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由于經營不善,可能會面臨企業破產清算。企業在清算的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到稅收方面的問題,國家稅務總局對處理這方面問題也作出了法律規定。因此,這里我們將企業清算中的破產清算單獨列出來,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稅收問題相關內容,請閱讀全文。
企業破產清算中的稅收問題是怎樣的
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清算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0號)中提到,企業應進行清算所得稅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情況:按《公司法》、《企業破產法》等規定需要進行清算的企業;企業重組中需要按清算處理的企業。
一、企業破產清算中的所得稅處理
根據《企業破產法》的相關規定,破產清算是出現在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9〕88號)第三十七條的規定:企業符合條件的股權(權益)性投資損失,應依據下列相關證據認定損失,其中第二種情況就是有關被投資方破產公告、破產清償文件。這就是說,在企業出現破產清算的情況下,企業的投資者無需等到破產企業進行完企業層面的所得稅清算業務后再進行投資者層面的所得稅清算。
因此,在企業破產清算中,投資者層面的所得稅處理非常簡單。企業投資者只需要根據國稅發〔2009〕88號的規定,向稅務集團提供被投資產的破產公告即可向稅務機關進行該項投資資產損失的報批手續,確認資產損失在當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扣除。對于個人投資者,該項投資無所得,也就不涉及任何所得稅處理。
二、破產企業欠稅債權申報和清償
1、稅收債權的申報。我們前面已經分析過,在新《企業破產法》下,破產企業欠稅而形成的稅收債權,稅務機關也需要在破產債權申報期內向法院進行申報。
2、稅收債權的清償順序。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五條 稅務機關征收稅款,稅收優先于無擔保債權,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納稅人欠繳的稅款發生在納稅人以其財產設定抵押、質押或者納稅人的財產被留置之前的,稅收應當先于抵押權、質權、留置權執行。納稅人欠繳稅款,同時又被行政機關決定處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的,稅收優先于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同時,根據《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后,依照下列順序清償:1.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2.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3.普通破產債權。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因此,國家稅款在企業破產中是作為第二清償順序優先受償的。
3、滯納金和罰款的申報和清償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十一條的規定:行政、司法機關對破產企業的罰款、罰金以及其他有關費用和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后債務人未支付應付款項的滯納金不屬于破產債權。同時,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稅收優先權包括滯納金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8〕1084號)的規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立法精神,《稅收征管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的稅收優先權執行時包括稅款及其滯納金。因此,作為破產債權申報的滯納金只應計算到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前,破產案件受理后則不宜再計算稅收滯納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前,破產企業欠稅以及由此產生的滯納金應一并作為破產債權申報,且滯納金和稅款一樣享受稅收優先權。而稅務機關對于破產企業作出的罰款在我國破產法中是作為除斥債權,而排除在破產債權之外的。
4、破產對稅收保全措施的限制。根據《企業破產法》第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有關債務人財產的保全措施應當解除,執行程序應當中止。因此,一旦進入破產程序,稅務機關對于尚未解除稅收保全及強制執行措施的稅收債權而言優先性將喪失。
三、破產企業財產變賣環節的稅收債權的申報與清償
在破產清算環節,管理人應當及時擬訂破產財產變價方案,通過變賣破產企業的財產來清償破產企業所欠債權人的債務。但在破產企業的財產在變賣環節會涉及一系列的稅收問題。比如,涉及存貨、不動產在變賣環節會涉及到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產有增值的還涉及到企業所得稅。
根據《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管理、變價和分配債務人財產的費用屬于破產費用,而破產費用是不需要進行債權申報的,且根據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的,先行清償破產費用。因此,破產費用在破產財產清償順序中屬于第一位的。
四、破產企業共益債務的申報和清償問題
在企業申報破產后,企業可能還有尚未履行完的產品銷售合同或房屋租賃合同等其他經濟合同。根據《企業破產法》第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管理人對破產申請受理前成立而債務人和對方當事人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有權決定解除或者繼續履行,并通知對方當事人。假設,管理人認為繼續履行合同對破產企業有利,而選擇繼續履行的,則繼續履行合同則會產生相應的流轉稅和企業所得稅問題。比如房屋租賃合同的繼續履行就會涉及到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房產稅和企業所得稅。
根據《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因管理人或者債務人請求對方當事人履行雙方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所產生的債務為共益債務。根據《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由債務人財產隨時清償。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的,先行清償破產費用。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或者共益債務的,按照比例清償。
綜上所述,通過上文律聊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企業破產清算中的稅收問題,可以得出破產企業欠稅而形成的稅收債權,稅務機關在破產債權申報期內向法院進行申報,納稅人必須按要求繳納欠繳的稅款,同時小編還為大家介紹了破產企業共益債務的申報和清償等相關問題。律聊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關鍵詞」破產清算;稅收;優先權「正文」 破產清算是指在債務人全部財產不足以清償其債務,或無力清償其到期債務的情況下,依法就債務人的全部財產對債權人進行公平清償的一種司法償債程序。這種償債程序的基本目的是強制地將債務人的財產加以變賣并在債權...
《稅收征管法》第四十五條規定了稅收優先權的三個層次:第一,稅收優先于無擔保債權;第二,稅收優先于其后設立的擔保物權;第三,稅收優先于罰款與沒收違法所得?!? 一、稅收優先權的法律規定 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
破產清算是指宣告股份有限公司破產以后,由清算組接管公司,對破產財產進行清算、評估和處理、分配。清算組由人民法院依據有關法律的規定,組織股東、有關機關及有關專業人士組成。所謂有關機關一般包括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政府主管部門、證券管理部門等,專業...
在破產程序中,擔保債權就擔保物優先于稅收債權清償,與誰先設立無關閱讀提示:《破產法》第109條、第113條規定,對破產人的特定財產享有抵押權的債權人,對該特定財產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后,依次清償勞動債權、...
企業破產清算相關的法律并沒有規定企業破產清算的時限,只要執行完下列程序即算清算完畢。依《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司破產清算的程序是:一、成立清算組。人民法院應當在宣告企業破產之日起十五日內成立清...
此前,筆者分享過關于人民法院執行中參與分配的法律問題。今天筆者和大家共同學習關于破產企業財產分配中的法律問題。 目前,我國經濟處于轉型期,對于不符合我國發展方向及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我國鼓勵轉型或者通過破...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越來越多房地產及建筑施工企業進入破產清算(重整)程序。在該兩類企業破產清算(重整)過程中,面臨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即農民工工資如何處理。是否優先支付,如何判定特定債權是否屬于農民工工資。 ...
破產優先債權是什么意思是指可以先于一般債權得到清償的債權。民法中有財產擔保的債權,海商法中因共同債權人的利益而支付的費用,均屬優先債權。在破產法中,能先于破產債權得到清償的債權均屬優先債權,如債權人對債務人所享有的有財產擔保的債權、受理破產...
稅收繳納逾期對企業征信有無影響? 近年來,隨著金融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加強,企業的信用記錄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而稅收繳納逾期問題作為企業信用記錄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也逐漸引起了許多企業主的擔憂。那么,稅收繳納逾期是否會對企業的征信產生影響呢...
一、破產清算中稅收優先權的范圍 稅收優先權是以存在稅收債權為基礎的。在破產清算中,國家稅收債權可能包括兩部分:一是破產宣告前形成的稅收債權,一是破產宣告后形成的稅收債權。破產宣告前,債務人并未真正進入破產程序,稅收債權的產生依據主要是債務人...