( 法釋[2016]21號)第十五條
點 評:分支機構沒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設立它的企業法人承擔,企業法人對外負債,可直接執行分支機構的財產。
7、作為被執行人的合伙企業,可申請變更、追加普通合伙人為被執行人,有限合伙人出資未到位的,可追加有限合伙人為被執行。( 法釋[2016]21號)第十四條
點 評:有限合伙只有普通合伙人才承擔連帶責任,而一般合伙全體合伙人需要對企業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有限合伙人只需在認繳的出資范圍內對外承擔法律責任。
8、作為被執行人的企業法人,可申請變更、追加抽逃出資、出資不實的股東、出資人為被執行人。( 法釋[2016]21號)第十八條
點 評:股東抽逃出資、虛假出資其實質是未履行出資義務,理應對公司所欠債務在抽逃出資額范圍內承擔法律責任。
9、作為被執行人的企業法人,在原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的情況下,可申請追加原股東作為被執行人。( 法釋[2016]21號)第十九條。
點 評:該條的實質是延續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八十條規定,即在未履行出資義務的情況下可追究開辦單位的法律責任。
10、作為被執行人的一人有限公司,可申請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 法釋[2016]21號)第二十條
點 評:這里需要區分,一人有限公司的股東若要免責,必須證明公司的財產獨立。
11、作為被執行人的公司,未經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可申請變更、追加清算義務人為被執行人。( 法釋[2016]21號)第二十一條
點 評:目前簡易注銷已經實施,作為被執行人的股東,若在執行程序中將公司注銷,則是債權人的重大利好!!!
12、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出現解散事由后,可申請追加無償接受其財產的股東、出資人或主管部門作為被執行人。( 法釋[2016]21號)第二十二條
點 評:在出現解散事由的情況下,無償劃撥或接受財產的股東等應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13、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未經依法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可申請追加在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時,書面承諾對被執行人的債務承擔清償責任的第三人為被執行人。( 法釋[2016]21號)第二十三條
點 評:在企業注銷的過錯中,登記機關往往要求第三人作出擔保,但是簡易注銷制度實施后,這類第三人擔保的情形將不會再出現。另外,特別提醒,無論何時,不要輕言對外擔保,否則,你可能就是民事案件中被執行人。
14、在執行程序中,可直接追加在人民法院作出書面承諾代為履行的第三人為被執行人。( 法釋[2016]21號)第二十四條
點 評:除非有特殊的利益或特殊的關系,在執行程序中提供擔保,不是瘋了就是傻了!!!
15、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財產被其上級機關或其他組織無償調撥給其他企業或個人,可申請追加取得資產的企業或個人為被執行人。( 法釋[2016]21號)第二十五條
點 評:基于行政命令,實務中較為少見。
16、因未成年人侵權引起的民事責任,而執行依據將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確定為被執行人,在該未成年人成年后,申請追加其為被執行人的。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辦理執行程序中追加、變更被執行人案件的暫行規定》第2條、《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六十七條
點 評:在新民訴法司法解釋出臺前已判決的案件可能出現追加監護人作為被執行人,新民訴法司法解釋出臺后,需要列監護人為共同被告,原則上不會再出現這種追加情況。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執行程序中是否可以追加配偶作為被執行人?
最高院已明確回答:不能!!!
來源:法律顧問工作室
聲明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以下為追加被執行人的幾種法定情形: 一、追加被執行人配偶為被執行人。 法律依據是《婚姻法》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二...
以下為追加被執行人的幾種法定情形: 一、追加被執行人配偶為被執行人。 法律依據是《婚姻法》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二...
2014公司法修改后,在注冊資本認繳制下,公司作為被執行人時,如何追加股東作為被執行人?目前,關于審判程序中可以判定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立法,公司法司法解釋(二)、(三)已作出若干條規定,但關于執行程序中直接追加變更股東為被執行...
【裁判要旨】1.在注冊資本認繳制下,股東依法享有期限利益。債權人無權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為由,請求未屆出資期限的股東在未出資范圍內對公司不能清償的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但是公司作為被執行人的案件,人民法院窮盡執行措施無財產可供執行,已具備...
以下為追加被執行人的幾種法定情形: 一、追加被執行人配偶為被執行人。 法律依據是《婚姻法》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二...
變更或追加公司股東為被執行人,是法院執行中使用較多的執行措施。被追加的股東常為此提出異議,執行法院在審理執行異議中要著重把握以下問題: 一、對于公司未經清算即被注銷追加股東的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第...
一、原股東抽逃出資后轉讓股權,新股東是如何被坑的?1、 原股東抽逃出資后將股權轉讓給新股東的,在訴訟程序中,新股東可能承擔連帶責任,也可能不承擔連帶責任。(1)抽逃出資不屬于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情形,不符合《公司法司法解釋三》...
以下為追加被執行人的幾種法定情形: 一、追加被執行人配偶為被執行人。 法律依據是《婚姻法》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二...
作者|唐青林 李舒 吳志強 裁判要旨: 案情介紹:實務要點總結:相關法律: 案件來源: 延伸閱讀: 新規中有關執行中揭開公司面紗,在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債權人可以申請執行股東個人財產的規定,以下是我們寫作中檢索到人民法院對該新規在...
閱讀提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訴法》)第232條的規定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遺產償還債務。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的,由其權利義務承受人履行義務。根據上述規定,被執行人在死亡或終止時,應由其所留財產(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