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酒犯罪屬過失犯罪嗎
是否屬于過失犯罪不因行為是是否醉酒而定,如果當事人沒有故意實施犯罪動機的,就不會構成故意犯罪。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 【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 【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醉酒駕車犯罪法律適用問題的意見》 總結歸納如下兩點: 1、行為人明知酒后駕車違法,醉酒駕車會危害公共安全,卻無視法律醉酒駕車,特別是在肇事后繼續駕車沖撞,造成重大傷亡,說明行為人主觀上對持續發生的危害結果持放任態度,且...
一、按照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1)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職工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自然是與履行工作職責無關,不得認定為工傷。 (2)醉酒導致傷亡的。職工因醉酒而傷亡,也與履行...
【裁判要旨】機動車輛所有人明知他人醉酒的情況下,仍縱容他人駕駛機動車,車輛所有者與車輛駕駛者構成危險駕駛罪的共同犯罪;在過失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場合,由于交通肇事事實上乃危險駕駛的加重結果,故車輛所有者亦要對交通肇事結果負責,進而成立交通肇事...
在道路上競相追逐行駛,或者醉駕的行為,在刑法上規定為危險駕駛罪。那么,危險駕駛罪是什么犯罪類型?瑞律小編在下文為大家做一下解答。 一、危險駕駛罪是什么犯罪類型 1、從主觀方面來講,危險駕駛罪在主觀上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意...
交通事故已然成為居民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那么,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會承擔刑事責任嗎?文章轉載自:法務之家2017年12月,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發生交通事故8643000起,其中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
無論在學術界還是實務界,似乎對標題所列問題沒有分歧和討論興趣,較為統一的認識是:醉駕型危險駕駛行為,如果致人重傷或死亡,則認定為交通肇事罪,如果僅致人輕傷,則在危險駕駛罪最高刑拘役六個月的幅度內從重處罰。 ...
一、送假發票屬過失犯罪嗎 不算。過失犯罪,指在過失心理支配之下實施的、根據刑法的規定已經構成犯罪的行為。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態度。犯罪過失包括...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屬共犯嗎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 【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過...
醉酒駕駛致人死亡如何定罪?因交通肇事被判處死刑是否具有示范性意義?近年惡性交通事故頻發,判決差異較大,加大對酒后駕車者懲罰力度,是否能起到警示作用? 醉酒駕車致人死亡,不僅僅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而且違反了《e5a48de588b63231...
醉駕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不聘請律師。是否需要律師為其辯護,司法機關根據案件事實決定。 醉駕屬于犯罪行為。同其他犯罪行為一樣,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權利聘請律師作為辯護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