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補充養老保險又稱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指企業在滿足社會統籌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為補充基本養老保險的不足,幫助企業員工建立的超出基本養老保險以上部分的一種養老形式。 補充醫療保險是相對于基本醫療保險而言的,包括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社會互助和社區醫療保險等多種形式,是基本醫療保險的有力補充,也是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27號)規......
有沖突。一個人只能繳納一份社保。 因為社保是國家強制企業為員工繳納的保險。即員工和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企業才有義務給員工繳納社保。但是員工只能和一家企業簽訂勞動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后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從這條規定可以看出,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即允許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
企業單位養老繳費逾期企業犯法嗎?-單位養老保險逾期未交費怎么辦? 隨著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不斷完善,企業單位必須為職工參加養老保險,并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否則,企業單位將面臨違法的風險。那么,企業單位養老繳費逾期企業犯法嗎?如果企業單位逾期未交費,該怎么辦呢?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首先,企業單位必須為職工參加養老保險,并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
企業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和個人2022 企業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和個人2022繳費比例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單位按最低繳費基數上限30%,個人最低繳費基數上限19%繳費,個人不繳費。單位不繳納的單位繳費基數上限=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單位多繳費幾個月,合同履行期只繳了4個月,就多了企業需要繳納的工資成本,單位需要提供材料證明單位繳費基數上限。更多解讀: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本地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工資基數的上限是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單位繳納的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基數上限是......

企業養老保險是指由企業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在國家規定的實施政策和實施條件下為本企業職工所建立的一種輔助性的養老保險 。它居于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中的第二層次,由國家宏觀指導、企業內部決策執行。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與基本養老保險 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如今,企業不僅僅是單純的營利性機構,其還承擔著眾多的社會責任。也就是說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要考慮到科學發展、保護環境、文化建設和發展慈善事業等。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必須重視社會責任的履行。那么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意義何在?下面小編談...
國家規定企業給員工購買的保險如下: 1、養老保險。 2、醫療保險。 3、失業保險。 4、工傷保險。 5、生育保險。 其繳納標準: 1、養老保險: 企業交20%,個人交8%,其中8%進入到個人帳戶。 2、醫療保險: 企業交8%或9%...
序號:1 備用金逾期一天了顯示結清再用-備用金逾期一天了顯示結清再用有影響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企業的發展也越發迅速。各種企業為了更好地運營,會選擇使用備用金來應對一些突發事件。然而,備用金逾期一天了顯示結清再用,是否會對企業...
1.失業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您好,1986年國務院發布了《國營企業職工待業保險暫行規定》,這一規定標志著我國失業保險制度正式建立。但該規定僅限于國營企業,其適用范圍主要包括宣告破產企業的職工、瀕臨破產企業法定整頓期間被精簡的職工、企業終止解...
企業逾期辦理繳費不影響參保人員 企業在社會保險的參保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逾期辦理繳費。而針對這一情況,有關部門已經明確表示,企業逾期辦理繳費不會影響參保人員。那么,企業逾期辦理繳費真的不影響參保人員嗎?本文將對此進行詳細解答。 ...
來源:社保論壇提起五險一金,相信大家不陌生,五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但七險二金,大家一聽可能就犯迷糊了,到底是哪些呢?01七險二金是哪些?七險是在五險的基礎上新增了補充醫療保險和補充工傷保險,...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內轉移是什么意思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內轉移是什么意思?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內轉移是根據職工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同居父母、同居母親、同居父母、監護人等情況一致的可以申請轉移...
社會公益活動策劃 社會公益活動是以贊助社會福利事業為中心開展的公關促銷活動,比如贊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資助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等,通過這些活動,在社會公眾中樹立企業注重社會責任的形象,提高企業的美譽度。 社會公益活動從近期來看,往往不會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