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制審計工作底稿的規范性要求
《獨立審計準則》對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提出了規范性的操作要求,主要包括:
(一)必要性規定。《獨立審計基本準則》中規定“注冊會計師應當將審計計劃及其實施過程、結果和其他需要加以判斷的重要事項,記錄于審計工作底稿”(第15條)。“《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1號—會計報表審計》同時規定”注冊會計師應當對審計工作進行記錄,形成審計工作底稿。“(第19條)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是對CPA執行審計業務的強制性規定。沒有審計工作底稿的審計報告無疑是一份地道的虛假報告。
(二)技術性規定。《獨立審計準則第6號—審計工作底稿》第五條對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提出了具體的技術性規定,即“內容完整、格式規范、標識一致、記錄清晰、結論明確”。
(三)適當性規定。規范的審計工作底稿并不是各種書面文字的簡單堆砌,應當體現已收集到的審計證據和最終形成的審計意見之間內在的邏輯關系。審計工作底稿種類繁多,且有不同的來源和編制人,為保證審計工作底稿的適當性,《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1號—會計報表審計》中規定“注冊會計師應當對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必要的檢查和復核”(第21條),同時,對于由業務助理人員編制的工作底稿,“注冊會計師應對業務助理人員的工作進行指導、監督、檢查,并對其工作結果負責”。(第20條)
二、審計工作底稿的現狀和問題
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是一項對專業能力與實務經驗要求較高的工作。受注冊會計師行業整體素質不高,會計事務所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響,目前,在編制工作底稿方面尚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審計工作底稿不規范。如內容不完整,要素不齊全,格式不規范,標識不一致,內容不清晰,結論不明確。
(二)復核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不少會計師事務所尚未建立審計工作底稿復核制度,缺乏風險控制的有效機制,使編制人某些專業判斷一錯到底;或者無明確的崗位責任制和錯誤追究制度,使復核制度流于形式,未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審計工作底稿分類混亂。審計檔案保管不嚴,分類缺乏統一標準,或者僅將所有收集到資料簡單堆砌、歸檔。
(四)無審計工作底稿。個別注冊會計師將“資格尋租”,只管蓋章收費;事務所出售審計報告,違法設立分所(執業處),尋找執業黑洞;個別事務所還偽造底稿以假充真。
注冊會計師在主觀上對審計工作底稿重視不夠,在客觀上不知道如何(更好)編制、復核審計工作底稿,加之準則缺乏可供操作的、科學的專業標準體系,是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
三、審計工作底稿的要素和構成
審計工作底稿是CPA在審計過程中形成的審計工作記錄和獲取的資料。其形成方式有編制和取得兩種。
對于自行編制的工作底稿,應當全面記錄審計計劃的執行軌跡,審計證據的收集過程,職業判斷的依據及過程,審計意見的形成過程等。大部分工作底稿應當由CPA自行編制。
對于由委托單位或第三方提供的資料,嚴格講并不是審計工作底稿,只有在CPA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并形成相應的審計記錄后,做為審計工作底稿的重要組成部分。
審計工作底稿的基本內容包含十部分,分別是:
(1)被審計單位名稱;
(2)審計項目名稱;
(3)審計項目時點或期間;
(4)審計過程記錄;
(5)審計標識及其說明;
(6)審計結論;
(7)索引號及頁次;
(8)編制者姓名及編制日期;
(9)復核者姓名及復核日期;
(10)其他應說明的事項。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對此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在美國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中,內部審計部門通常是按照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在年度審計計劃中批準的審計項目和為滿足企業管理當局的一些特殊要求而臨時確定的審計項目來執行日常審計工作的。不同類型的審計項目因其性質和要求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審計目的和目標。要...
編制依據 審計調整的目的是為了使已審財務報表經過調整后符合國家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所以審計調整分錄和會計調整分錄的編制一樣,都要依據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 一、工作底稿法 工作底稿法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將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和期末數過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數欄和期末數欄。 第二步,對損益表項目和資產負債表項目本期發生額進行分析并編制調整分錄。 第三步,將調整分錄過...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 一、工作底稿法 工作底稿法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將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和期末數過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數欄和期末數欄。 第二步,對損益表項目和資產負債表項目本期發生額進行分析并編制調整分錄。 第三步,將調整分錄過...
一、審計的過錯推定原則 一般的過錯責任原則要求誰主張,誰舉證,即受害人必須證明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有故意或者過失的存在才能夠勝訴。由于會計師從產生之日起就是以專家的特殊身份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因此,會計師的審計法律責任屬于專家責任的范疇。獨立...
合并財務報表是指由母公司編制的,將母子公司形成的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會計主體,綜合反映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報表。母公司是指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子公司的企業;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業。母公司應當是依法登記,取得企業法人資格的...
(一)審計質量不高的原因 具體表現為: 1、審前準備工作不充分。一是對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了解太少,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尤其是對其經營狀況、內控制度等未作審前調查。二是忽略制定審計方案的前期工作,未對所取得的資料進行初步分析性復核,對重要性...
(1)母公司個別賬務處理。由于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前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已按成本法核算,故不需作調整,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時仍采用成本法核算即可。 (2)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時,子公司資產、負債對母公司的價值。編制合并報表時,以購買日(即獲得對子公...
一、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 (一)客觀原因 1.法律環境不斷變化。 法律在賦予審計職業專門的鑒證權力的同時,其也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審計人員在審計活動中因發生違約、失察等行為而提供了虛假的審計信息,并因此損害了國家、委托人、受托人或其他第三者...
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表明這些會計師事務所存在問題,需要整改。 多個關鍵點亟待整改 在檢查處理背后,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暴露出來的出血點更值得關注。證券資格事務所在本次年度檢查中所暴露出來的內部治理、質量控制、獨立性、執業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