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用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制度的條件
(一)已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被執行人報告財產;
(二)已向被執行人發出限制消費令,并將符合條件的被執行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三)已窮盡財產調查措施,未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或者發現的財產不能處置;
(四)自執行案件立案之日起已超過三個月;
(五)被執行人下落不明的,已依法予以查找;被執行人或者其他人妨害執行的,已依法采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構成犯罪的,已依法啟動刑事責任追究程序。
相關法律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第一條第一項中的“責令被執行人報告財產”,是指應當完成下列事項:
(一)向被執行人發出報告財產令;
(二)對被執行人報告的財產情況予以核查;
(三)對逾期報告、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被執行人或者相關人員,依法采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構成犯罪的,依法啟動刑事責任追究程序。
人民法院應當將財產報告、核實及處罰的情況記錄入卷。
第三條本規定第一條第三項中的“已窮盡財產調查措施”,是指應當完成下列調查事項:
(一)對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人提供的財產線索進行核查;
(二)通過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對被執行人的存款、車輛及其他交通運輸工具、不動產、有價證券等財產情況進行查詢;
(三)無法通過網絡執行查控系統查詢本款第二項規定的財產情況的,在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可能隱匿、轉移財產所在地進行必要調查;
(四)被執行人隱匿財產、會計賬簿等資料且拒不交出的,依法采取搜查措施;
(五)經申請執行人申請,根據案件實際情況,依法采取審計調查、公告懸賞等調查措施;
(六)法律、司法解釋規定的其他財產調查措施。
人民法院應當將財產調查情況記錄入卷。
第四條本規定第一條第三項中的“發現的財產不能處置”,包括下列情形:
(一)被執行人的財產經法定程序拍賣、變賣未成交,申請執行人不接受抵債或者依法不能交付其抵債,又不能對該財產采取強制管理等其他執行措施的;
(二)人民法院在登記機關查封的被執行人車輛、船舶等財產,未能實際扣押的。
第五條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前,人民法院應當將案件執行情況、采取的財產調查措施、被執行人的財產情況、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依據及法律后果等信息告知申請執行人,并聽取其對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意見。
人民法院應當將申請執行人的意見記錄入卷。
第六條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應當制作裁定書,載明下列內容:
(一)申請執行的債權情況;
(二)執行經過及采取的執行措施、強制措施;
(三)查明的被執行人財產情況;
(四)實現的債權情況;
(五)申請執行人享有要求被執行人繼續履行債務及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恢復執行的權利,被執行人負有繼續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債務的義務。
終結本次執行程序裁定書送達申請執行人后,執行案件可以作結案處理。人民法院進行相關統計時,應當對以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方式結案的案件與其他方式結案的案件予以區分。
終結本次執行程序裁定書應當依法在互聯網上公開。
第七條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終結本次執行程序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提出執行異議。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進行審查。
第八條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后,被執行人應當繼續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被執行人自動履行完畢的,當事人應當及時告知執行法院。
第九條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后,申請執行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的,可以向執行法院申請恢復執行。申請恢復執行不受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限制。執行法院核查屬實的,應當恢復執行。
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后的五年內,執行法院應當每六個月通過網絡執行查控系統查詢一次被執行人的財產,并將查詢結果告知申請執行人。符合恢復執行條件的,執行法院應當及時恢復執行。
第十條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后,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不立即采取執行措施可能導致財產被轉移、隱匿、出賣或者毀損的,執行法院可以依申請執行人申請或依職權立即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控制性措施。
第十一條案件符合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條件,又符合移送破產審查相關規定的,執行法院應當在作出終結本次執行程序裁定的同時,將執行案件相關材料移送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進行破產審查。
第十二條終結本次執行程序裁定書送達申請執行人以后,執行法院應當在七日內將相關案件信息錄入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的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案件信息庫,并通過該信息庫統一向社會公布。
第十三條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案件信息庫記載的信息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地、組織機構代碼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姓名,作為被執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件號碼和住址;
(二)生效法律文書的制作單位和文號,執行案號、立案時間、執行法院;
(三)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和被執行人的履行情況;
(四)人民法院認為應當記載的其他事項。
第十四條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公布的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案件信息錯誤的,可以向執行法院申請更正。執行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在三日內予以更正。
第十五條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后,人民法院已對被執行人依法采取的執行措施和強制措施繼續有效。
第十六條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后,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查封、扣押、凍結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
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后,當事人、利害關系人申請變更、追加執行當事人,符合法定情形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變更、追加被執行人后,申請執行人申請恢復執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七條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后,被執行人或者其他人妨害執行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內將案件信息從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案件信息庫中屏蔽:
(一)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執行完畢的;
(二)依法裁定終結執行的;
(三)依法應予屏蔽的其他情形。
前言北京7月16日訊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獲悉,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方案》。《方案》指出,暢通市場主體退出渠道,降低市場主體退出成本,激發市場主體競爭活力,完善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倡導積極重建的破...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執行終結是結束執行程序的一種特殊方式。它是指在執行過程中,由于發生某種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使執行程序無法或無需繼續進行,而結束執行程序的制度。法制設立執行終結制度,旨在解決某些案件無法或無需繼續執行的問題,以使這類案件不...
第一次開庭會不會宣判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七條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除人民法院認為不宜當庭宣判的以外,應當當庭宣判。因此,只要法庭經過審理認為案件事實清楚,且沒有不宜當庭宣判的情形存在,適...
一、債權憑證制度簡介 債權憑證是指執行程序中,由執行法院向申請人發放,用以證明申請執行人對被執行人享有債權的權利證書。實踐中執行法院在執行過程中經過調查,查明被執行人確實沒有履行能力,申請人也不能在法院指定的申報期限內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線索及...
一、什么是債權憑證 所謂的債權憑證制度是指在實現金錢債權的執行中,經人民法院執行機構采取措施,債務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由人民法院發給債權人一種書面憑證,證明其債權存在并明確未執行的債權數額,待發現債務人的財產后,債權人可依該憑證再次申請人...
只要你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案件被法院受理,不管是全部不執行還是部分執行,都不存在逾期的問題。只要發現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以隨時向法院申請恢復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一十七條債權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
一、執行回轉概念及構成要件 執行回轉又稱再執行,是指在案件執行完畢后,為糾正由于執行根據不當造成的損害,由執行人員采取措施,將當事人間利益關系恢復到執行程序開始前的一種制度。執行回轉制度是針對執行發生的錯誤而采取的一種補救措施。我國民事訴訟...
第二節免責制度 一、免責制度的意義 破產免責制度,是指在破產程序終結后,依照破產法的規定,對于債務人未能依破產程序清償的債務,在法定范圍內免除其繼續清償的責任。免責在自然人破產的救濟政策中處于核心地位,其原則是避免使債務人的未來收入陷入對...
一、債權憑證制度簡介 債權憑證是指執行程序中,由執行法院向申請人發放,用以證明申請執行人對被執行人享有債權的權利證書。(1)實踐中執行法院在執行過程中經過調查,查明被執行人確實沒有履行能力,申請人也不能在法院指定的申報期限內提供被執行人財產...
一部法律如果沒有健全、完善的法律責任制度是不可能得到正確實施的,破產法更是如此。目前,破產欺詐逃債等違法行為十分嚴重,就是因為現行破產立法中未能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法律責任制度,這也是我國新破產立法要著重解決的問題之一。法律責任以法律義務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