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風險分擔、互助互濟原則?
風險分擔、互助互濟原則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征收保險費,建立工傷保險基金。對受害者的補償并不完全是由雇主承擔,而是采用互助互濟的方法,分擔風險。對工傷保險待遇的分配,國家責成社會保險機構對工傷保險基金進行再分配,在地區之間、行業之間、人員之間調劑使用。該原則緩解了部分企業、行業因工傷事故而帶來的負擔,既可以及時、公正地保障工傷保險待遇,又可以減少社會矛盾,有利于正常的生產發展。
工傷保險應遵循哪些原則:
(1)無責任補償原則,又稱無過失補償原則。它包含兩層意義:一是無論事故傷害或者職業傷害責任屬于用人單位、其他人或者遭受事故傷害的本人,受傷者應得到必要的補償;二是這種補償責任不完全是由用人單位承擔,而是應由國家法定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來承擔。這樣做,既可以及時、公正地保障工傷待遇,又簡化了法律程序,提高了效率,使用人單位解脫了工傷賠償官司,有利于正常的生產經營。按這一原則建立的工傷保險制度,基本消除了用人單位責任保險的弊端。
(2)風險分擔、互助互濟原則。這是社會保險制度基本原則,也是工傷保險的一個重要特點。建立工傷保險制度,首先是要通過法律、法規強制征收保險費,建立工傷保險基金,采取互助互濟的辦法,分擔風險;其次是在工傷待遇分配上,國家責成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費用實行再分配,這種基金的分配使用,包括人員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的調劑。它減少了部分企業、行業因傷亡事故、職業病的負擔,從而緩解了社會矛盾。
(3)個人不繳費原則。工傷保險費用由用人單位繳納,職工個人不繳納任何費用,這是工傷保險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的區別之處。由于勞動者在生產中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也可能付出鮮血甚至生命,所以用人單位負擔繳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擔補償費用,在各國已達成共識。
(4)區別因工和非因工原則。在制定工傷保險制度,發放待遇時,應確定因工和非因工負傷的界限。職業傷害與工作或職業病有直接關系,醫療康復、傷殘補償、死亡撫恤待遇均比其他保險水平高,只要是工傷,待遇上不受年齡、性別、繳費期限的限制。因病或非因工傷亡,與勞動者本人職業無關的事故補償,許多國家規定的待遇水平比工傷待遇低得多。
(5)補償與預防、康復相結合原則。工傷事故一旦發生,補償是理所當然的,但工傷保險最主要的工作還包括預防和康復工作。世界各國均把加強安全生產,減少事故發生和一旦發生事故時及時治療,促進職工早日康復并使之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看成與補償同等重要的方面來抓。
(6)集中管理原則。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制度的一部分,無論從基金的管理、事故的調查,還是醫療鑒定,由專門、統一的非營利的機構管理是各國普遍遵循的原則。職業傷害保險管理獨立于其他社會保險制度,基金獨立管理使用,但在行政管理和政策制定方面同屬一個社會保險管理機構。
(7)一次性補償與長期補償相結合。對因工部分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是因工死亡的職工,職工和遺屬在得到補償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支付一次性補償金,作為對傷害者“精神”上的安慰。此外,對供養的遺屬根據人數要長期支付撫恤金,直到他們失去供養條件為止。這種補償原則,已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
(8)確定傷殘和職業病等級原則。為了區別不同傷殘和職業病狀況,發放不同標準的待遇,·各國在制定工傷保險制度時,都制定了傷殘和職業病等級。并通過專門的鑒定機構和人員對事故傷害和職業傷害的職工受害程度予以確定。
(9)直接經濟損失與間接經濟損失相區別的原則。直接經濟損失是指職工發生工傷后,個人所受的經濟損失,與職工的直接經濟收人相關,即職工的工資收人。直接經濟損失直接影響本人及其供養直系親屬的生活水平,也直接影響勞動力的再生產,因此,必須給予及時的較優待的補償。間接經濟損失是指職工直接收人以外的其他經濟收人的損失,包括兼職收人、業余收人等。這部分收人不是人人都有,是不固定的額外收人,因此,這一部分收人不列人工傷保險的經濟補償范疇。
工傷不知道怎么運用風險分擔、互助互濟原則,這時建議你在線咨詢律聊網律師提供好的意見。
社會救助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經常性的社會救助工作。主要是包括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農村特困戶生活救助以及城鄉醫療救助等專項救助。第二,緊急救助制度。緊急救助主要是指發生自然災害情況下的對災民的緊急救助和應急救助行動。也...
合作醫療又叫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這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主要是對于農村人在疾病方面的一些福利治療,因為很多農村人他的收入都比較低,有了這個醫療保險后就可以看得起病了。小編通過你的問題帶來了以下的法律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合作醫療...
我國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統稱為職工醫療保險。它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保險的重要項目之一。 醫療保險具有社會保險的強制性、互濟性、社會性等基本特征。因此,醫療保險制度通常由國家立法,強制實施,建立基金制度,費...
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工傷保險具有強制性、非營利性、保障性、互助互濟性四個特點。 1 工...
一是社會經濟。社會保險按照大數法則,在全社會范圍內統一籌集資金,建立社會新基金,實行互助共濟,集合社會多數人的力量,均衡分擔少數人遭遇的社會風險。社會保險的覆蓋范圍越廣,統籌層次越高,資金調劑范圍越大,抵御風險的能力就會越強。二是責任分擔。...
1.國外保險經紀人的資格管理制度是什么 許多國家的保險法規中都規定了保險經紀人的資格考試和資格審查制度,以確保保險經紀人的業務水平和專業能力,維護保險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在保險經紀業最為發達的英國,1977年頒布的《保險經紀人法》規定:要取...
1.社區工作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是什么 1、關于社區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常識可以參看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2、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主要介紹社區建設的一些基本的實務和技能,所講內容有社區工作基本知識和社...
保險的特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001. 保險的互助性。 保險是多數人在互助共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聚積多數人的力量來分擔少數人的危險的保障措施。 保險的核心在于,多數投保人通過繳納保險費,由保險人建立保險基金,對因保險事故的發生而受...
1.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相關規定 農民資金互助社管理暫行規定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加強農村資金互助社的監督管理,規范其組織和行為,保障農村資金互助社依法、穩健經營,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
這類似的提問早上才作過回答。為方便你的查找,再回答一次: 為什么要放開二胎,官方早就公告于天下,本就不是秘密,因此也無需老梁去揭秘。 官方認為,全面兩孩政策的調整,主要繼于三方面原因: 一是人口總量增長的勢頭明顯減弱,育齡婦女數量逐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