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利侵權舉證
“誰主張,誰舉證”,這是我國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即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提供證據。在專利侵權民事訴訟中,原告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被告反駁原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并加以證明。
但該原則也有例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制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其產品制造方法不同于專利方法的證明,即對于涉及新產品制造方法的發明專利的侵權訴訟,適用舉證責任倒置,也就是說,對使用不同方法的舉證責任轉移到被告身上,如果被告不能舉證或者舉證不足,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在面對證據可能滅失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采取證據保全措施,從而為后續的訴訟過程中的舉證提供了便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一條規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采取保全措施。
專利權人要收集的證據,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1、有關侵權者情況的證據。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此,侵權者確切的名稱、地址、企業性質、注冊資金、人員數、經營范圍等情況,都是專利權人首先應了解的。了解這些情況對專利權人對付專利侵權應采取什么樣的策略是很重要的。
2、有關侵權事實的證據。
構成專利侵權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侵權行為。因此,證明侵權者確實實施了侵犯專利權的行為的證據在處理侵權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這些方面的證據有侵權物品的實物、照片、產品目錄、銷售發票、購銷合同等。
3、有關損害賠償的證據。
專利權人可以向侵權者要求損害賠償。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可以是專利權人所受的損失。但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證明因對方的侵權行為,自己專利產品的銷售量減少,或銷售價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費用或少收入的費用等損失。
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也可以是侵權者因侵權行為所得的利潤。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證明侵權者的銷售量、銷售時間、銷售價格、銷售成本及銷售利潤等。以此為依據,計算侵權者所得的利潤。
專利侵權問題發生之后委托給專業的律師來幫助自己是最好的選擇,光憑專利人自己是很難做到保護好。面對專利侵權的問題要進行保護自己不知道該怎么樣找律師,有律聊網律師幫助你可以更加順利的解決。
知識產權審判體系知識產權是指權利人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知識產權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識產品,是一種無形財產或者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知識產權與房屋、汽車等有形...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全文如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
12月8日上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依法判決:被告恒寶股份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實施侵犯原告北京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第ZL200510105502.1號一種物理認證方法以及一種電子裝置發明專利權的涉案行為;被告恒寶股份有限公司賠償原告北京握奇數據...
30年,我國專利法實施一路走來。有此助力,我國創新能力方得大幅提升,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四載位居世界第一。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于2014年3月25日召開的中國專利法頒布30周年座談會上,高度評價了專利法的作用,他說,我國專利法深入貫徹...
【裁判要旨】功能性特征的識別及其保護范圍的確定一直是專利侵權案件的審理難點。本案即系人民法院準確認定專利功能性特征保護范圍的典型案例。本案判決的突出意義在于,囿于舉證限制,在功能性表述特征應否識別為功能性特征或其例外存在較大爭議的情況下,雖...
我國現行的《專利法》規定,專利分為三個類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專利的申請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個人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對于企業來說,如果研發的技術成果未及時申請專利保護,一旦技術泄露,將造成重大損失。 ...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及要重視知識產權,甚至有不少企業將知識產權提升到了公司戰略的高度。那么知識產權到底是什么呢?最為常見的知識產權要數商標、專利和著作權了。今天,本文就將以簡潔、樸實的語言為大家來區分這三者的區別。 ...
著作權和專利權有什么區別 采取何種措施保護專利權 1、認真實施專利權保護的法律法規、我國已頒布了許多保護專利權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以及一些相關的司法解釋,如《專利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等,不折...
為了進一步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促進專利實施和運用,提請審議專利法修訂草案。為了進一步規范專利代理行為,保障委托人、專利代理機構以及專利代理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專利代理正常秩序,促進專利代理行業健康發展,修訂《專利代理條例》。...
司法審判原則一直是各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點問題。正如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的那句話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世界上也不存在絲毫不差的兩起案件,但這些并不妨礙對案件事實進行歸納,找出相同類型的社會關系和法律事實從而適用相同的審判原則,最終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