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傳統的訴權理論對原告資格的限制使環境公益的司法保護呈現出極大的不足,而我國現行的環境公益訴訟相關法律制度存在著明顯的缺陷。針對這一問題,文章在對環境公益訴訟進行基礎理論闡釋和對國外環境公益訴訟制度進行比較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建立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設想?!居⑽恼縏hetraditionaltheoryoftheplaintifftherighttoappealtherestrictionssothatthejudicialprotectionofenvironmentalpublicgoodsshowedagreatlackof,inChina,theexistinglegalsystem,environmentpublicinterestlitigationhasobviousflaws.Directedagainstthisproblemandbasedonthelegalprincipleexplainoftheenvironmentalpublicservicelawsuitandthecomparativestudyoftheenvironmentalpublicservicelawsuitsysteminforeigncountries,thisarticleputsforwardthespecificideasofsettingupthepublicservicelawsuitsystemofenvironmentinChina.【關鍵詞】環境公益;環境公益訴訟;法律制度【英文關鍵詞】environmentalpublicgoods;theenvironmentpubliclitigation;legalsystem【寫作年份】2009年【正文】一、環境公益訴訟概述公益訴訟法律制度最早可追溯到古羅馬時代,乃與私益訴訟區分而言。私益訴訟是保護個人所有權利的訴訟,僅特定人才可提起,而公益訴訟是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訴訟,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凡市民均可提起。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經濟的發展,一些政府部門、大的公司集團有能力從自身利益出發挑戰公共利益,使得保護公共利益成為公眾的實際要求,為公共利益而進行訴訟的案例不斷增多,從而促進了公益訴訟制度的發展和完善。20世紀中期以來,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和逐漸高漲的環保運動使環境權作為人身權的一種受到重視。環境公益訴訟日益增加并不斷得到公眾的關注。環境公益訴訟是指社會成員,包括公民、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依據法律的特別規定,在環境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壞的情形下,為維護環境公共利益不受損害,針對有關民事主體或行政機關而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制度。環境公益訴訟并不是獨立于民事、行政、刑事訴訟之外的一種獨立的訴訟類型,它只是一種與訴訟目的及原告資格有關的訴訟方式。在三大訴訟中,都存在著相應的公益訴訟。實踐證明,這項制度對于保護公共環境和公民環境權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對于傳統的訴訟方式,環境公益訴訟具有自身的特點:1、環境公益訴訟的提起者與傳統的訴訟方式相比具有特殊性。傳統訴訟方式的提起者必須是與本案有厲害關系的當事人,而環境公益訴訟的提起者范圍較廣,既可以是直接的受害人,也可以是無直接利害關系的人。包括社會成員,如公民、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2、環境公益訴訟的對象既包括一般的民事主體,也包括國家行政機關。一般的民事主體,如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當其行為侵害了環境公共利益,而環境行政機構無力或不能干預時,即可成為環境公益訴訟的對象。國家行政機關未履行法定職責,構成了對環境公共利益損害的行政不作為時,也是環境公益訴訟的對象。3、環境公益訴訟的目的是維護環境公共利益。環境公益訴訟是與環境私益訴訟相對而言的。環境私益訴訟是為了私人利益提起的訴訟,即某種損害環境的行為直接損害到私人利益時,受害人針對加害人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制度。而環境公益訴訟的起訴人不是因為自己的切身環境權益遭受侵害,而是因為環境公益受到損害或有遭受損害的威脅時,向法院提起訴訟,從而達到維護環境公益的目的。
【摘要】公眾參與制度是環境法的一項重要制度,各國基于國情而建立了不同的機制,在對各國公眾參與機制進行考察的基礎上,我國借鑒各國的有益經驗,應當明確公眾范圍,確定公眾參與的內容,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公眾參與方式,并設計合理的公眾參與程序。明確公...
【摘要】環境經濟刺激制度是經濟學在環境管理方面的一種運用。環境經濟政策在國外實施多年并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認真總結和吸取國內外的經驗,使經濟鼓勵政策或經濟刺激手段在我國環境保護中真正發揮作用,實現減輕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的目的?!娟P...
環境公益訴訟即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公益性訴訟,是指由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違法行為或不作為,使環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即將遭受侵害時,法律允許其他的法人、自然人或社會團體為維護公共利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 環境公益訴訟利益歸屬于社會,...
【典型案例1】法院先受理綠發會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后中止審理受理山東省環境保護廳針對同一事由提起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 【典型案例2】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兩江志愿服務發展中心訴重慶藏金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重慶首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態(環...
環保法第五十八條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符合下列條件的社會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二)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符合前款規定的社會組織向...
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而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一方面,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污染事件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社會公眾的生存與發展;另一方面,生態惡化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引起政府和公眾對環境問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黨中央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生態...
一、什么是環境公益訴訟 環境公益訴訟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武器,中國現行的法律制度規定,起訴人應當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而公益訴訟則不要求有直接利害關系,不要求起訴人是法律關系當事人。對此新型訴訟制度,各國稱呼不一致,如環境民眾訴訟、...
一、民事公益訴訟 民事公益訴訟就是通過民事訴訟程序進行的公益訴訟。國務院2005年12月通過的《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明確提出推動環境公益訴訟,但對公益訴訟的內涵與外延,尚未形成統一認識。一般認為,公益訴訟是特定的國家機關...
環境侵權救濟方式有哪些(一)環境侵權損害之法制救濟1.完善環境立法,提高公益之訴的積極性俄國法學家**耶夫指出:檢察機關……這些公職人員的使命,按職務來說,主要是使他們在司法方面成為法律的監督者,公共利益和政府機關的代表。這實際上是從立法上...
一、完善了案件的管轄制度 首先是擴大了協議管轄的范圍,新法第三十四條將現行民事訴訟法中協議管轄的案件類型從合同案件擴大到了其他的財產權益糾紛,使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得到了更明確的貫徹和落實,方便了當事人的訴訟。第三十四條規定:合同或者其他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