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間諜罪主體
間諜罪的犯罪主體,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是中國公民,也可以是外國人或無國籍人。法人不能成為間諜罪的犯罪主體。根據《國家安全法》的規定,境外機構、組織、個人,與境外機構、組織、個人相勾結的境內組織、個人,但本法第30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而本條并未對單位犯罪作出規定。因此,單位不能成為間諜罪的犯罪主體。若發現機構、組織實施間諜行為的,其法律責任應由直接責任人員承擔。
行為人實施的間諜行為,必須是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為目的,否則,不構成間諜罪。本條對構成間諜罪的間諜行為作了限制性的規定,即行為人實施的間諜行為必須是危害我國國家安全的。行為人雖實施了間諜行為,若這種行為不具有危害我國國家安全性質的,則不能按間諜罪論處。例如,行為人雖參加了間諜組織,具有間諜身份,但該人參加間諜組織是為了針對其他國家,負有針對其他國家的間諜任務,而并不是針對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而參加間諜組織的,對這種人就不能按間諜罪予以追究。
在實踐中,對接受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的任務的和為敵人指示轟擊目標的間諜行為是否具有危害我國國家安全的性質較好認定,而對參加間諜組織的間諜行為是否具有危害我國安全則較難把握。只要查明行為人參加間諜組織所針對的目標是什么,就可判斷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危害了我國國家安全。若行為人的目標是針對我國而參加間諜組織的,就可認為是對我國國家安全造成了危害。因為,國家安全的危害,并不需要具有物質性的損害結果,國家安全受到危害在行為人參加間諜組織時就一并存在。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聊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間諜罪立案標準滿足其犯罪構成的,需要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一)間諜罪的客體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安全。即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國家安全是主權國家獨立自主地生存和發展的保障,關系國家存亡的大事,世界上無論...
概念 拒絕提供間諜犯罪證據罪,是指明知他人有間諜犯罪或者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犯罪行為...
概念 非法生產、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罪,是違反法律規定,生產、銷售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
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是國家的保守秘密制度。本罪的犯罪對象僅限于屬于國家絕密級和機密級的秘密的物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規定,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絕密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
概念 [刑法條文]第一百零八條 投敵叛變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或...
概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條的規定,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
概念 大家請注意:根據2015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規定...
概念 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刑法第431條第2款),是指違反...
近日,廣東省國家安全機關公布三起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典型案例,呼吁全社會提高警惕意識,共同維護國家安全。 2021年8月,廣東汕尾市某地兩名村干部發現村委會門口有兩名外來人員形跡可疑,其中一人一直在拍攝村委會公告欄。村干部何某介紹,兩名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