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內容完整。但是在企業的日常會計核算中仍然可能由于各種原因而造成會計差錯,如抄寫錯誤、確定事項的錯誤、誤用會計政策、濫用會計估計等,從而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為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
1會計差錯概述
1.1會計差錯的概念
會計差錯是指,在會計核算時,由于確認、計量、記錄等方面出現的錯誤,如抄寫錯誤,對事實的疏忽和誤解以及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誤用,濫用。
1.2會計差錯的分類
會計差錯包括非重大會計差錯和重大會計差錯。非重大會計差錯是指不足以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作出正確判斷的會計差錯;而重大會計差錯是指企業發現的使公布的會計報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會計差錯,重大會計差錯一般是指金額比較大,性質比較嚴重,通常某項交易或事項的金額占該類交易或事項的金額的10%及以上則認為金額比較大,以及企業為了調節利潤濫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1.3會計差錯的成因
會計差錯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見的會計差錯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3.1會計政策使用上的錯誤
企業應當按照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規定的原則和方法進行會計核算。但是,企業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有可能由于各種原因而采用了會計準則等行政法規、規章所不允許的原則和方法。
1.3.2會計估計上的錯誤
由于經濟業務中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是經常需要作出估計。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會計估計會發生錯誤。例如,企業在估計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時,發生錯誤。
1.3.3其他差錯
在會計核算中,企業有可能發生除以上兩種差錯以外的其他差錯。例如,錯記借貸方向、錯記賬戶、提前確認未實現的收入、對事實的忽視和誤用等。
2會計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如前所述,會計差錯分為非重大會計差錯和重大會計差錯,而企業會計差錯發生時間可分為本期和以前年度,企業會計差錯發現時間又可分為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以及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后。因此,會計差錯發現和發生的時間不同,造成會計差錯有非重大與重大之分,其會計差錯更正的處理是不一樣的,具體的會計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如下:
2.1當期發現的屬于當期的會計差錯
當期發現的屬于當期的會計差錯,包括重大與非重大會計差錯,應調整當期相關項目,涉及損益的,調整當期損益,不涉及損益的,調整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
2.2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后發現的屬于以前年度的會計差錯
2.2.1非重大會計差錯
屬于非重大會計差錯的,不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但應調整發現當期與前期相同的相關項目。屬于影響損益的,應直接計入本期與上期相同的凈損益項目;屬于不影響損益的,應當調整本期與前期相同的相關項目。
2.2.2重大會計差錯
屬于重大會計差錯的,應該追溯調整,如影響損益,應將其對損益的影響數調整發現當期的期初留存收益,會計報表的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也應一并調整;如不影響損益的,應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企業對外提供比較會計報表的,對于比較會計報表期間的重大會計差錯,應調整各該期間的凈損益和其他相關項目,視同該會計差錯在產生的當期已經更正;對于比較會計報表期間以前的重大會計差錯,應調整比較會計報表最早期間的期初留存收益,會計報表其他的相關的數字也一并調整。損益類項目的調整,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下進行。
2.3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現的屬于報告年度的會計差錯
2.3.1非重大會計差錯
屬于非重大會計差錯的,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所述,不能作為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調整事項,所以不調整報告年度及以前年度的相關項目,只調整發現當期的相關項目。
2.3.2重大會計差錯
屬于重大會計差錯的,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所述,應當作為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調整事項,對報告年度的相關項目進行調整,即影響損益的,調整報告年度的凈損益項目,不影響損益的,調整報告年度資產負債表的相關項目,并調整本期相關項目的期初數。
2.4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現的屬于以前年度的會計差錯
2.4.1非重大會計差錯
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現的屬于以前年度的非重大會計差錯,調整發現當期的相關項目。
2.4.2重大會計差錯
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現的屬于以前年度的重大會計差錯,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所述,應當作為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調整事項,進行追溯調整,如影響損益,應將其對損益的影響數調整發現當期的期初留存收益,會計報表的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也應一并調整;如不影響損益的,應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且如果該年度包含在企業對外提供比較會計報表的期間,則應調整該年度的相關項目,以后年度的相關項目也一并調整,視同該會計差錯在產生的當期已經更正;如果該年度在企業提供的最早比較會計報表期間以前,則應調整比較會計報表最早期間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后期間會計報表其他的相關數字也一并調整。除了對會計差錯按以上的方法進行更正外,還必須對重大會計差錯的更正予以披露。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發現記賬錯誤時該如何處理由于差錯性質不同,發現的時間有先有后,所以采用的更正方法也有所不同。現將通常更正錯誤的幾種主要方法介紹如下:1、劃線更正法。在填制憑證、登記賬簿過程中,如發現文字或數字記錯時,可采用劃線更正法進行更正。即先在錯誤的文...
在填制憑證、登記帳簿過程中,如發現文字或數字記錯時,可采用劃線更正法進行更正。即先在錯誤的文字數字上劃一紅線,然后在劃線上方填寫正確的記錄。在劃線時,如果是文字錯誤,可只劃銷錯誤部分;如果是數字上錯誤,應將全部數字劃銷,不得只劃銷錯誤數字。...
所謂不合規發票,通常是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印制、領購、開具、取得的發票。單從發票本身的合法性區分。不合規發票通常又有兩種:一種是由稅務機關印制、發售的,發票本身是合法的,只是開具、取得、使用過程中違反規定。另一種是...
在記賬以后,如果在當年內發現記帳憑證所記的科目或金額有錯時,可以采用紅字更正法進行更正。所謂紅字更正法,即先用紅字填制一張與原錯誤完全相同的記帳憑證,據以用紅字登記入帳,沖銷原有的錯誤記錄;同時再用藍字填制一張正確的記帳憑證,注明訂正x年x...
形成錯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財會人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查找錯賬類型: 1.重記或漏記賬戶查找。 科目是在登記賬簿時,將記賬憑證的雙方重記或漏記,或者只登記一方,重記或只記另一方。其查找方法是:首先檢查總賬,將記賬記錄的賬戶金額分別加總與總...
形成錯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財會人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查找錯賬類型: 1.重記或漏記賬戶查找 科目是在登記賬簿時,將記賬憑證的雙方重記或漏記,或者只登記一方,重記或只記另一方。其查找方法是:首先檢查總賬,將記賬記錄的賬戶金額分別加總與總賬...
1.由于會計確認不當形成的會計差錯 會計確認就是依據一定標準去識別和確定發生的經濟業務走否可以作為會計要素進入會計系劣和其數據應否列入會計報表的過程。它解決的是會計的定性問題為會計計量確定空間范圍、時間界限。根據會計確認標準對會計確產生的影...
編制紅字會計分錄是會計工作中的一個老問題,本不值得探討,然而隨著現行企業會計準則的出臺,紅字會計分錄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中有五十余處提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卻從未提到紅字會計分錄。人們不禁要問:什么情況下編紅字分錄?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