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叫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取保候審的適用范圍: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一般不得取保候審的情形:
對累犯,犯罪集團的主犯,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嚴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嚴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但犯罪嫌疑人具有上述(三)、(四)項規定情形的除外。
注意 !
一、取保候審并不等同于無罪釋放。取保候審只是一種階段性的強制措施,當事人被取保候審并不意味著該案件就此終結,案件依舊可能會經過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直至一審審判。如果罪名成立,當事人仍會被判處刑罰。如果被判處緩刑,則不用被羈押,如果被判處實刑,則可能會被當庭收監。
二、取保候審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判處緩刑。取保候審只是一種強制措施,和逮捕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和案件的處理結果沒有必然的聯系。是否判處緩刑,取決于案件的具體情況,而非取決于此前是否已經取保候審。實踐中,取保候審后在審判階段判處實刑的案例屢見不鮮。
一般來說,能被取保候審的案件一般情節不是特別嚴重(因身體原因被取保的除外),因此,建議被取保后,重視律師的辯護作用,對案件進行全面分析,提高判處緩刑、不起訴甚至撤案的幾率!畢竟哪怕被判處緩刑也是會有前科的喲!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是專業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您有任何法律問題需要咨詢,歡迎致電律師。
不同意取保候審的理由就是不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七十八條 :對累犯,犯罪集團的主犯,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嚴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嚴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但犯罪嫌疑人具有本規定第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情形的除外【(三)...
只要不違背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也沒有故意重新犯罪的,在解除取保候審、變更強制措施或者執行刑罰的,保證金是可以退還的。《刑訴法》第五十六條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縣,市;...
在辦案過程中,我們經常會接待這樣一種當事人:從偵查階段就被取保候審,之后一直沒有關注辦案進程,直到檢察機關通知其做筆錄甚至法院通知其開庭的時候,才匆忙地來找律師,問他們為什么沒有早來找律師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說:我們以為在公安做個筆錄,辦理了...
取保候審的解除是指取保候審期限屆滿,或者發現被取保候審人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而取消取保候審的制度。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8條及相關司法解釋,取保候審的解除有三種情形: 一是發現對被取保候審的人不應追究刑事責任。屬于這種情形的是已經查明無罪或符合刑...
你好是取保候審成功吧,這樣只是變更或者解除了強制措施,案件還是沒有處理完畢,一般一審程序律師都是要走完的,不會只是做個取保候審這么簡單。 這不意味著不追究刑事責任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取保候審屬于強制措施的一種,辦理了取保候審,并不意味著就沒事了,只要沒有撤案,辦案機關仍然應當繼續偵辦案件。 如果辦案機關查明,案件與被取保的人無關、或者未達到追究刑事責任的標準、或者證據不足等情況,則被取保人可能沒事了。但是,...
取保侯審是指允許你回家等結果,結果出來之前都不能說沒事。假如結果是判定你有罪的話,一樣把你逮回來。如果不申請取保的話,那你就得待在看守所里等結果,那里生活環境很苦的。
關于取保候審制度在法律中究竟是怎么規定的,有沒有辦法能一定把人取保出來,取保候審問題做一個科普說明。 一、取保候審定義是什么 在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六章第六十六條明文規定了取保候審制度。通俗的解釋為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