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糾紛中的賠償責任
在《勞動合同法》中主要規定了企業補償或者賠償員工的情形,對于員工賠償或者補償企業的情形基本沒有規定。除了第九十條關于違反保密協議和競業限制的有個原則性規定外,就沒有更明確的條款來制約員工了。但是實際上員工在工作中造成公司損失的情況還是相當普遍的,在《勞動合同法》里沒有看到任何條款規定,這個該怎么辦。
我們仔細回顧一下,勞動者需要賠償或者補償企業的情形,除了上述的違反保密協議和競業限制之外,還有哪些呢?培訓服務期算一個,其他的呢?好像就想不出來了。
關于辦戶口的問題,我們在前面的文章里談過了。企業幫忙落戶不能約定服務期,約定了也是無效的。很多企業現在很慌,不太愿意幫應屆生落戶,就怕拿了戶口就走人。如果每年落戶的人比較多,那么走掉一兩個人還不太要緊,如果一共才落戶1個,結果拿到戶口就走了,這樣很明顯會影響到企業第二年幫其他人辦戶口。
企業希望對員工有個約束,不能拿了戶口就走人。員工則希望自身利益最大化,拿了戶口就想找更好的地方去。這個矛盾我們說過,簽協議是無效的,讓員工個人聲明的作用可能會大些。至少落個違背誠信原則,也算有一個依據了。 二、工作中造成損失了怎么辦
員工在工作中沒有達到公司的預期,要么是少賺錢了,要么是造成損失了,總之,沒有達到公司預期的收益。這當中的情況會比較復雜,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們先不討論。就在這個時候,員工提出要辭職了。公司怎么辦?
一般來說,公司總是希望員工能善始善終,至少把一個工作的完整結果收尾了再走。現在事情出了紕漏,員工又想一走了之,公司顯然不愿意。
從《勞動合同法》來說,員工只要盡到了提前一個月通知的義務,就可以到時離職了。不存在需要公司批準的問題。好像公司對此就沒有什么制約措施了。但是從《民法典》來看,事情可能并不如此。因為工作中出現問題,就此造成公司損失或者收益沒有達到預期,員工應當承擔多大的責任,這個可以分成好幾種情況來討論。但是公司還是有辦法來主張自己的權利的。
首先要看這個損失是市場風險,還是公司內部的問題。其次,要搞清楚是員工的職務行為,還是純粹的主觀惡意。然后還要看員工在這里面承擔多大的責任。最后就是要把具體的損失計算出來。
有了這些結論后,再來說是不是要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向員工討回損失。如果上面幾個問題沒搞清楚的,那么公司的損失只能自認倒霉了。而且即便算清楚了,可能也拿不回全部損失。一般只要無法證明員工是主觀惡意,故意搞破壞的,根據以往的案例看,員工一般最多也就承擔20%的損失。
開庭時請律師和不請律師的最大區別就是請律師可以降低訴訟風險。 以交通事故訴訟為例,具體的區別如下: 1、請律師降低訴訟風險 交通事故索賠尤其是訴訟,是涉及很多法律專業知識,是一門技術性和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需要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專業知識,而對...
案情摘要2013年12月1日,王某到某公司從事貨運卡車駕駛員工作。2014年9月30日,王某在等待裝煤時,被同事李某駕駛的本單位的另一車輛撞倒并碾壓受傷。2014年11月1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王某為工傷,...
1、侵犯的權利不同侵權行為所侵犯的是絕對權,其違法性體現在違反法律直接規定的、針對一般人的義務;違約行為所侵犯的是一種相對權,其違法性表現在當事人違反自已設立的、并針對特定當事人的義務。2、當事人之間的關系不同侵權行為的侵害人和受害人之間并...
來源:法務之家裁判觀點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機關處理交通事故,作出行政決定所依據的主要證據,雖然可以在民事訴訟中作為證據使用,但由于交通事故認定結論的依據是相應行政法規,運用的歸責原則具有特殊性,與民事訴訟中關于侵權行為認定的法律依據、歸責原...
▌裁判觀點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機關處理交通事故,作出行政決定所依據的主要證據,雖然可以在民事訴訟中作為證據使用,但由于交通事故認定結論的依據是相應行政法規,運用的歸責原則具有特殊性,與民事訴訟中關于侵權行為認定的法律依據、歸責原則有所區別。...
一、關于是否可以一次性賠償的區別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除了后續治療費之外,一般都是一次性解決賠償問題。而在工傷賠償中,除了5-10級傷殘可以一次性解決賠償外,1-4級傷殘一般法律不允許一次性賠償解決,因為1-4級傷殘一次性解決往往不利于...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是指醫療機構在診療護理工作中,因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錯或者過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殘疾、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事故而引起對受侵害人的賠償糾紛。在此類糾紛中,對醫療機構追究的是侵權賠償責任。 醫療服務合同糾紛,是指醫、患雙方...
1、侵犯的權利不同侵權行為所侵犯的是絕對權,其違法性體現在違反法律直接規定的、針對一般人的義務;違約行為所侵犯的是一種相對權,其違法性表現在當事人違反自已設立的、并針對特定當事人的義務。2、當事人之間的關系不同侵權行為的侵害人和受害人之間并...
一次性賠償的區別關于賠償款由誰支付和法律適用的區別 關于5-10級傷殘解除合同后后續治療費由誰承擔的區別 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區別 關于傷殘等級的區別 關于是否城鎮戶籍的區別 關于是否存在過錯的區別關于訴訟時效的區別 工傷和其他人身損害賠...
1、原告 原告為賠償權利人,受傷事故中為受傷者本人,根據受傷者身份資料寫明出生年月,性別、民族、工作單位、住址、通信地址等情況。 單位財產受損的則財產所有者為原告。 死亡事故中,賠償權利人為死者的合法繼承人,即為父母、配偶、子女為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