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刑不是免除刑事處罰。案底是不能消掉的。 1.緩刑與免除刑事處罰的區別就在于緩刑在一定時期內仍然保留執行原判刑罰的可能性,即在緩刑考驗期內如果犯罪分子沒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反之,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則應當撤銷緩刑,并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我國刑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2.另外,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也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
假釋,是指對于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執行一定刑罰之后,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附條件地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附條件,是指被假釋的犯罪人,如果遵守一定條件,就認為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如果沒有遵守一定條件,就收監執行原判刑罰乃至數罪并罰。 假釋的適用條件 適用假釋得當,就有利于發揮假釋制度的積極功能;而適用假釋得當與否,取決于是否遵守了刑法規定的假釋條件。根據刑法第81條的規定,適用假釋的條件如下: (一)前提條件 假釋只適用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人;因此,對被判處其......
無期徒刑—概念:無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間的一種嚴厲的刑罰。無期徒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終身自由,并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無期徒刑的刑期從判決宣判之日起計算,判決宣判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后,執行有期徒刑,先行羈押的日期也不予折抵刑期。無期徒刑—特征:1、剝奪犯罪分子的自由。即將犯罪分子關押在一定的場所,使其沒有人身自由。2、剝奪自由是沒有期限的,即剝奪犯罪分子的終身自由。需要指出的是,無期徒刑雖然就其詞語意義上講,是剝奪終身自由,實行無期限的關押,但實際上并不是將......
假釋,是指對于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執行一定刑罰之后,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附條件地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附條件,是指被假釋的犯罪人,如果遵守一定條件,就認為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如果沒有遵守一定條件,就收監執行原判...
遇害姐妹的朋友于2017年7月7日發現聯系不上二人,遂向警方報案。7月13日晚,二人的尸體在神奈川縣秦野市的山林中被發現。根據警方調查,遇害姐妹二人的死因皆為頸部受外部壓迫窒息死亡。2018年7月,日本橫濱地方法院判處巖崎23年有期徒刑...
你好,如果答案對你有所幫助,請予以采納為最佳答案! ! ! ! ! ! ! ! ! 假釋,是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監規,接受教育和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而附條件地將...
當地人判緩刑社區不接收怎么辦緩刑人員到社區報到后,手續正常的情況下社區應該接收,如果社區不接收的,當事人可以到司法部門進行投訴。《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六條 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
在服刑結束以后是可以繳納醫保的,在服刑期間整個人相當于被剝奪了權利,沒有人身自由,但是在刑滿結束釋放以后,他又是一個正常的公民了,正常的公民有權利去辦理繳納社保,只要你沒有達到法定的退休人員年齡,并且,可以辦理社保繳納時間15年以上就可以依...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94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于修改的決定》修正)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監獄 第三章 刑...
假釋:是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監規,接受教育和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而附條件地將其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間再犯新罪的,不構成累犯。 適用假釋必須符...
判刑之后,在服刑期間附條件提前釋放不叫保釋,叫假釋。假釋,是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監規,接受教育和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而附條件地將其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 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適用...
當然,它會影響到你。司法部于2021年10月1日實施《監獄計分考核罪犯工作規定》第十二條罪犯教育、文化改造成績符合下列標準的,當月給予35分基本分,第一分為服從法庭判決、認罪悔改。 在此之前,司法部在2016年《關于計分考核罪犯的規定》、...
1.收容教育制度規定在哪些規范性文件里 (1993年9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27號發布 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第一條 為了教育、挽救賣淫、嫖娼人員,制止性病蔓延,根據《全國人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