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編號:
技術開發(合作)合同
項目名稱:
甲方:
乙方:
丙方:
簽訂時間:
簽訂地點:
有效期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印制合同編號:
技術開發(合作)合同
(示范文本)
項目名稱:
研究開發方:1.
2.
3.
4.
簽訂時間:
簽訂地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印制
填 寫 說 明
本合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印制的技術開發(合作)
合同示范文本,各技術合同登記機構可推介技術合同當事人參照使用。
本合同書適用于當事人各方就共同進行新技術、新產品、新工
藝、新材料或者新品種及其系統的研究開發所簽訂立的
技術開發合同。
本合同書未盡事項,可由當事人附頁另行約定,并可作為本合
同的組成部分。
當事人使用本合同書時約定無需填寫的條款,應在該條款處注
明“無”等字樣。
技術開發(合作)合同
項目名稱:
研究開發方甲 方:
住 所 地:
法定代表人:
:1.
法定代表人: 項目聯系人:
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
電 話: 傳 真:
電子信箱:
乙 方:
住 所 地:
法定代表人:
項目聯系人: 住 所 地:
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
電 話: 傳 真:
電子信箱:
丙 方:
住 所 地:
法定代表人:
項目聯系人:
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
電 話: 傳 真:
電子信箱: 2.
法定代表人:
住 所 地:
3.
法定代表人:
住 所 地:
4.
法定代表人:
住 所 地:
本合同合作各方就共同參與研究開發
項目約定項目的共同研究與開發事項,經過平等協
商,在真實、充分地表達各自意愿的基礎上,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
同法》的規定,達成如下協議,并由合作各方共同恪守。
第一條 鑒于合作各方具備相應的科研開發能力和條件,確定共同參與研究開發 項目,并依本合同享有相關權利、承擔義務。
第二條:本合同合作項目研究開發項目的內容、范圍和要求如下:
1.技術目標:
。
2.技術內容:
。
3.技術方法和路線:
。
第三條:雙方確定,與履行本合同有關的下列技術文件為本合同的組成部分:
1.技術背景資料: ;
2.可行性論證報告: ;
3.技術評價報告: ;
4.技術標準和規范: ;
5.原始設計和工藝文件: ;
6.其他: ;
。
第二四條 本合同合作各方在項目研究開發項目中,分工承擔如下工作:
甲方: 1
(1.)研究開發內容:
。
(2)研究開發方式:
。
(23.)工作進度:
。
(34.)研究開發期限: 。
(45.)研究開發地點: 。
乙方:2.
(1.)研究開發內容:
。
(2)研究開發方式:
。
(23.)工作進度:
。
(34.)研究開發期限: 。
(45.)研究開發地點: 。
3.丙方:
(1.)研究開發內容:
。
(2)研究開發方式:
。
(23.)工作進度:
。
(34.)研究開發期限: 。
(45.)研究開發地點: 。
4.
(1)研究開發內容:
。
(2)研究開發方式:
。
(3)工作進度:
。
(4)研究開發期限: 。
(5)研究開發地點: 。
第三五條 為確保本合同的全面履行,合作各方確定,采取以下方式
對項目研究開發工作進行組織管理和協調:
。
第四六條 合作各方確定,各自為本合同項目的研究開發工作提供以
下技術資料和條件:
甲方:1. 。
。
乙方:
。
丙方:
。
本合同履行完畢后,上述技術資料和條件按以下方式處理:
。
2. 。
3. 。
4.
第五七條 合作各方確定,按如下方式提供或支付本合同項目的研究
開發經費及其他投資按如下方式支付:
甲方:
1.提供或支付方式:
。
2.支付或折算為技術投資的金額: 。
3.使用方式:
。
1.
支付總額:
支付和使用方式:
2.
支付總額:
支付和使用方式:
3.
支付總額:
支付和使用方式: 乙方:
1.提供或支付方式:
。
2.支付或折算為技術投資的金額: 。
3.使用方式:
。
丙方:
1.提供或支付方式:
。
2.支付或折算為技術投資的金額: 。
3.使用方式:
。
4.
支付總額:
支付和使用方式:
第八條:為確保本合同項目研究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合同各方確定,提供以下技術為本合同項目研究開發工作的基礎。此技術可以折算為提供技術方的研究開發投資:
1.
提供技術的名稱:
折算為技術投資的金額:
2.
第六條 提供技術的名稱:
折算為技術投資的金額:
3.
提供技術的名稱:
折算為技術投資的金額:
4.
提供技術的名稱:
折算為技術投資的金額:
以提供技術為投資的合作提供技術方應保證當對其所提供技術不侵犯任
何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如發生第三人指控合作一方或多方因實施該項技
術而侵權的,提供技術方應當
。的合法性和真實性,獨自承擔法律責任。如發生第三方指控合作一方或多方的技術侵權,應由提供技術方參與解決糾紛;如經最終法律程序確認甲方構成侵權,合作一方或多方有權要求提供技術方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九條:合作一方或多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他合作方有權暫停實施研究開發工作,并要求有責任的合作方承擔賠償損失:
1. ;
2. ;
3. ;
4. 。
第十條:合作一方或多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他合作方有
權要求其限期改正;逾期 得不到改正的,其他合作方有權提出終止合同,并有權有責任的合作方賠償損失:
1. ;
2. ;
3. ;
4. 。
第七十一條 本合同的變更必須由合作各方協商一致,并以書面形式確
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作一方或多方可以向其他合作方提出變更
合同權利與義務的請求,其他合作方應當在 日內予以答復;逾期未
予答復的,視為同意:
1. ;
2. ;
32. ;
4. 。
第八十二條 未經其他合作方同意,合作一方或多方不得將本合同項目
部分或全部研究開發工作轉讓委托給第三人承擔。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合
作一方或多方可以不經其他合作方同意,將本合同項目部分或全部研究
開發工作轉讓委托給第三人方承擔:
(1). ;
(2). ;
(3). 。
合作一方或多方可以轉讓委托的具體內容包括:
。
第九十三條 在本合同履行中,因出現在現有技術水平和條件下難以克
服的技術困難,導致研究開發失敗或部分失敗,并造成合作一方或多方
損失的,合作各方約定按以下方式承擔風險損失:
1. ;
2. ;
3. 。
合作各方確定,本合同項目的技術風險按
下列方式認定:。認定技術風險的基本內容應當包括
技術風險的存在、范圍、程度及損失大小等。認定技術風險的基本條件
是:
1. 本合同項目在現有技術水平條件下具有足夠的難度;
2. 乙方在主觀上無過錯且經認定研究開發失敗為合理的失敗。
一方發現技術風險存在并有可能致使研究開發失敗或部分失敗的情
形時,應當在 日內通知其他合作方并采取適當措施減少損失。
逾期未通知并未采取適當措施而致使損失擴大的, 應當就擴大的損失承
擔賠償責任。
1.共同委托經合作各方認可的技術評價機構,對技術風險的存在、范圍、程度及損失進行評價。
2.認定技術風險基本條件是:
(1)本合同項目在現有技術水平條件下具有足夠的難度;
(2)乙方在主觀上無過錯且經認定研究開發失敗為合理的失敗。
合作一方或多方發現技術風險存在并有可能致使研究開發失敗或部分失敗的情形時,應當在 日內通知其他合作方并采取適當措施減少損失。逾期 日未通知并未采取適當措施而致使損失擴大的,應當就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具體賠償方式為:
。
第十四條 在本合同履行過程中,因作為研究開發標的的技術已經由
他人公開(包括以專利權方式公開),合作一方或多方應在 日
內通知其他合作方解除合同。逾期未通知并致使其他合作方產生損失的,其他合作方有權要求予以賠償。
第十一五條 合作各方確定因履行本合同應遵守的保密義務如下:
甲方:
1.保密內容(包括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
2.涉密人員范圍:
。
3.保密期限:
。
4.泄密責任:
。
乙方:
1.保密內容(包括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
2.涉密人員范圍:
。
3.保密期限:
。
4.泄密責任:
。
丙方:
1.保密內容(包括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
2.涉密人員范圍:
。
3.保密期限:
。
4.泄密責任:
。 1.
(1)保密范圍:
A.人員:
;
B.技術資料和信息:
;
C.技術成果:
。
(2)保密期限:
。
(3)泄密責任:
。
2.
(1)保密范圍:
A.人員:
;
B.技術資料和信息:
;
C.技術成果:
。
(2)保密期限:
。
(3)泄密責任:
3.
(1)保密范圍:
A.人員:
;
B.技術資料和信息:
;
C.技術成果:
。
(2)保密期限:
。
(3)泄密責任:
4.
(1)保密范圍:
A.人員:
;
B.技術資料和信息:
;
C.技術成果:
合伙合同 訂立合同各合伙人: 姓名__,性別__,年齡__,住址____。 (其它合伙人按上列項目順序填寫) 第一條 合伙宗旨 __________ 第二條 合伙經營項目和范圍 ____________ 第三條 合伙期限 合伙期限為__年,自__年__月__日起,至__年__月__日止。 第四條 出資額、方式、期限 1.合伙人__(姓名)以__方式出資,計人民幣_元。 (其它合伙人同上順序列出) 2.各合伙人的出資,于_年_月_日以前交齊。 逾期不交或未交齊的,應對應交未交金額數 計付銀行利息并......
1.產交所并非司法機構,并不具有處置法律糾紛的職能,其無權對于股東是否享有優先購買權等作出法律意義上的認定。 —中靜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訴上海電力實業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糾紛案 【裁判要旨】 雖然國有產權轉讓應當進產權交易所進行公開交易,但因產權交易所并不具有判斷交易一方是否喪失優先購買權這類法律事項的權利,在法律無明文規定且股東未明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情況下,享有優先購買權的股東未進場交易,并不能根據交易所自行制定的未進場則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交易規則,得出其優先購買權已經喪失的結論。 【......
1.產交所并非司法機構,并不具有處置法律糾紛的職能,其無權對于股東是否享有優先購買權等作出法律意義上的認定。—中靜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訴上海電力實業有限公司等股權轉讓糾紛案【裁判要旨】雖然國有產權轉讓應當進產權交易所進行公開交易,但因產權交易所并不具有判斷交易一方是否喪失優先購買權這類法律事項的權利,在法律無明文規定且股東未明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情況下,享有優先購買權的股東未進場交易,并不能根據交易所自行制定的未進場則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交易規則,得出其優先購買權已經喪失的結論。【判決摘要】上海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