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企業可以通過巴黎公約或PCT(專利合作條約)途徑向國外申請專利。通過巴黎公約途徑就是在提交相應的中國專利申請一定期限內(發明為12個月,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為6個月)向擬申請國家提交以該中國申請為基礎的國家申請。而按照PCT規定的方式提出的申請稱為國際申請,可以一次指定向多個條約成員國提出申請。當申請人希望以一項發明創造得到多個國家(一般在5個國家以上)保護時,提出PCT國際申請費用更低、程序也更簡單,因為通過PCT途徑僅需提出一份國際申請,而免除了分別向每一個國家提出國家申請的麻煩。一般情況下,中國個人或單位要向國外提出專利申請,在做出發明創造后可以先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國家申請,然后,在12個月優先權期限內提出國際申請,并要求優先權。這樣,申請人就有12個月的時間考慮是否有必要向外國申請專利,通過什么方式提出申請,以及為提出申請進行必要的準備。根據有關規定,中國個人或單位做出發明創造之后也可以直接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為受理局提出國際申請,但是,必須在該申請中指定中國為擬進入國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2010修訂)
第八條 專利法第二十條所稱在中國完成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是指技術方案的實質性內容在中國境內完成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將在中國完成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按照下列方式之一請求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進行保密審查:
(一)直接向外國申請專利或者向有關國外機構提交專利國際申請的,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請求,并詳細說明其技術方案;
(二)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申請專利后擬向外國申請專利或者向有關國外機構提交專利國際申請的,應當在向外國申請專利或者向有關國外機構提交專利國際申請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請求。
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交專利國際申請的,視為同時提出了保密審查請求。
綜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有更多詳細的法律問題需要了解和咨詢,歡迎到律聊網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
一、外國專利實施許可合同能否備案? 一個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同時包括中國專利以及包括外國專利的,該合同可以備案,但備案部門只對其中的中國專利出具備案證明及公告。 二、是否需要委托專利代理機構辦理合同備案? 1).許可人和被許可人是國內個人、企...
一、專利權能否將許可權轉讓給他人我國《專利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手續。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當...
專利權作為一種智慧財產權,可以進行轉讓。但是,作為專利權客體的發明創造它又是無形的資產,這種無形性使其相比于有形資產而言,其轉讓過程中發生糾紛的可能性更大,除了要滿足我國合同法的一般要求外,還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確認專利權的類型和法律狀...
申請國家發明專利需要什么資料專利的相關規定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但是,同一申請人同日對同樣的發明創造既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又申請發明專利,先獲得的實用新型專利權尚未終止,且申請人聲明放棄該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可以授予發明專利權。?兩個...
1、申請中國專利 我國單位和個人如擬申請外國專利,必須首先向中國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這主要是便于專利局作保密審查,以維護國家利益。這對申請人也是有益的,因為.如果是向巴黎公約成員國申請,可按規定享受優先權。至于中國公民在外國作出的發明創造....
專利權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務1、讓與人的義務讓與人應當將專利權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移交受讓人所有或者持有。在移交專利權時,讓與人應當將有關的技術情報和資料提供給受讓人,以使受讓人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該專利技術,有效地實施其專利權。讓與人還應當...
這有一些國際私法的案例 沖突規范 [案情] 1999年11月20日下午,某大學工人陳強在該校校園內騎自行車向右拐彎時,未打手勢示意,被從后面超車的該校留學生杰克騎自行車撞倒。經檢查,陳強右內踝關節挫傷,他的自行車前輪被撞壞,造成經濟損失約1...
涉外知識產權訴訟的法律適用問題涉及程序法的適用及實體法的適用兩個問題。 1、關于程序法的適用問題,依照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涉外知識產權訴訟,適用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及行政訴訟法。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與上述兩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知識產權對外轉讓有關工作辦法(試行)》。辦法指出,在技術出口活動中,出口技術為中國政府明確的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中限制出口的技術時,涉及專利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應當進行審查。一...
導讀:遭遇涉外知識產權糾紛,怎么辦?中國自古以和為貴,面對訴訟糾紛,很多公司都缺乏相應經驗,未免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本文簡要的概括了涉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策略,全面分析,沉著應對。你公司遇到涉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全面分析,沉著應對:一是查明對方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