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現行的國家規定,每個單位必須給員工繳納五險,不論私企還是國企,您可以通過勞動仲裁維護自己合法的權益。但這個過程比較復雜,耗費精力。如果涉及的金額不大就沒必要耗費自己的精力,仲裁就跟打官司似的,要取證什么的,您可以直接跟單位談,讓他把這部分錢補給您。如果確實需要仲裁,可以撥打12333社保局電話,咨詢相關程序。
可以到勞動局投訴。
用人單位逾期未繳納社會保險的處罰:
1.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
2.并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
3.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于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4.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于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申訴到勞動仲裁,要求補繳五險。
注意如果沒有勞動合同的話,就需要收集相關的證據:簽到簿、經手的票據、胸簽、同事會餐合影、工資條、證人證詞等等等。
同時,可以要求勞動仲裁解除勞動關系、雙倍工資或者其它經濟補償。
五險為社會保險中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
“五險”方面,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醫療保險單位承擔6%,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承擔2%,個人1%;生育保險1%全由單位承擔;工傷保險0.8%也是全由單位承擔,職工個人不承擔生育和工傷保險。
從內容上說,社會保險是指通過國家立法的形式,以勞動者為保障對象,以勞動者的年老、疾病、傷殘、失業、死亡等特殊事件為保障內容、以政府強制實施為特點的一種保障制度。
勞動者可以到勞動局投訴,也可以去勞動仲裁進行申訴,要求補繳五險用人單位未繳納社保的還會受到處罰,一般情況下養老保險單位是承擔20%,自己是承擔8%的,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你可以的律師。
被忽悠買了保險如何維權 第一:去保監會投訴誤導老人購買保險。保監會都是傾向于投保人。 第二:去保險公司退保,他們有協議退保,至少咱交了多少錢要全部退回吧,這個必須的堅定,保險公司最怕客戶鬧事,影響他們聲譽的事他們肯定會讓步。 第三: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10】12號)第1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
根據住房公積金條例規定,公積金是強制繳納的,公司不交住房公積金是違法的,有相應的處罰,職工也可以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投訴。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20條規定: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不得逾期繳存或少繳 第37條規定單位不辦理住房...
很多公司都不給員工繳納社保,很多人都不知道,公司這樣的做法合不合理,更不知道該怎么去應對。小編告訴你:公司不給員工交社會是違法的哦,并且,后果還非常的嚴重,如果您的公司沒有給您交社保,請一定記得追繳哦。用人單位違背勞動法律的規定,不繳納或不...
乘著社交媒介日新月異的快車,做微商、開網店成為了很多人本職工作之外的又一生財途徑。一邊拿著單位發的工資,一邊又在朋友圈里賺零花錢,讓很多人心生羨慕。然而,員工業余做微商被處罰、辭退的案例也屢見不鮮。近期,一家私企職員就因工作時間做微商,被老...
隨著現代醫療費用的不斷上漲,醫保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如果公司逾期未交醫保,醫保可能會停保,給員工和家庭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和財務損失。那么,公司逾期未交醫保導致醫保停保怎么辦呢? 首先,公司應該盡快采取措施,與...
無故拖欠工資,是指用人單位在沒有任何合法甚至合理的原因,超過法律法規規定的期限,延期支付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的行為。要是老板拖欠了員工的工資并且沒有寫欠條的情況下,員工應該如何維權? 拖欠工資沒欠條怎...
法律無明文規定,不能成立職務侵占,如果在勞動合同有相關約定或公司規章制度有規定在職期間不能接單,給公司造成損失,公司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職務侵占罪(刑法第270條),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
1,關于五險一金,根據《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明顯具有國家強制性的特點,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拒絕承擔該項法定義務。2,社會保險的繳納是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來承擔的,其...
江西省最新產假規定 江西省最新產假規定:2019年法定產假為128天,其中,生育第一胎的準媽媽享受98天的產假,滿足其中生育第二胎及以上享受128天。政策法規解讀這下好了,很多家里生了小孩的準媽媽即將離開職場生活。這一假期,她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