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WTO協定》明確指出實現其宗旨與目標的途徑是:“通過互惠互利的安排,導致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的大量減少和國際貿易關系中歧視性待遇的取消”。WTO整個框架包括29個獨立的法律文件和25個以上的附加部長宣言、決定和諒解,為WTO成員確定了實現其宗旨與目標的途徑的法律依據和應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非歧視原則
非歧視待遇(TradeWithoutDiscrimination)又稱無差別待遇,是針對歧視待遇的一頃締約原則,它要求締約雙方在實施某種優惠和限制措施時,不要對締約對方實施歧視待遇。在WTO中,非歧視原則通過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條款體現出來。
1.最惠國待遇
在WTO中,最惠國待遇是指,一成員方將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領域
給予任何其他國家(無論是否WTO成員)的優惠待遇,立即和無條件地給予其他各成員方。
在國際貿易中,最惠國待遇的實質是保證市場競爭機會均等。它最初是雙邊協定中的一項規定,要求一方保證把給予任何其他國家的貿易優惠(如低關稅或其他特權),同時給予對方。1947年GATT將雙邊協定中的最惠國待遇作為基本原則納入多邊貿易體制,適用于締約方之間的貨物貿易,“烏拉圭回合”將該原則延伸至服務貿易領域和知識產權領域。
2.國民待遇原則
國民待遇是指,對其他成員方的產品、服務或服務提供者及知識產權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國同類產品、服務或服務提供者及知識產權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二)貿易自由化原則
WTO市場準入原則指一方成員允許另一方成員的貨物、勞務與資本進入本國市場的程度。市場準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其目的是向外國商人提供一個有益于鼓勵貿易、投資和創造就業的商業環境。市場準入原則要求締約國開放本國市場。WTO一系列協定或協議都要求成...
最惠國待遇原則的基本意義在于,通過相互間承擔給予最惠國待遇的義務,為所有其他成員的相同產品和服務在任一成員的國內市場上公平競爭提供了保障,也為任一成員方相同產品和服務在一個更廣闊的市場上面臨最充分的競爭提供了約束,對任一成員作出的任一單方面...
一、公共利益原則概述 公共利益原則不是與反傾銷制度一起出現的,從1904年加拿大頒布第一部反傾銷法到1967年GATT肯*迪回合達成的《反傾銷守則》,國際上都沒有對公共利益的立法規定。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減輕通貨膨脹的壓力和增加就...
金融國際化是當代國際金融領域里一個極其重要的新現象,是金融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內涵和外延應該包括金融市場要素國際化與金融市場結構國際化兩個方面。 從金融市場要素角度來看,金融國際化包括了:(1)金融機構國際化,即一國的金融機構(主要是商業銀...
歷史進入21世紀,中國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步伐也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面對經濟全球化席卷世界的浪潮,中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新世紀依始,中國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入WTO后,為中國在走進世界,了解世界,融入世界提供了無限的空間...
一、積極影響 1.與國際接軌。加入WTO將迫使我國保險結構進行調整,經營機制轉軌。從而適應參與國際保險業的競爭。 2.更加市場化。國內會增加新的保險品種;相應配套改革服務的保險中介機構將相繼設立。 3.開拓國際保險市場。根據有關協定的對等...
【作者】張曉東 【作者簡介】張曉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 【內容提要】反傾銷歷來是GATT、WTO談判的重要內容,締約各國為此達成了系列協議,構成了極具代表性的反傾銷規則。我國《反傾銷條例》雖然與GATT《1994年反傾銷守則》總體趨于...
第一章是導論,其內容分為五節。第一節討論環境問題的產生與發展,指出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活動必須尊重客觀世界的發展規律,要尊重自然而不能奴役自然,實現人類與環境的和解,否則就會出現環境問題,受到自然的懲罰。 第二節討論環境與...
1.求一篇關于建筑法規的論文 建筑法規對建筑市場的規范作用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建筑和法律的關系、我國建筑業的一些混亂現象以及通過 出臺《建筑法》對于這些現象的約束作用體現建筑法規對建筑市場的規范作用,并 于結尾處提出想法:發揮建筑法規的作用...
綠色貿易壁壘的成因 綠色貿易壁壘,也稱環境壁壘、綠色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中,一國以保護環境、維護人類健康為由,通過立法和制訂強制性的技術法規,對國外商品進行準入限制的貿易措施。它主要通過技術標準、衛生檢疫標準、商品包裝和標簽等規定來強制性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