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購房協議是有效的,但還沒有發生法律效力。 根據《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同時《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房屋買賣協議是成立的,從買賣雙方在協議上簽字時就已經成立,但還沒有發生法律效力,房屋買賣合同從房屋產權進行轉移登記時發生......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房子糾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的相關內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房產糾紛是大家在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糾紛。解決購房過程中所發生的房產方面的糾紛,可以通過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辦法加以解決。(1)房產糾紛協商解決。能通過協商解決當然是最方便最省事的一種方式。(2)房產糾紛調解解決。調解,是指購房糾紛的買賣雙方,在不能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時,根據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在房地產管理部門、消費者協會或其他組織部門的主持下,通過說服教育,促使雙方當事人根據有關商品房銷售的法規和政策的規定,相互......
01案情簡介原告周某與被告張某原系戀人關系,在戀愛期間曾看好位于青島市B區XX街道XXX小區的某套精裝修商品房,并有將該房屋作為將來婚房的意向。2016年10月,經原被告和原告父母協商,以被告名義與開發商簽購房合同,由原告父母全額出資購買涉案房屋。自2016年購房之后至2018年10月起訴時原告及其父母已支付了該房屋首付款525836元以及之后的按揭款、維修基金等共計766378元。2018年6月該房屋己經實際交付,被告女方作為頂名購買人與開發商驗收交接了該房屋,至糾紛發生時,涉案房屋的《不動產......

可以 新房產權證辦理涉及稅費:契稅、印花稅、交易費、登記費、工本費等,主要為契稅和印花稅,其他金額都比較??! 一、契稅 契稅是以權發生轉移變動的不動產為征稅對象,向產權承受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應繳稅范圍包括:土地使用權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
可以保全。 相關法律知識: 財產保全的擔保 《國家賠償法》規定,財產保全錯誤而產生的賠償,由人民法院負擔。所以,在實踐操作中,當事人提交財產保全申請時,法院一般會要求申請人提供相應的擔保。 擔保方式一般為現金或實物的抵押。 如果當事人沒有足...
可以保全。 相關法律知識: 財產保全的擔保 《國家賠償法》規定,財產保全錯誤而產生的賠償,由人民法院負擔。所以,在實踐操作中,當事人提交財產保全申請時,法院一般會要求申請人提供相應的擔保。 擔保方式一般為現金或實物的抵押。 如果當事人沒有足...
可以保全。 相關法律知識: 財產保全的擔保 《國家賠償法》規定,財產保全錯誤而產生的賠償,由人民法院負擔。所以,在實踐操作中,當事人提交財產保全申請時,法院一般會要求申請人提供相應的擔保。 擔保方式一般為現金或實物的抵押。 如果當事人沒有足...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44條第1款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所謂合同生效,就是指已經成立的合同在當事人之間產生了一定的法律約束力。具體到本案例中,王女士與房地產開發公司所簽訂的房屋預售合同能否得到法律的保護,關鍵是要看合同是否生效...
1. 應該申請法院對涉案房屋進行查封,防止房東將房屋轉賣給其他人。2. 房屋買賣合同,只要簽訂,一般就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雙方不得反悔,必須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近幾年,由于房價的因素,不少賣房人見錢眼開,隨意撕毀合同,拒絕履行合同...
1.是協商。2.是仲裁。仲裁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發生爭執,協商不成時,根據有關規定或者當事人之間的協議,由一定的機構以中間人或第三者的身份,對雙方發生的爭議,在事實上作出判斷,在權利和義務上作出裁決。用仲裁的方法解決合同糾紛是常用的一種方法。...
房屋保全是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房屋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如禁止出售、抵押);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
離婚時,遇到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怎么辦?如何防止對方轉移共同財產?不用著急,來給你支幾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資產轉移,一般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有苗頭但還沒有實際轉移,二是已經有轉移行為。分兩個階段給...
在簽訂購房合同時,可以嘗試加入免責條款。買受人可以與開發商協商,在備注條款中增加附加條款或明確,如果買受人沒有過錯,因銀行原因導致貸款延期,買受人不承擔違約金。按揭款到賬時間合同中直接約定的不多,但合同中有逾期交付房款的違約金。雖然業主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