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債權讓與的成立要件
債權讓與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才能有效:
第一,必須有有效存在的債權,且債權讓與不改變債權的內容。債權的有效存在,是債權讓與的基本前提。
第二,債權的讓與人與受讓人必須就債權讓與達成合意。債權讓與是讓與人與受讓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是一種雙方的民事法律行為,因而必須具備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
第三,讓與的債權必須具有可讓與性。債權讓與的法律效果主要是讓與人應將讓與的債權移轉于受讓人,因此,讓與的債權須具有可讓與性。
第四,必須有轉讓通知。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從這個規定可以看出,轉讓通知是債權讓與的一個必備條件。因為沒有通知,原合同對方當事人無法知道轉讓人對合同權利義務進行轉讓。轉讓通知應送達對方當事人。
二、債權讓與有哪些效力
1、債權轉讓的內部效力。
(1)法律地位的取代。債權讓與生效后,在債權全部轉讓時,該債權即由原債權人(讓與人)移轉于受讓人,讓與人脫離原合同關系,受讓人取代讓與人而成為合同關系的新債權人,但在債權部分轉讓時,讓與人與受讓人共同享有債權。
(2)從權利隨之轉移。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于債權人自身的除外。隨同債權轉移而一并移轉的從權利包括:擔保物權保證物權,定金債權,優先權(例如職工工資的優先受償權),形成權(如選擇權、催告權),利息債權,違約金債權和損害賠償請求權。
(3)讓與人應將債權證明文件全部交付受讓人,并告知受讓人行使合同權利所必須的一切情況,對此合同法雖然未作規定,但依據誠實信用原則,該義務構成讓與人的從給付義務,其中有關的債權證明文件包括債務人出示的借據、票據、合同。來往電*信等。應告知受讓人主張債權的必要情況,一般指債務的履行期、履行地、履行方式、債務人的住所、債權的擔保方式以及債務人可能會主張的抗辯等。此外債權人占有的債權擔保物,也應全部移交受讓的占有。
(4)讓與人對其讓其的債權應負瑕疵擔保責任。由于債券讓與給一人后,又就同一債權讓與其他人,由此引起的債權讓與合同效力和債權歸屬問題。對此通說認為應按照以下規則處理:全部轉讓中的受讓人優于部分轉讓中的受讓人取得權利;已通知債務人的債權轉讓優先于未通知的債權轉讓。
2、債權轉讓的外部效力是指債權轉讓對債務人的效力。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債權轉讓對債務人的效力以債權轉讓通知為準,該通知不得遲于債務履行期。在債務人收到債權讓與通知之前,對讓與人(原債權人)所為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即債務人仍以讓與人為債權人履行義務的,同樣可以免除其債務,受讓人不得以債權已經轉讓為由,要求債務人繼續履行,而只能要求讓與人返還所受領的債務人的履行。但債務人在收到債權轉讓通知后,即應將受讓人作為債權人履行債務,其對讓與人的履行不能構成債的清償,債務不能免除,仍須向受讓人履行,而讓與人如果仍然受領債務人的清償,則屬非債清償。債務人可以以不當得利請求返還。。
(2)表見讓與的效力。當債權人將其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事項通知債務人后,即使讓與并未發生或者讓與無效,債務人基于對轉讓事實的信賴而向該第三人所為的履行仍然有效,此即為表見讓與。
(3)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債務人對受讓人的抗辯權包括:
①合同不成立及無效的抗辯權;
②履行期尚未屆至的抗辯權;
③合同已經消滅的抗辯權;
④合同原債權人將合同上的權力單獨讓與第三人,而自己保留債務時,債務人基于讓與人不履行相應債務而產生的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等。對于以上抗辯事由,不論是發生在轉讓前,或轉讓后,也不論是發生在轉讓通知前還是轉讓通知后,債務人均可主張。
⑤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債務人仍然可以依法向受讓人抵消。如果對受讓也享有債權,也可以直接主張和受讓抵消。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債權讓與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轉讓通知是債權讓與的一個必備條件。因為沒有通知,原合同對方當事人無法知道轉讓人對合同權利義務進行轉讓。轉讓通知應送達對方當事人。更多問題,律聊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一、法院正在執行的債權能否轉讓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債權由人民法院執行中的,不能轉讓債權,執行程序中的當事人是執行依據中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九條?【債權的轉讓】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
主債權轉讓的生效要件是什么主債權有效存在,且主債權轉讓并不改變債權的內容;主債權的讓與人(即主債權人)須有處分債權能力,且與受讓人就主債權轉讓達成合意;讓與的主債權須有可讓與性,依主債權性質不得讓與或依主合同約定不得讓與者除外;主債權讓與須...
債權讓與的形式要件是什么債權轉讓在我國應采取何種形式,《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均未明確規定,學術界對此有兩種不同的立場。一種觀點認為,債權讓與為不要式合同,既可采取口頭形式也可采用書面形式。另一種觀點認為,法律對債權讓與形式應有特別要求,規...
一、撤銷權的成立條件是什么,需要什么證據 (一)客觀要件 撤銷權成立的客觀要件為債務人實施了危害債權的行為。該要件包含以下意思: 首先,債務人須于債權成立后實施行為。債務人的行為是合同行為還是單方法律行為,是有償還是無償,在所不問。但事實...
債權轉讓廣泛存在于各種民商事交易中。不同于物權轉讓具有清晰的權利外觀,債權轉讓往往更復雜,涉及的風險也更多。 本文將基于實務,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下稱“《民法典》”)對債...
債權人代位權行使要件是什么 1.須債務人對第三人享有權利并怠于行使其權利。 2.須債務人履行債務遲延。 3.須債權人有保全債權的必要。 一、須債務人對第三人享有權利并怠于行使其權利。 債務人對于第三人享有的權利為債權人代位權的標的。債務人...
破產債權轉讓是什么意思破產債權轉讓是指在不改變合同內容的合同轉讓,債權人通過債權轉讓第三人訂立合同將債權的全部或部分轉移于第三人。債權全部讓與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債權人成為原合同關系的新的債權人,原合同債權人因合同轉讓而喪失合同債權人權利,...
債權轉讓的概念及特征分別有哪些 概念:債權轉讓,是指合同債權人將其債權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行為。債權轉讓分為全部轉讓和部分轉讓。債權全部讓與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債權人成為原合同關系的新的債權人,原合同債權人因合同轉讓而喪失合同債權人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四條釋義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 【條文】 第二十四條 當事人以簽訂買賣合同作為民間借貸合同的擔保,借款到期后借...
債權讓與合同生效時間合同成立并生效。債權轉讓協議是債權人與第三人簽署的協議,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為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合同成立并生效,對雙方有約束力。債權轉讓協議要對債務人產生效力,需要將債權轉讓協議及時通知債務人。否則,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