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南岸區錦江華府姐弟“墜亡”案將在下周二(12月28日)上午再次開庭。7月26日,重慶市第五中級法院第一次開庭審理該案,檢方指控稱,年僅2歲的雪雪(化名,女)和1歲的弟弟洋洋(化名),系被其父親張波及其女友葉誠塵共謀殺害。
陳美霖收到的法院傳票顯示,張波葉誠塵故意殺人案一審將在下周二再次開庭。當事人供圖被害幼童的母親陳美霖12月24日晚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她當日從法院拿到開庭傳票,法官告知她,下周二開庭時將對該案一審宣判。澎湃新聞此前報道,這起悲劇發生在2020年11月2日下午3時30分許,居住在南岸區錦江華府4單元15樓的雪雪、洋洋墜樓身亡。經警方偵查,該起墜樓事件是一起故意殺人案,兩個幼童的爸爸張波及其女友葉誠塵是嫌疑人。
起訴書指控稱,張波婚內與葉誠塵戀愛,后與陳美霖離婚。因葉誠塵不能接受張波有小孩,2020年2月左右,張波離婚當月,兩人便共謀殺害雪雪和洋洋,多次討論后,決定采用意外高墜的方式殺死雪雪和洋洋。
此后,葉誠塵曾多次催促張波作案,2020年10月,張波曾伺機作案未成,同年11月2日下午,張波將雪雪和洋洋從15樓家中扔到樓下,致兩孩子死亡。
案發當天視頻顯示,兩個幼童墜樓后,穿著黑色睡衣、灰色拖鞋的張波癱坐在地上,邊哭邊拍打雙腿,表現“悲痛”,甚至還以頭撞墻。
接近案情的人士告訴澎湃新聞,雖然張波當時的“悲情表演”騙過了小區居民,但警方在進行現場勘查時還是發現了問題。
辦案機關在發現疑點后,隨即將張波列為重點嫌疑對象。經過幾番問話,張波交代了作案過程。之后,葉誠塵也被警方控制,但葉誠塵最初并不交代。辦案單位通過技術手段恢復其手機信息后,葉誠塵才被突破。
7月26日第一次開庭時,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張波、葉誠塵共同故意殺人,致二人死亡,依法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在發表公訴意見時,公訴機關用四個“極其”來描述張、葉二人犯下的罪行,建議法院嚴懲兩名被告人。
參加庭審的人士告訴澎湃新聞,公訴機關的意見是張波、葉誠塵兩被告人屬同等地位,法庭也沒對主從犯問題當庭進行認定。庭審中,主從犯認定問題成為被告人辯護律師的辯論焦點。
張波當庭表示,是葉誠塵當天割腕逼迫他對兩個孩子動手。葉誠塵對此否認,她辯稱割腕的目的是迫使張波離開自己,因為她認為殺害孩子是張波沒辦法做到的事。葉誠塵委托的辯護人認為,因為葉誠塵并沒有逼迫張波去殺害幼童,她應被認定為從犯。
“在最后陳述階段,被告人張波和葉誠塵都有悔罪。”參加庭審的人士說,葉誠塵及其辯護人都多次提到,希望給予被害人親屬經濟賠償。
重慶市五中院的通報稱,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美霖當庭表示撤回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嚴懲二被告人。
一前深刑庭法官、現律師此前告訴澎湃新聞,本案肇始于二被告人婚外戀造成兩名被害人原生家庭破裂。根據起訴書,女方僅因男方已有子女影響其與男方婚戀關系為由提出殺人動機,且與男方多次共謀殺害男方子女,為了實現犯罪目的,女方多次催促男方實施犯罪,二人殺人動機極其卑劣。男方采取犯罪手段極其殘忍,造成二名未成年人死亡,后果特別嚴重。
同時,本案兩名未成年被害人沒有過錯,加上被害人親屬情緒激烈,社會關系無法修復。本案輿論關注度較高,造成社會影響極其惡劣。雖然按照目前死刑政策,一般情況判處一人死刑立即執行,但如果證據確實、充分,考慮本案具體因素,為了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判處二人死刑立即執行并不是不可能。
《刑法》中第二百三十二條;一錘定罪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正當防衛條件的,免以刑罰。
在量刑時,應當破除不正當觀念,既不能認為殺人既遂的要一律償命,也不能認為殺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綜合全部案情,正確評價罪行輕重和行為人的人身危險程度,給罪犯以適當的刑罰處罰。
1、情節嚴重的犯故意殺人罪
犯本罪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屬于情節嚴重的,應當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如:
(1)出于圖財、奸淫、對正義行為進行報復、毀滅罪證、嫁禍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動機而殺人;
(2)利用烈火焚燒、長期凍餓、逐漸肢解等極端殘酷的手段殺人;
(3)殺害特定對象如與之朝夕相處的親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會強烈震動、影響惡劣的殺人;
(4)產生諸如多人死亡,導致被害人親人精神失常等嚴重后果的殺人等等。
2、情節較輕的犯故意殺人罪
犯故意殺人罪,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據司法實踐,主要包括:
(1)義憤殺人,即被害人惡貫滿盈,其行為已達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處死,一般是父母對于不義的兒女實施這種行為;
(2)激情殺人,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其一,必須是因被害人嚴重過錯而引起行為人的情緒強烈波動;其二,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一時失去理智,喪失或減弱了自己的辨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須是在激憤的精神狀態下當場實施。
(3)受囑托殺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請求、自愿而幫助其自殺;
(4)幫助他人自殺;
(5)生母溺嬰,即出于無力撫養、顧及臉面等不太惡劣的主觀動機而將親生嬰兒殺死。(但如果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作怪,發現所生的是女兒而加以溺殺的,其主觀動機極為卑劣,則不能以故意殺人罪的情節較輕情況論處。)
(6)防衛過當
(7)避險過當(實施緊急避險的一般都會被認定為避險過當減輕處罰)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
(二)、客觀要件
首先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構成。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殺人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借助一定的兇器,也可以是徒手殺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險方法殺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應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對于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或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去殺害他人的,對教唆犯應直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其次,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既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行死刑、正當防衛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死”,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定。
第三,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本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奸情、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據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官微消息,2021年7月26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組成七人合議庭,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張波、葉誠塵故意殺人以及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某某要求賠償一案。 公訴機關指控,張波與陳某某于2017年8月結...
吳某宇殺害母親案由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吳某宇被依法判決死刑,且立即執行。 在中國,故意殺人罪并非對應死刑立即執行。刑法232條對故意殺人罪設置了不同檔次的法定刑,最高級別為死刑,同時也設置了不同...
死刑!雙死刑!備受公眾關注的重慶姐弟墜樓案等來了一審判決。12月28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張波、葉誠塵故意殺人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一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兩人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陳某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搶劫過程中故意殺人案件如何定罪問題的批復法釋〔2001〕16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搶劫過程中故意殺人案件如何定罪問題的批復》已于2001年5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76次會議通過。 現予公布,自2001年...
雖然刑法明確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醉酒亦不屬于法定從寬處罰情節,但醉酒犯罪與正常狀態下犯罪畢竟有所區別,對于在醉酒狀態下實施的故意殺人犯罪,在適用死刑時應特別慎重,除情節特別惡劣、后果特別嚴重、主觀惡性及人身危險性極大的犯罪分子外,...
1、《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 【聚眾斗毆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
8月26日上午,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了吳謝宇弒母案。以被告人吳謝宇犯故意殺人罪、詐騙罪、買賣身份證件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人民幣十萬三千元。 案情回顧 20...
9月10日上午9點,湖南長沙市岳麓區人民法院將開庭審理貨拉拉司機周某春過失致人死亡案。從周某春家屬處獲悉,兩名法律援助律師將分別為周某春進行罪輕辯護和無罪辯護。 家屬稱,進行罪輕辯護的律師告知,周某春已經簽署認罪認罰書,檢方量...
一、聚眾斗毆罪的認定 1.聚眾斗毆罪是指拉幫結伙,人數一般達三人以上,有聚眾斗毆故意的互相毆斗的行為。要嚴格掌握聚眾斗毆行為的定罪標準,防止把一些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行為以犯罪論處。 2.聚眾斗毆通常表現為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其他不正當動...
2019年7月5日上午10時,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高院)依法公開宣判被告人朱曉東故意殺人上訴一案,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審對朱曉東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判決,并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上海高院經審理查明:朱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