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提要】:“三農”問題,始終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為貫徹落實這一重大決策,必須加快農村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步伐,加強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和社會和諧,同時必須加強農村法治建設,通過法律營造優良環境,提供有力保障,建設民主法治、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全文共5011字。一、我國農村法治建設的現狀及分析改革開放以來,雖然農村依法治國進程取得一定成效,廣大基層干部和農村群眾的法治素質有所提高,依法治理的環境獲得改善。但是,與城市和經濟發展速度相比較,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嚴重影響著農村市場經濟的建立和民主政治建設進程。越是貧窮的地方,法制進程越慢。主要表現在:一是基層干部的法律知識普遍缺乏,法治意識普遍淡薄。基層干部是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者,由于“創新”空間不大,就習慣了“上頭怎么說,下面怎樣干”的模式,以“實干”和“實效”為原則,成天忙碌于田間地頭,一般不認真研究政策和法律,業余的一點時間,多數用在打牌喝酒聊天上,幾乎沒有擠時間學習的習慣。因此,農村干部對國家頒布的法律一知半解的不在少數,有“實用主義”的思維和做法的,就算是佼佼者了。法律知識的缺乏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依法辦事意識的淡薄,加之中國幾千年的人治思想作祟,一般而言,政令在農村的進程,大概靠三個渠道:一是“喝哄駭詐”,這是傳統的計劃經濟時代的方法,它導致的直接后果是顛倒了主仆關系,淡化了宗旨意識;其次是采取“高壓政策”。不問三七二十一拉豬牽牛,地道鬼子進村模樣,“催糧派款,刮宮引產”,農民上吊,干部受到處分;第三便是不管不問,甚至怕管怕問,導致農村矛盾增多,基層黨組織癱瘓,凝聚力減弱,群眾上訪增加,穩定隱患增大。二是農村司法機構不健全。在廣大農村,往往有政府卻無司法,一個中心法庭要管轄二至三個鄉鎮,面積一般在二百平方公里左右。經濟越不發達的地方,管轄范圍一般越大。這種情形還美其名曰“資源整合”。群眾想打官司,要跑上百里山路才能找到法庭,通過立案、傳詢、開庭等程序,早也是筋疲力盡。所以農村廣泛地流傳著“贏了官司輸了錢”的民諺。本身就貧窮,誰還經得住這個折騰!干脆不打也罷了,倒不如自己了斷,往往為一件小事走上極端的事情時有發生。擔護普法宣傳和法律援助的農村司法所,往往也是有其名無其實。大多數鄉鎮的司法助理員,由于缺乏編制,幾乎都是兼職干部或招聘人員。自身并不懂得多少法律,又從何普法和提供法律援助?三是農村群眾依法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怕招惹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中國人的傳統通病,農村尤其。當自己的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時,要么怨天憂人,自認倒霉;要么搞家族主義,人多勢眾;要么一味蠻干,不惜鋌而走險。再或就是采取“私了”的辦法,一般不通過法律的渠道來解決。像農村經常遇到的種子問題、債務糾紛、征地拆遷等矛盾,不去找法律,反而去上訪或是過激地圍攻政府,這樣的事件屢見不鮮。出現以上狀況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農村法制宣傳渠道不暢。家庭聯產承包開始后,集體組織形式越來越變得松散,群眾大會已經很少召開。雖說電視機的普及率大幅提高,但收看的節目卻都以電視劇居多。農村報刊最多發行到村委會一級,國家的法律法規一般也在村委打住。農村雖然建立了農民夜校和建成開通了現代遠程教育,農村小學也聘請了法律副校長,但作用并未真正發揮出來,還是形式主義的東西多一些,加之農村干部法律知識的缺乏,農村的普法幾乎就成了死角。
1.如何有效開展法律六進活動 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簡稱為法律六進。 (一)積極開展法律進機關活動,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1、適用范圍及對象:辦事處各級領導干部、公務員、納入公務員序列的事業單位人員。 ...
1.三農普法宣傳員申請都有什么要求 要求:有意從事三農公益性工作,熟悉我國三農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從事過執法或法制相關工作,基本網絡操作熟悉的公民均可申請。主要工作:1、開展三農政策、法律法規宣傳工作,按主題、分行業、分領域、分區域、分事例的...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對居住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大農村掀起一股興建住房的熱潮。由于農村建房活動分散,工程量小,利潤薄,一般正規建筑公司不愿承接此類工程。因而,臨時組建、規范化施工水平低的農村建筑隊開始活躍于農...
1.學學習法律法規活動會議記錄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內容來自用戶:hsm05152014年XX小學學習法律法規活動會議記錄活動專題及內容:教師法時間:2014年8月1日主持人:朱校長參加人員:全體教師會議內容: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七大...
1.如何做好社區流動人口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強流動人口法制宣傳教育的規劃 做好流動人口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人口整體素質,降低犯罪,加快城鄉法治化進程,提高社會和諧文明程度,促進社會全面發展進步。1、深化法律六進活動,擴大普法覆蓋面。...
1.結合本職工作談談如何增強法制觀念,更好地服務科學發展 你的問題好專業化啊。呵呵。我的答案也是轉來的。不知道你覺得怎么樣? 一、提高認識,切實增強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加強法治文化建設的使命感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
您好,實行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是在黨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為滿足社會法治化治理的需求應運而生,是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舉措,要讓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成為法治資興建設新常態。是村務法治化的必然要求,是推進農村集...
您好,實行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是在黨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為滿足社會法治化治理的需求應運而生,是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舉措,要讓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成為法治資興建設新常態。是村務法治化的必然要求,是推進農村集...
您好,實行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是在黨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為滿足社會法治化治理的需求應運而生,是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舉措,要讓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成為法治資興建設新常態。是村務法治化的必然要求,是推進農村集...
在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下國家加大了基建投資力度,為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和改進政府投資管理,國務院頒布了我國關于政府投資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規《政府投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于2019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的出臺對于承接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