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后駕駛出事后同桌酒友是否有連帶責任
一般來說,朋友勸酒于危害結果之間并無因果關系,因此不需要承擔該損害結果的責任。但是有部分情況則需要。
一是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二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三是未安全護送醉酒者,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四是酒后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其二關鍵在于其他酒友是否存在過錯。
如果其他酒友對其進行了勸阻,要其駕車別喝酒,喝酒別駕車,是其自己不聽勸阻,既要喝酒,又要駕車。則其他酒友不需要承擔責任。
如果其他酒友明知酒后不能駕車,卻沒有勸阻,主觀上存在疏忽大意過失,則需要承擔部分賠償責任。但主要責任需由其本人承擔,因其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對自己的飲酒能力、飲酒后駕駛機動車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有充分認知,但卻放任這種危害后果的發生,過錯顯然比其他酒友要大得多。
至于具體按多大比例承擔,則要由法官根據具體情況自由裁量。
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酒席的組織者和召集人,對參加酒席者的健康安全應盡到最大的注意義務,因其疏忽大意而沒有盡到最大的注意義務,對傷者應承擔一定責任。
酒友是否擔責,承擔多大的責任,具體都屬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一般會根據同桌朋友是否盡到了自己的監督阻止義務以及是否具有強迫喝酒的情形。因此告誡大家,喝酒之后杜絕開車,酒席宴會也應當飲酒過度,一切應以安全為要。律聊網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來源:法務之家導讀:上海一男子與朋友飲酒后,意外發生交通事故,未被及時送醫,在朋友家中不幸離世。近日,上海市寶山區法院依法判決酒局的召集者對飲酒人的損害承擔20%的賠償責任,共計40萬元。2020年3月的一天,聶女士邀請邱先生、馮女士等朋友...
今年4月的一天,22歲的小伙張明參加朋友王成的婚宴,因喝酒太多,最終不幸離開人世。事發后,張明的家人認為眾人要對此事負責,遂將新郎新娘、同桌吃飯的人以及婚宴舉辦的酒店起訴至法院。近日,合肥市瑤海區法院對此作出一審判決。(文中人物為化名)事發...
一起喝酒的死亡,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最高賠償多少。如果確實是酒友的責任可以上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賠償。 在共同飲酒中,首先應該考慮適用的是過錯責任原則。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共同飲酒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情況下,考慮是否構成一般侵權是一個基本的判斷...
世界杯期間也好,還是節假日聚會也好,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一起在飯桌上喝點酒、聊聊天是一種很好的聯絡感情的方式,這也讓很多每天都忙于工作的人有了一個放松的好機會。但是,無論是勸酒、飲酒還是請客喝酒都應適可而止,把握好尺度,因為一旦喝出意外,同桌...
一起喝酒的死亡,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最高賠償多少。如果確實是酒友的責任可以上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賠償。 在共同飲酒中,首先應該考慮適用的是過錯責任原則。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共同飲酒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情況下,考慮是否構成一般侵權是一個基本的判斷...
要看其他人是否存在過錯。 這個要分情況,若醉酒者死本身就是一個酒鬼,嗜酒如命,那醉酒死亡責任只能由其自身承擔;但若是在相關人員的宴請酒席中,醉酒人員沒有他人的勸酒行為,而完全是自身估計不足酒精中毒死亡,那也只能是酒醉死亡者的責任;若是同在一...
要看其他人是否存在過錯。 這個要分情況,若醉酒者死本身就是一個酒鬼,嗜酒如命,那醉酒死亡責任只能由其自身承擔;但若是在相關人員的宴請酒席中,醉酒人員沒有他人的勸酒行為,而完全是自身估計不足酒精中毒死亡,那也只能是酒醉死亡者的責任;若是同...
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各位同桌吃飯莫勸酒,小心要承擔刑事責任。 四種行為要擔責 01、強迫性勸酒 多數情況下是由飲酒人自負責任。 但如果在飲酒過程中有明顯的強迫性勸酒行為,比如用不喝不...
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各位同桌吃飯莫勸酒,小心要承擔刑事責任。 四種行為要擔責 01、強迫性勸酒 多數情況下是由飲酒人自負責任。 但如果在飲酒過程中有明顯的強迫性勸酒行為,比如用&ld...
關于喝酒的法律責任,無論是過去的〈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還是現在的〈民法總則〉都沒有明確的針對性規定,但上述法律都確立了一條原則,即過錯責任原則。即有過錯的,有責任;無過錯的,則無責任。 無酒不成席,在中國請客、聚餐時喝酒不僅是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