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拘留監外執行的條件包括哪些
(一)取保候審的申請:
有權提出取保候審申請的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聘請的律師。
(二)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依法應當逮捕,但因患有嚴重疾病,或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不宜逮捕的
4、對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過訊問、審查,認為需要逮捕但證據不足的
5、已被逮捕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不能結案,采取取保候審方法沒有社會危害性的
6、對持有有效護照或者其它有效出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偵查,但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7、提請批準逮捕后,檢察機關不批準逮捕,需要復議、復核的
8、移送起訴后,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需要復議、復核的
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
《刑事訴訟法》第71條規定了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的義務,有以下幾項: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正當理由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有正當理由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應當經執行機關批準。如果取保候審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執行機關在批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
2、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取保只是手段,候審才是目的,因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義務在接到傳訊后及時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4、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執行機關在執行取保候審時,應當告知被取保候審人必須遵守上述規定,以及違反規定或者在取保候審期間重新犯罪應當承擔的后果。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規定的,已經交納保證金的,沒收保證金。區別情形,還可以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對其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監外執行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對于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經過利害關系人申請之后,也是有可能獲準取保候審的。但此時需要注意,如果是針對刑事拘留的話,那么是肯定不能監外執行的,但是我們可以將取保候審當做監外執行的一種。更多問題,律聊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一般是要在特定的場所里面服役的,但是如果有特殊情況,則就可以暫予監外執行。那么大家知道什么叫監外執行嗎?瑞律小編整理了相關咨詢,將在下文為您做詳細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一、什么叫監外執行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14條規定:...
概念 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刑法第401條),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徇私舞...
犯罪嫌疑人犯患有肺結核病,判刑后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監外執行,批準后可以不坐牢。 監外執行,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監執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規定,由居住地社區矯正機構執行,在監外來執行刑罰的一種執行辦法。但...
1.有關看守所條例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看守所是羈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的機關。 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以及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不過近年來,在刑罰強制措施變更執行過程中出...
死緩執行需要變更的情形有哪些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二條 下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命令后,應當在七日以內交付執行。但是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并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在執行前發...
監外執行申請書交到哪個部門監外執行申請書交到人民法院。對于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實行社區矯正,基層組織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單位協助進行監督,執行機關應當對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嚴格管理監督。對于服刑中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原執行機關應當將罪犯服刑改...
暫予監外執行,是指對于被處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符合法定情形,不適宜在監獄或者拘役所等場所執行刑罰,暫時采取不予關押的一種變通執行方法。這一制度的設立體現了中國懲罰罪犯與改造罪犯相結合和人道主義的刑事政策,有利于對罪犯的教育...
取保候審屬于刑事訴訟期間對犯罪嫌疑人的臨時強制措施,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在取保候審期間不得中止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
1.社區矯正人員要學習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有三方面:1、是加強法制意識的培養,在學習社區矯正有關規定的基礎上,主要組織學習了《刑法》、《刑事訴訟法》中的相關規定,以矯正對象提問的方式,切實法律層面的困惑和問題。2、是促進自我意識的覺醒,要求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