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唆犯只存在于共同犯罪里嗎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但是,由于教唆人實施教唆行為以后,被教唆人可能去實施被教唆的罪,也有可能不去實施被教唆的罪,或者去實施了另外一種犯罪,因此才有刑法第29條的第二款“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但是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只有教唆人一人的行為,就不存在共同犯罪。
因此,教唆犯并不是只存在于共同犯罪中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九條?【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集體犯罪根據不在犯罪過程中所起到作用和地位不同,判決不同 一、主犯的種類及其刑事責任 (一)主犯概念 刑法第6條第1款規定: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刑法第97條規定:本法所稱首要...
第一種情況是在簡單共犯即在共同實行犯罪的場合:一人使犯罪既遂的,共犯整體既遂,由全體共犯人承擔既遂的罪責。對其他共犯人不需要考慮未完成罪的問題,只是考慮作用大小區分主犯、從犯的問題。如果整個共同犯罪歸于未遂的,全體共同犯罪人也都成立犯罪未遂...
結伙作案是不是共同犯罪 在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當中對于結伙作案二人以上的,一般都稱之為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客觀條件 一是各共同犯罪人所實施的行為都必須是犯罪行為,必須 共同犯罪具有共同的犯罪行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標彼此聯系...
什么情況下構成共同犯罪 要同時滿足以下3種情況。 一、必須二人以上 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或者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不能成為單獨共同行為的主體,同樣也不能成為共同犯罪的主體。因此,具備主體資格的人同一個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不具備主體資格的人共...
共同犯罪其中一人上訴案件處理: 依據我國刑法上訴不加刑原則,共同犯罪一人上訴,不會加重他人刑期。 上訴不加刑原則: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訴的,既不能加重提出上訴的被告人的刑罰,也不能加重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刑罰。 如何認定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一人逃跑怎么判 一人逃跑不影響對其他人的判決,其他人應該依法判決,判決的標準根據涉案情況不同需要具體分析。 共同犯罪的認定 如何準確的認定共同犯罪,必須準確地把握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與單獨共同行為一樣,共同犯罪的成立仍以符合共同行...
相約自殺犯法嗎相約自殺是不是屬于犯罪,要依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一)如果相約自殺,其中一方受囑先殺死對方,繼而自殺未逞的,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但是量刑時可以從寬處罰。這種案件實質上符合受囑托殺人的性質。盡管我國刑法對受囑托殺...
一、教唆幫助自殺是否成罪(從共犯的處罰根據分析) 自殺者教唆他人殺死自己的(未遂的情形),從共犯的處罰根據來看,根據責任共犯論,由于自殺者的教唆行為致使他人陷入罪責與刑罰,當然要作為教唆犯進行處罰。就違法共犯論而言,由于是因自殺者致使他人實...
網絡世界發展到今天儼然成為了許多人離不開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可以暢所欲言體驗到現實世界里無法體驗的快感與樂趣。而在這種情況下,網絡犯罪也就誕生了。 網絡世界發展到今天儼然成為了許多人離不開的世界,在這個世...
摘要應當以保護法益為指導解釋刑法第338條規定的污染環境罪;對于經《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后的污染環境罪,既不能僅采取純粹生態學的法益論,也不能僅采取純粹人類中心的法益論,而應采取生態學的人類中心的法益論(折衷說);只要生態學的法益與人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