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是交通事故訴訟的常識
1、訴訟費用的負擔?
答:起訴時原告須預交訴訟費用。按判決的結果:案件受理費由敗訴的當事人負擔。雙方都有責任的由雙方分擔。
2、人民法院收取訴訟費用的范圍有哪些?
答:(一)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或行政訴訟的,應當向人民法院交納案件受理費。
(二)財產案件、行政案件的當事人,除向人民法院交納案件受理費用外,還應當交納下列費用:
勘驗、鑒定、公告、翻譯(當地通用的民族語言、文字除外)費;
b、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在人民法院決定日期出庭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費;
c、采取訴訟保全措施的申請費和實際支出的費用;
d、執行判決、裁定或者調解協議所實際支出的費用。
e、具體的收費標準可參見《訴訟費用繳納辦法》
(三)當事人依法申請執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和支付令的,或者申請執行仲裁機構的裁決、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的債權文書和行政機關的處理或處罰決定的,應當交納申請執行費和執行中實際支出的費用。
3、對不動產管轄法律有何特殊規定?
答:法律規定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4、問:不服法院的判決該如何處理?
答:在一審判決書中都會指明不服一審判決該向哪個上級法院上訴。我國實行二審終審制,所以二審法院的判決為最終判決。
5、請問法律對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有何規定?
答:民事案件一審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在3個月內審結;適用普通程序的,應當在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二審案件應當從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以上是交通事故訴訟的常識,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拓展閱讀:
交通肇事賠償
交通事故傷殘賠償相關問題
關于車禍賠償
一站二看三通過 寧停三分不搶一秒 行人要走人行道 按限速行駛,不超速行駛 行人須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要靠路邊行走 不準在道路中間招呼車輛 不乘坐超載車輛,不乘坐無載客許可證、運營證的車輛 不準在車行道上停車或與機動車爭道搶行 乘坐公...
一、法律明確規定不受理的行為——前四種是行政訴訟法第12條規定的,后五種是《行訴法解釋》第1條規定的。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指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部、外交部以國家名義實施的有關國防、外交事務的行為,以及經憲法和法律授權宣布...
1,乘坐公共車輛,應該遵守公共秩序,講究社會公德,注意交通安全。復 2,橫過道路時,要選擇有人行橫道的地方。 3,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 4,穿越馬路時,要走直線,不可迂回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的一些最常見的法律常識。 一、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包括下班時順道買菜的情況。上下班的途中包括四中情況: 1.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
是真的,從10月1號開始實施 據交管科研所的解讀信息,原科目一涉及安全文明駕駛常識內容全部調整至科目三安全文明駕駛常識考試項目中。同時,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安全文明駕駛知識考題比例,列出文明行車常識、典型事故案例等內容。 此外,新規...
發生單方交通事故有必要報警嗎?什么是單方交通事故?單方交通事故如何處理? 單方交通事故需要報警嗎? 一些車主認為,在發生自己單方面的事故時,例如車輛撞上了建筑物等,因為不與第三方發生關系,就不用在現場向交警報案,只需直接離開現場向保險公司...
一、交通法規基本常識有哪些 交通法規基本常識有: 1.行人過馬路應該走人行道;遇到紅燈止步,見綠燈前行,黃燈表示警告。道路上的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等,每個公民都應當嚴格遵守; 2.根據道路劃分,一般情況下,機動車、非機動車、...
1.法律法規對安全培訓都有哪些要求 一、培訓要求:1. 必須對單位所有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
但是,對于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案件,出具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時間就不一樣了。交警部門在事故現場調查結束之日起三日內委托鑒定機構進行檢驗鑒定,等檢驗鑒定結論確定后,交警部門才能制作認定書,而鑒定機構出檢驗鑒定報告的期限為二十日,交警部門收到檢驗鑒定...
交通肇事罪(刑法第133條),是指違反交通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此罪。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