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審終審制是指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判即告終結的制度,對于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不得按照上訴審程序抗訴。
兩審終審制的意義在于:
①可以使錯誤的第一審判決、裁定在尚未發生法律效力之前得到糾正,從而保證辦案質量;
②上一級人民法院通過對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的審判,及時了解下級法院的審判工作情況,使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審級監督作用得到發揮,改進審判工作;
③可以防止訴訟拖延,節省人力、財力、物力,保證及時、準確打擊犯罪,使處于不穩定狀態的社會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得以穩定和恢復。
對兩審終審制不能絕對和機械地理解。兩審終審制并不是說第二審法院的判決、裁定即使有錯誤也不得改變,如果確有錯誤,當然應予糾正,只不過不能適用上訴審程序來解決,只能通過審判監督程序。這將在后面有專門論述。兩審終審制并非是絕對、死的規定,而是能適應實際情況的活的科學的審判制度,也就是說,兩審終審制有特殊和例外的情況。
(1)特殊情況。刑事訴訟中的死刑判決是一個特殊的判決。為保證辦案質量,除二審外還要依法經過死刑復核這一特殊的訴訟程序,判決才能生效。但這同樣屬于兩審終審制審判制度。因為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對這類案件復核并非屬于一個審級,死刑復核并不是由有上訴權的人的上認或有抗訴權的人民檢察院的抗訴而引起的。
(2)例外情況。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案件是一審終審。因為最高人民法院是級別最高的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作出后,不存在上訴和抗訴的問題,判決、裁定一旦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這是兩是終身制的例外。
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廣義的法律:是指法的整體,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釋及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狹義的法律:專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權力機關依照...
一、房屋違約金有什么法律意義 為了敘述方便,我們暫且把買房者定為甲方,賣房者定為乙方。對于甲方來說,如果逾期付款,就應該向乙方支付違約金,因為甲方的違約行為給乙方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同樣,由于甲方未在規定的日期向乙方付款,實際上就等于乙方...
一、債務債權意思是什么? 債權是得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權利。本于權利義務相對原則,相對于債權者為債務,即必須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義務。因此債之關系本質上即為一司法上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和債務都不能單獨存...
首先,可轉換公司債券是一種公司債券,與公司債券有共同之處:在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為股票之前,其特征和運作方式與公司債券相同,它實際上就是公司債券。如果是附息債券,則按期支付利息:如果可轉換公司債券在到期之前沒有轉換為股票,或者沒有全部轉換為股...
兩審終審原則的含義、內容和要求是:除最高人民法院以外的其他各級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審程序對案件審理后所作出的判決、裁定,尚不能發生法律效力;只有在法定期限內,有上訴權的人沒有提出上訴,同級人民檢察院也沒有提出抗訴,一審的判決、裁定才發生效力;...
來源|江西法院網,轉自:勞動法觀察與研究這名勞動者點真背,既沒有曠工,也未違反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好端端的為啥就被解除勞動關系了呢?原來公司在給其買飛機票的時候發現勞動者是一名失信被執行人,于是將其解雇……。吃驚嗎!?那么,法院通過這篇案例...
一、破產概念的緣起破產(Bankrupty)是純粹的外來語匯,它發源于古代歐洲。但古代究竟何時?有的說它緣起于古羅馬的《十二銅表法》,有的則認為它發萌于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筆者考證了一下《漢謨拉比法典》,覺得其中有一個條文可以詮...
民法的概念:民法是指一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民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最為重要的法律部門之一。根據不同的角度,在使用民法這一概念時,賦予其不同的含義: 1,民法可分為形式意義上的民法與實質意義上的民法。 (1)...
兩審終審制度的利弊 審級制度,是指一個案件需要經過幾個不同級別的法院審理、裁判才發生法律效力,案件宣告終結的一種法律制度。我國確立多級審級制度,目的在于使下級人民法院可能發生的錯誤判決和裁定,能夠及時的通過上述程序得到及時糾正,通過對案件的...
首先,要明確終審的概念。1. 一審判決出來后,十五天之內任何一方沒有上訴的,那么判決生效,之后就不能上訴了;2、二審判決出來后,判決書的日期就是終審日期,無法上訴。但是,無論是上述哪種情況下,都以提出再審,但是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其次,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