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起訴書的基本構成要素有哪些
六個“W”:何人(Who)于何時(when)在何地(Where)以何種方法(What?method)對何人或何物(Who?or?What)做了什么(what?behavior?or?What?consequence)。
事實要素的寫作技巧
事實要素是起訴書制作中“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也即起訴書中“經依法審查查明”的犯罪事實的撰寫。寫好這部分內容,一方面離不開前面的理論基礎,否則就會劍走偏鋒;另一方面,需要經驗積累,把握技巧。我們根據對起訴書的理論研究和多年制作和審核起訴書的經驗,將起訴書事實要素撰寫的基本技巧概括為“一根主線”、“六個‘W’”、“三個‘無’”。
(一)把握一根主線
起訴書中的事實要素不是簡單的記敘文,不是單純敘述一件事情或描述一個行為,其目的在于表明被告人實施的犯罪事實符合刑法中的某個罪名的犯罪構成要件。因此,犯罪構成(犯罪成立條件)是犯罪事實表述靈魂和主線。那么如何利用好這根主線,如何才能將犯罪事實的敘述不背離這根主線呢?基本的方法:
(1)把握犯罪構成的客觀面和主觀面,堅持客觀面為主、優先。無論是采用德、日刑法學中的三階層,還是采用我國傳統四要件,撇開刑法學意義上的犯罪論體系不談,僅從犯罪事實的敘述角度而言,都可以分為客觀面和主觀面兩個層面。描寫犯罪事實應該圍繞客觀面和主觀面進行描述,以客觀面描述為主。之所以強調客觀面,是因為被告人的主觀故意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客觀行為表現出來的。比如一個盜竊案件,在描述其何時何地偷竊了什么東西等客觀行為能夠反映出其非法占有之目的。在一些特定案件中,為了強調其主觀面對于定罪的關鍵作用,需要在犯罪事實中描述其主觀面的要素。
(2)與犯罪構成無關或關系不大的事實,在起訴書事實要素中不必詳細描述甚至可以省略。
(二)寫好六個“W”
六個“W”:何人(Who)于何時(when)在何地(Where)以何種方法(What?method)對何人或何物(Who?or?What)做了什么(what?behavior?or?What?consequence)。
1、“何人”是犯罪主體,既然起訴書是指控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載體,就必須將犯罪事實指向被告人。一般來說,宜將犯罪主體寫在犯罪事實的開頭。
2、“何時”是交代案發時間,這是犯罪事實不可缺少的因素,因為時間、地點是行為的存在方式,沒有時間與地點的行為是不存在的。一般來說,犯罪時間也應當事實表述的開頭部分。
3、“何地”是交代案發地點和場所。如前所述,地點與時間一樣是行為的存在方式,因此,交待案發地點是起訴書事實表述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有時案發地點還能夠影響量刑,比如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一般情節的法定刑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的,法定刑升格為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再比如,搶劫罪的一般情節法定刑為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但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則法定升格為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另外,案發地點還具有表明管轄權的功能。
4、“以何種方法”是實施犯罪的手段和方法。犯罪手段和方法至關重要,犯罪手段既有可能影響量刑,也有可能影響定罪;既可能作為酌定量刑情節,也可能作為法定刑升格條件。比如故意殺人案件中,以殘忍手段是重要的酌定量刑情節,有時甚至能左右死刑的適用;有的罪名中犯罪手段直接影響能否定罪,比如一般手段的盜竊500元無法達到數額較大而不構成犯罪,但是如果犯罪手段是扒竊或入戶,則就構成盜竊犯罪了。
5、“對何人或物”是犯罪對象(又稱行為對象、行為客體),就是犯罪行為所針對的人或物,這里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以及非法人單位、組織;這里的物包括有形物和無形物。當然,刑法通說認為,并非所有的犯罪都有犯罪對象,也并非所有的犯罪都必須有特定的犯罪對象,比如脫逃罪,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因此,在起訴書事實表述過程中需要始終圍繞具體罪名的犯罪構成來進行具體對待。
6、“做了什么”是實施了何種行為,如果起訴罪名是結果犯時還需要寫明犯罪結果。行為要素是起訴書最核心的要素,犯罪是行為,沒有行為就沒有犯罪。行為的表述需要結合起訴指控罪名的犯罪構成要件中的客觀行為特征進行斟酌,要以最準確、最簡潔的語言進行表達。
總而言之,起訴書事實撰寫過程中必須將六“W”與一根主線即犯罪構成結合起來進行表述。比如六“W”中沒有涉及主觀要素,但是有些罪名要求必須明知或具有特定目的、動機,這時就需要在事實要素中記述主觀明知、犯罪目的或動機。六“W”中沒有提到犯罪的起因,但根據案件的特點和案情需要必要時需要寫明行為的起因,比如因鄰里糾紛引發的故意傷害案件,這種案件的起因對量刑具有重要意義,就需要在事實表述中進行描述。
如果希望能夠用法律維權,建議你可以進行律聊網在線咨詢,專業的律師團隊會為你解答問題,及時合法的保護你的權益。
1.物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物業管理條例》《物權法》《裝飾裝修管理條例》《物業管理收費管理辦法》從保障業主民主權利和人身自由等公民合法權利角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從物權保護角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從業主與物業公司權利義務關...
1、經營范圍。經營范圍是指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領域。它是企業所處的行業,自己的產品和市場等所涉及的生產經營范圍,反映企業目前與其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程度,也反映企業計劃與外部環境發生作用的要求。 2、資源配置。資源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基...
結伙作案的構成 結伙犯罪是指二人以上結幫成伙、沒有組織的共同犯罪,它是非法律術語。這種共同犯罪的特點是沒有特殊的組織形式,人員組成結構比較松散,通常實行一次或數次犯罪就散伙。結伙犯罪是向黑社會性質犯罪過渡的中間形態,是有組織犯罪中較低級的形...
1.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的法律體系大體由在憲法統領下的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門構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6個層次。1、【憲法及憲...
構成要素有三項:(1)法律關系主體;(2)法律關系內容;(3)法律關系客體。 法律關系主體是法律關系的參加者,是指參加法律關系,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即在法律關系中,一定權利的享有者和一定義務的承擔者。 在每一具體的法律關系中,主...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基本要素是指構成可轉換公司債券基本特征的必要因素,代表了可轉換債券與一般債券的區別。 1、標的股票 可轉換債券轉換期權的標的物,就是可轉換成的公司股票。標的股票一般是發行公司自己的普通股票,不過也可以是其他公司的股票,如該...
(一)刑事訴訟的基本概念: 本部分應重點掌握: 1、刑事訴訟的定義: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活動。 2、刑事訴訟法制定修改...
環境污染損害有哪些構成要素 1、有污染環境的行為污染環境的行為,通常以作為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侵權行為人基于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向自然環境排放廢水、廢氣、廢渣、粉塵、垃圾、放射性物質等有害物質并造成環境被污染的后果。但有害物質在自然環境中...
行政法律關系通常是指由行政法調整的,在行政主體行使職權時與相對方形成的一種行政法上的權利與義務關系。這就是狹義的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征主要有:一是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一方必須是行政主體;二是行政法律關系具有非對等性,即行政法律關...
工傷認定的條件有哪些工傷認定有工作時間要素、工作場所要素、工作原因要素、主觀過錯要素等。1、工作時間要素:工作時間是指法律規定或者單位要求職工工作的時間;用人單位規定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是指單位確定的工作時間。構成工傷限于發生在工作時間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