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違約補救的方法
關于合同違約補救的方法,有下列內容:
一、合同違約補救的方法之對方違約的風險和防范在合同履行時,最無法避免的情況就是對方違約,企業幾乎沒有任何途徑避免對方行為不當。當出現對方違約的情況時,企業能夠做的就是及時采取恰當的補救措施避免因此產生的損害進一步擴大,同時積極行使法定或約定的權利,固定相關證據,以便將來追究對方相應的責任。若因沒有規范行使權利導致權利消滅,或者沒有取得有利證據,或者因自己不慎導致承認對方的行為,都將給企業帶來難以彌補的法律風險。1、抗辯權行使的法律風險合同法規定了先履行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三種。法律為防止抗辯權濫用,針對不同的抗辯權規定了不同的行使條件,若企業不當行使抗辯權,則可能因行為不當而構成違約行為,給自身造成法律風險。同時在他人行使抗辯權時,也需要準確衡量其抗辯權是否符合法定條款、程序,以有效維護自身權益。在對方按照規定要求行使不安抗辯權時,若企業希望繼續履行合同,也可以通過向對方提供適當擔保要求恢復履行。2、保全措施的法律風險保全措施是債權人維護自身權益的有效策略,企業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若沒有及時采用相應的保全措施,同樣將給自己帶來法律風險。保全措施的采納必須通過人民法院,若企業自行向第三人主張債務人的債權,則因為違反法定要求而無法達到保全措施的效果。另外法律規定了撤銷權行使的期限,超過法定期限則將喪失撤銷權,將給企業造成嚴重的損害。
二、合同違約補救的方法之我方違約的風險和防范社會經濟活動總是瞬息萬變,合同簽訂后,企業可能由于有更好的交易條件或特殊的經營惡化,導致不愿繼續履行合同。應該說己方違約本身已經構成企業法律風險,其救濟措施必須有效且不能給企業帶來新的法律風險。但畢竟這種救濟是被動的,原則上公司還是應當盡量履行簽訂的合同。當有第三方介入的合同,某些義務的履行不僅依賴當事人,同時也依賴第三方正常履行合同。違約責任不以當事人具有過錯為要件,因此第三方造成的違約同樣應當視為己方違約。1、為對方提供違約證據的法律風險企業主動違約時,通常都會尋找一些合理的理由,說明按照原合同繼續履行的困難,以期望與對方協議解除合同。若企業采用書面形式要求與對方協商解除,一旦協商不成,則對方將利用函件作為證明企業違約的證據,這種行為直接造成企業的法律風險。而且即使企業事后期望繼續履行合同,對方仍然可能根據企業提供的書面證據拒絕履行合同,認定企業已經構成根本違約,對方可根據法定要求解除合同,同時追究企業的違約責任。2、不當成就解除條件的法律風險一些合同當事人會事先約定可解除合同的情況,在己方違約時,企業為利用有關的約定,故意成就解除條件,然后向對方發出解除合同的通知。企業采用這樣的方式解決已方違約本身就面臨法律風險,一旦在法律上被“視為條件不成就”,企業解除合同的通知仍然屬于違約行為。該法律風險屬于階段性法律風險,持續時間短、風險高,一般情況下雙方就解除合同的后續事項處理完畢,則該法律風險消失。但若對方認為企業行為不當,則此類糾紛發生概率極大。3、違約責任約定不對稱的法律風險在履行活動涉及第三方的合同中,企業與第三方之間約定的違約責任小于企業與對方訂立的合同,一旦因第三方行為導致企業違約的,企業將承擔兩份合同之間需要承擔的責任的差額。這種違約責任約定不對稱的法律風險,在法律風險評估活動中,需要通過對相關的兩份合同的對比,才能夠發現。
承擔違約責任的主要方式 根據《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即承擔違約責任的具體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實際履行 對實際履行之界定,...
1、損害賠償與實際履行。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可見,這兩種救濟方式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實際履行具有特殊的功能:其一,實...
題目:合同當事人一方逾期接受貨物時 一、序號:1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逾期交付標的物的,另一方有權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合同當事人一方逾期接受貨物,即一方未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交付貨物,另一方有權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1、實際履行對實際履行之界定,各國存在較大分歧。大陸法把實際履行作為主要救濟方法,一方當事人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可要求其履行或請求法院判決其履行合同規定的特定義務,而不允許其以金錢或其它方法代替履行。英美法把實際履行作為輔助救濟方法,一般僅限...
根據《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承擔違約責任的具體方式包括: 1、實際履行。《合同法》第 109條、第110條等條款規定,金錢債務應...
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 1、實際履行 對實際履行之界定,各國存在較大分歧。大陸法把實際履行作為主要救濟方法,一方當事人違約,另一方當事人可要求其履行或請求法院判決其履行合同規定的特定義務,而不允許其以金錢或其它方法代替履行。英美法把實際履行作...
根據《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承擔違約責任的具體方式包括: 1、實際履行。 《合同法》第 109條、第110條等條款規定,金...
根據《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承擔違約責任的具體方式包括: 1、實際履行。《合同法》第 109條、第110條等條款規定,金錢債務應...
到法院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第二百零七條所規定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本身就是一種違約...
根據《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承擔違約責任的具體方式包括: 1、實際履行。《合同法》第 109條、第110條等條款規定,金錢債務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