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欺詐性經營行為的構成要件
認定經營者實施欺詐行為的必須具備兩個要件:
一是在客觀上,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過程中,必須存在上述所列的欺詐行為之一。如果客觀上不存在上述列舉的情形,就不得推定經營者是實施了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二是在主觀上。必須是經營者不能證明自己確非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的此種行為。
二、欺詐性經營行為維權舉證是怎么樣的
在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存在著舉證能力的不對稱,以及信息的不對稱。消費者往往無法證明經營者存在著欺詐故意,經營者宣傳材料所記載的內容與消費者購買到的商品不一致只能夠證明某種行為的存在,而這種不一致并不必然表明經營者是故意為之。事實上在許多情況下消費者可能無法證明經營者的故意是否存在。將證明欺詐故意存在的責任置于消費者一方,在許多情況下實際上可能會導致消費者必然的敗訴。因此,需要由經營者來證明自己不存在主觀上的欺詐故意。同時,由于故意是一種主觀狀態(tài),因此,故意存在與否只能夠通過間接證據證明。
三、欺詐性經營行為的種類
1、掩蓋商品質量中存在的瑕疵,銷售或者提供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要求的商品;
2、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3、銷售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
4、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
5、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yōu)標志等質量標志;
6、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
7、對商品或者服務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8、銷售商品的重量或者數量少于該商品所明示的重量或者數量;
9、對商品的價格作虛假的表示等等。
四、對于欺詐性經營行為的懲罰
只要商品的經營者或者服務的提供者實施了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等欺騙手段,誘使消費者產生錯誤的理解,作出違背自己意愿的意思表示,就構成了欺詐性經營行為,對于欺詐性經營行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明確規(guī)定了,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即經營者承擔的懲罰性賠償金的金額為消費者實際支付的費用的一倍。
如果各位讀者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需要咨詢,歡迎來律聊網進行,你會得到滿意的咨詢結果。
1.網絡購物維權的法律保障 一、遇消費欺詐可獲三倍賠償新《消法》 第55條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
新《消法》主要有以下八大特點: 一、實行舉證責任倒置。 新《消法》第23條增加了一款作為第3款,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fā)現瑕疵,發(fā)生爭...
網絡假冒商品如何維權 自我保護 保存證據 匯寄款是網上購物采用的主要支付方式,消費者手中除了匯款單,沒有其他購物憑證。由于匯款單只注明了寄款事項,無法具體標明商品的功能、型號等內容,一旦出現糾紛,很難有足夠證據來證明賣方應負的責任。加上許...
3月15日,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簡稱新《消法》)將正式實施。未來,消費者應該怎樣利用新《消法》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讓我們通過一些消費案例,為大家揭示新老《消法》在網購、賠償、舉證等多個方面的重大變化,為你的維權行動...
一、銷售隱瞞新車缺陷怎么維權汽車經銷商隱瞞新車缺陷,將車輛銷售給消費者的,是屬于消費欺詐的行為,消費者可能要求退一賠三,如果經銷商不賠償的,消費者可以通過投訴、向法院起訴等方式維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八大亮點亮點一:實行舉證責任倒置【法條】《消法》第23條增加了一款作為第3款,內容為: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fā)現瑕...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欺詐怎么維權根據我國目前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民法通則》、《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消費者主要有以下幾種維權的途徑。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fā)生爭議后,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xié)商,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
■法官說法 電商對格式條款有提示解釋義務 ■法官說法 電商應對約定管轄盡提示義務 ■法官說法 網購宣傳信息應真實準確 ■法官說法 依據證據劃分雙方責任分配 消費者應當做好風險防范,接收商品注意核對實物信息,應當注意保存交易證據...
許多顧客網購的產品買回去又無故反悔想退換,或是質量不合格要退貨,或又因產品不合格遭受損失等等,這些情況我們如何處理?如何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央廣網訊,2017年9月21日某電商平臺一條和假貨有關的信息引爆網絡,帶來了正能量:兩家店鋪在其...
一、賣家行為構成欺詐,消費者應當如何維權1、與經營者協(xié)商解決即通過與經營者協(xié)商,把所購買的商品或所得的服務退換、維修或作適當補償,從而平息爭議。消費者與經營者協(xié)商前,應注意以下幾點:(1)必須保存好所購商品包裝盒、說明書等,盡量使之完整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