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執行回轉概念及構成要件 執行回轉又稱再執行,是指在案件執行完畢后,為糾正由于執行根據不當造成的損害,由執行人員采取措施,將當事人間利益關系恢復到執行程序開始前的一種制度。執行回轉制度是針對執行發生的錯誤而采取的一種補救措施。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14條(現為民訴法210條)對此作了原則性的規定,一般認為執行回轉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執行依據被依法撤銷是其前提條件。根據民訴法的規定,只有當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人民法院撤銷的,才發生執行回轉。因為正確的執行根據在執行......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涉執行司法賠償解釋(附全文)充分保障合法權益 規范執行權力運行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涉執行司法賠償解釋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執行司法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2〕3號,以下簡稱《解釋》),該解釋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解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當賠則賠、把好事辦好的工作理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國家賠償審判和執行工作實際,針對審......
可以申請。《國家賠償法》第三條、第四條規定了行政賠償的范圍: 1. 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2.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國家賠償法 國家賠償法 3.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4.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5.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6.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7. 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8......
一、非刑事司法賠償類型 《解釋》明確了非刑事司法賠償適用違法歸責、過錯歸責為主的多元歸責原則,涵括作為與不作為的行為形態,包括違法采取司法強制措施、保全措施、先予執行措施、錯誤執行等侵權類型。 二、《解釋》的體例 《解釋》共二十二個條文,...
充分保障合法權益 規范執行權力運行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涉執行司法賠償解釋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執行司法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2〕3號,以下簡稱《解釋》),該解釋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可以。不過凍結財產一般不會對公民的財產造成損失,如果確有損失,可按法律規定的標準要求賠償。 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
文章來源:《法律適用》2016年第1期 一、問題的提出 《民事訴訟法》第105條規定: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學術界普遍認為,在申請有錯誤的損害賠償責任中,被申請人的損害是由申請人錯誤地申請民事保全的...
根據調解自愿的原則,原告不同意調解,那么調解協議將是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對案件進行及時判決,對于雙方爭議的法律事實應當依據判決進行執行,錯誤強制執行的損失可以請求賠償。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第九十六條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愿,...
因為錯誤執行措施導致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及《解釋》的規定申請國家賠償。本文就相關執行行為種類、受害人申請國家賠償的時間節點以及舉證責任分配進行簡單闡述。 2022年2月...
原執行依據被撤銷,財產已執行完結,是執行回轉的前提條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四條,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返還財產和司法賠償原則是執行回轉的責任承擔方式。那么執行回轉時回轉權利人是不是可以任意選擇向對方當事人或審判機關提出財產回轉請...
農村宅基地房屋法院可以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條 規定 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由院長簽發公告,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執行員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時,被執行人是公民的,應當通知被執...
一、刑事賠償的賠償范圍 根據《賠償法》第15條、第16條的規定,行使檢察(偵查)、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以下侵犯人身權、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即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
農村宅基地房屋法院可以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條 規定 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由院長簽發公告,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執行員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時,被執行人是公民的,應當通知被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