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對于侵犯商業秘密入罪標準——“重大損失”的認定,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基本存在三種觀點:一是以商業秘密本身的價值為準;二是以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為標準;三是以侵權人在侵權期間的所獲利潤為認定標準。然而,通過分析不難看出,這三種認定標準在價值評判意義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瑕疵。從刑事法治主義和罪刑相適應原則的角度考慮,對侵犯商業秘密罪之入罪標準“重大損失”的認定應該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礎上作出涵蓋多個影響因素的綜合量化分析。
【關鍵詞】重大損失;認定標準;綜合分析;量化公式
【正文】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就是對這種無形財產權的侵害,因此,這類犯罪的危害結果也表現為無形財產的損失,如何正確認定這類犯罪的危害結果,是正確認定侵犯知識產權的前提。侵犯商業秘密罪作為我國97新刑法增加的一個新罪名,由于其在侵犯知識產權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易被犯罪分子觸犯的罪質特征,在司法實踐中首當其沖的就遭遇到關乎罪與非罪、罪輕與罪重認定的難題。[①]對于侵犯商業秘密罪中的實質要件——重大損失——該如何計算認定,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有許多不同的觀點,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對本罪的正確認定。為此,本文將對實踐中爭議頗大的侵犯商業秘密罪之客觀方面的“重大損失”的認定標準進行逐一分析評價,并在評價質疑的基礎上提出自己淺薄的觀點,以期能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一些思路。
一、侵犯商業秘密罪中“重大損失”的認定標準觀點綜述及其質疑侵犯商業秘密罪作為結果犯,行為人的行為只有達到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程度,才可能構成犯罪,否則應該按照一般的侵權行為處理。[②]由此可以推出,刑法中關于侵犯商業秘密罪中的“重大損失”認定具有全局性的決定意義。然而,對于這個重大理論和實踐雙關型的問題,學界和司法實務界卻形成了以下三種鮮明的觀點,綜述如下:
第一種觀點,部分學者認為以商業秘密本身的市場價值作為本罪“重大損失”的標準是符合理論要求的。這種觀點認為,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開發研制該商業秘密必然付出了一定的成本,這種開發成本就是權利人的先期投資,當開發研制完畢的商業秘密作用于市場環境時,商業秘密本身就是生產經營的一種重要資源,對于權利人實現其經濟利益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若是侵權人將商業秘密盜用或者通過其他非法手段使用、允許他人使用,那么“所造成額損失甚至要比縱火將工廠付之一炬的損害還要大”。[③]因此,商業秘密的本身的價值受到重視就顯得十分必要。
(一)罪與非罪的區分 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農村,常常會發生一些村組的村民之間,在生產大忙季節或干旱的情況下,或者因水利糾紛,為爭水灌溉,互不相讓而發生水源糾紛,有的甚至為報復對方而擅自扒開水渠放水,致使水流漫溢,沖壞集體或者個人作物,造成...
概念 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過失以失火、決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危險方法...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了社會公共秩序,是刑法打擊的對象。很多人對于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認定方面感到困惑,為了解開大家的疑惑,瑞律小編特地為您整理了這篇文章,幫助您解決遇到的問題。一、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認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
概念 故意泄露軍事秘密罪(刑法第432條),是指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規,故意泄軍事秘...
概念 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是指由于行為人的過失引起中毒,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
1.法律《干涉別人生活的判刑幾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
概念 本罪是指違反國家藥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劣藥,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行為。本...
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 本罪概念 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國家保密法的規定,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行為。 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該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保密制度。保守國家秘密是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