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執行回轉概念及構成要件 執行回轉又稱再執行,是指在案件執行完畢后,為糾正由于執行根據不當造成的損害,由執行人員采取措施,將當事人間利益關系恢復到執行程序開始前的一種制度。執行回轉制度是針對執行發生的錯誤而采取的一種補救措施。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14條(現為民訴法210條)對此作了原則性的規定,一般認為執行回轉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執行依據被依法撤銷是其前提條件。根據民訴法的規定,只有當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人民法院撤銷的,才發生執行回轉。因為正確的執行根據在執行......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涉執行司法賠償解釋(附全文)充分保障合法權益 規范執行權力運行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涉執行司法賠償解釋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執行司法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2〕3號,以下簡稱《解釋》),該解釋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督忉尅芬粤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當賠則賠、把好事辦好的工作理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國家賠償審判和執行工作實際,針對審......
因為錯誤執行措施導致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及《解釋》的規定申請國家賠償。本文就相關執行行為種類、受害人申請國家賠償的時間節點以及舉證責任分配進行簡單闡述。 2022年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執行司法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該解釋有20條條款,規定錯誤采取財產調查、控制、處置、交付、分配等執行措施或者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受害人可......

充分保障合法權益 規范執行權力運行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涉執行司法賠償解釋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執行司法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2〕3號,以下簡稱《解釋》),該解釋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一、非刑事司法賠償類型 《解釋》明確了非刑事司法賠償適用違法歸責、過錯歸責為主的多元歸責原則,涵括作為與不作為的行為形態,包括違法采取司法強制措施、保全措施、先予執行措施、錯誤執行等侵權類型。 二、《解釋》的體例 《解釋》共二十二個條文,...
根據調解自愿的原則,原告不同意調解,那么調解協議將是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對案件進行及時判決,對于雙方爭議的法律事實應當依據判決進行執行,錯誤強制執行的損失可以請求賠償。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第九十六條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愿,...
法院在民事案件中違法裁決,并且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可以請求國家賠償。如果沒有造成損失,就不能要求國家賠償。 《國家賠償法》: 第三十六條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處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
農村宅基地房屋法院可以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條 規定 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由院長簽發公告,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執行員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時,被執行人是公民的,應當通知被執...
農村宅基地房屋法院可以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條 規定 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由院長簽發公告,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執行員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時,被執行人是公民的,應當通知被執...
沒有?! ?如果是一審判決,應當申請上訴。 如果是你認為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有錯誤,可以申請再審,你的申請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作為一種獨立適用的訴訟程序,申請再審不同于上訴,上訴的前提是一審裁定文書未生效,...
執行中保全錯誤怎么救濟 1、訴前保全措施采取后,利害關系人在30日內未起訴的;被申請人向法院提供擔保的;申請人在財產保全期間撤回申請,人民法院同意其撤回申請的;人民法院確認被申請人復議意見有理,而作出新裁定撤銷原財產保全裁定的;被申請人依法...
建議委托律師了解具體案情并提供法律幫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三章 刑事賠償 第一節 賠償范圍 第十七條 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
可以。不過凍結財產一般不會對公民的財產造成損失,如果確有損失,可按法律規定的標準要求賠償。 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